毛德林
特蕾莎修女(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為德蘭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特蕾莎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特蕾莎修女去世后,留下了4000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萬個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貧困,于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 無私奉獻。特蕾莎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
2. 博愛偉大。特蕾莎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地關注著貧窮的人,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特蕾莎修女,沒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來醫(yī)治人類最嚴重的病源:自私、貪婪、享受、冷漠、殘暴、剝削等惡行;也為通往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3. 魅力永存。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他的人格魅力卻是無窮的,正是特蕾莎修女高尚的個人魅力,才有4000個修會的修女、10萬以上的義工、610萬慈善工作者沿著她的足跡繼續(xù)前進。
與美同行
美,總是令人陶醉的。走近自然,自然美愉悅我們的身心;感受藝術,藝術美啟迪我們的智慧;用心生活,生活美凈化我們的心靈。
胸懷仁義,美化靈魂,我們會與心靈美比肩而行??鬃邮谴呵锬┢诘氖ト?,他的思想學說的核心便是“仁”……
選擇堅強,鍛造意志,我們會走在壯美的行列。史鐵生,一位命運坎坷的小說家……
樂于奉獻,提升境界,我們會成為崇高的精美名片。特蕾莎,一位南斯拉夫人,她37歲便遠赴印度加爾各答。兩年后她正式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竭力服侍貧困者。她創(chuàng)建的組織有眾多的資產(chǎn),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捐款給她。她認識眾多的總統(tǒng)、國王和企業(yè)巨子,并受到他們的愛戴。雖然有這么多的錢,但特蕾莎卻十分儉樸,唯一的電器是一部電話。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換……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和無家可歸的人。特蕾莎的一生從來不為自己,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所以她受到世人的敬仰。特蕾莎無私的奉獻,體現(xiàn)的是無與倫比的崇高美。如果你也能樂于奉獻,相信你也會成為崇高的精美名片。
車爾尼雪斯基說:“美是生活?!毕胍幌?,生活雖包羅萬象,但心靈美、壯美、崇高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與美同行,我們的人生就會盡善盡美。
片段將特蕾莎的事跡提升至“樂于奉獻,提升境界,我們會成為崇高的精美名片”的“崇高美”的境界,明確地指出了“與美同行”的具體途徑,論證具有極強的說服力,令人佩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