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甲 王 笑王 劍 周瑛華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農技推廣服務總站 315021)
鮮食蠶豆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且脂肪含量低[1],是深受寧波消費者喜愛的春季時蔬。近年來,寧波地區(qū)鮮食蠶豆市場供應量大、價格優(yōu),蠶豆種植效益較高,當?shù)剞r戶種植意愿強。為此,2016年秋,筆者引進了4個特大粒蠶豆品種并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旨在篩選出適應性廣、高產、優(yōu)質、符合消費需求的優(yōu)良大豆品種,為寧波地區(qū)農戶大田生產用種提供依據(jù)。
供試的特大粒蠶豆品種為“大白皮”“東方大?!薄俺跫А焙汀皷|方長莢”,均由南通東方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1個品種為1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設6行區(qū),其中邊上2行為保護行,每穴播1粒,播種深度8 cm,行長10 m,行距1 m、株距0.5 m,折每667 m2種植約1 330株。
試驗設在寧波市江北區(qū)慈城鎮(zhèn)綠薈農業(yè)現(xiàn)代合作社蔬菜基地進行,試驗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排灌暢通,前茬作物為玉米。
2016年10月30日整地,10月31日精選蠶豆種子并播種,播種后覆土3 cm左右,露地栽培,未施基肥。2017年2月7日、3月7日分別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5∶15∶15)15~20 kg。因田間發(fā)生蚜蟲和葉枯病,2月19日用10%吡蟲啉1 000倍液、80%代森錳鋅800倍液和72%農用鏈霉素2 000倍液防治1次。3月20日中耕除草1次。
播種后分別記載蠶豆出苗情況、生育期等。鮮莢收獲前每小區(qū)在中間4行隨機選擇正常生長的植株10株,連續(xù)取樣,考察株高、有效分枝數(shù)、百莢粒數(shù)、百粒重等農藝性狀和經(jīng)濟性狀[2],并計算理論產量。蠶豆品質依據(jù)國家標準GB5009.5-2010測定蛋白質含量,依據(jù)GB5009.5-2008測定總淀粉含量,依據(jù)GB5009.6-2003測定脂肪含量。
由表1可知,在同期播種條件下,“東方大粒”和“初姬”生育期為191 d,“大白皮”生育期為193 d,“東方長莢”生育期為194 d。據(jù)田間觀察,整個生育期內,前期4個蠶豆品種均有葉枯病、蚜蟲發(fā)生,用藥后防治效果較好;結莢后期“大白皮”“東方大?!焙汀俺跫А庇泻职卟≥p發(fā)生、“東方長莢”輕偏中發(fā)生,均未用藥防治。
表1 供試蠶豆品種的生育期
由表2可知,4個蠶豆品種的脂肪含量相當,蛋白質和總淀粉含量也在蠶豆品種中處于較高水平[3],其中“東方大?!钡牡鞍踪|和總淀粉含量最高,分別為27.8%和56.5%。
表2 供試蠶豆品種的品質性狀 (單位:%)
由表3可知,4個蠶豆品種的鮮籽粒顏色均為淺綠色?!俺跫А钡钠骄髑o分枝數(shù)為8.6枝、單株莢數(shù)16.6個、百莢粒數(shù)287.0粒、莢長14.18 cm,且在主要產量構成因素方面[4]表現(xiàn)最佳,每667 m2鮮莢產量954.17 kg、鮮粒產量267.70 kg,均顯著高于其它3個蠶豆品種;“東方大?!钡钠骄髑o分枝數(shù)為7.3枝、單株莢數(shù)14.0個,表現(xiàn)次之,百粒重430.2 g,高于其它3個蠶豆品種,每667 m2鮮莢產量785.53 kg、鮮粒產量212.02 kg,產量位列第2;“大白皮”主莖分枝最少,為6.6枝,莢長最短,為9.65 cm,鮮莢商品性表現(xiàn)一般,百粒重最輕,總體產量不高;“東方長莢”莢長14.09 cm,外觀表現(xiàn)較好,但其單株莢數(shù)最少,僅10.2個,百莢粒數(shù)285.7粒,百粒重397.5 g。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4個蠶豆品種中“初姬”和“東方長莢”鮮莢外觀表現(xiàn)好,商品性好,但“東方長莢”產量相對較低;“東方大?!焙汀俺跫А弊蚜4?,百粒重高,折鮮莢產量和鮮粒重較高,根據(jù)寧波當?shù)貙嶋H適當密植的經(jīng)濟價值高;4個蠶豆品種的蛋白質和總淀粉含量都處于較高水平。綜上所述,且結合寧波本地居民喜好鮮食蠶豆的習慣,“初姬”“東方大?!备m宜在寧波當?shù)剡M行推廣種植。
表3 供試蠶豆品種的農藝性狀及經(jīng)濟性狀
[1]Zong X, Liu X, Gua J, et al. Molecular variation among Chinese and global winter faba bean germplasm[J].Theoretical andApplied Genetics,2009,118(5):971-978.
[2]宗旭曉,包世英,關建平,等.蠶豆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23-39.
[3]陳宏偉,李莉,劉昌燕,等.129份湖北蠶豆地方種質的子粒外觀及品質性狀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6,55(24):6377-6380,6384.
[4]楊勇,周斌,歐陽裕元,等.秋播蠶豆產量構成因子的初步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7):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