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春蓮
(盤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貴州 六盤水 55353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內科科室占據(jù)的數(shù)量多,此疾病發(fā)病時急、快、兇,許多的病患會伴有一些并發(fā)癥,諸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等。同時,一旦患上此病,即使接受正規(guī)治療,也很難快速恢復,并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茖W的護理干預,能夠增加病患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也有利于疾病的治愈。以在我院住院的88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科室對其中的44位病患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方法,而臨床治療的效果效果非常好,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88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55人,女33人,年齡37~79歲。本次研究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人數(shù)一樣。對照組,男26人,女18人,年齡37~79歲。干預組,男29人,女15人,年齡37~75歲。
對照組病患沿用傳統(tǒng)護理方法,干預組病患在保留原有護理方法的前提下,增加護理干預,對策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給予病患心理疏導,講解疾病的起因和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還需要讓病患清楚臨床醫(yī)治手段和護理方式。通過這些對策,讓患者產(chǎn)生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繼而會減少患者對治療過程的恐懼感,從而讓患者步入正規(guī)的醫(yī)治過程。
1.2.1.1 疼痛護理
為了減少疼痛感給予病患帶來的痛苦,護理人員可以為病患進行肌肉注射藥物。注射的藥物可以是嗎啡5~10 mg,也可以是哌替啶50~100 mg。還有一種方法是含服藥物,如,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等。再者,運用擴張冠狀動脈以及周圍血管的藥物,也是能夠減輕病患痛苦的一種護理方法。
1.2.1.2 生活護理
病患在急性期需要嚴禁進食,在疾病逐漸緩解之后,病患可以選取流質食品食用,等到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可以正常就食。而關于日常飲食,病患需要以清淡為原則,嚴禁油、辣食物。同時,病患需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補充營養(yǎng)。
1.2.1.3 溶栓治療護理
溶栓治療前,病患需要接受相應的檢查,以方便醫(yī)生掌握病患的情況。病患口服阿司匹林0.3g /d,等到病情得到控制時,護理人員可以將藥量降為0.1 g,1次/d,并囑咐病患長期服藥。而關于靜脈溶栓的工作,護理人員需要先將尿激酶進行稀釋后再滴注。稀釋的液體可以選擇0.9%氯化鈉溶液。同時,該項治療進行時,護理人員需要選取比較粗的血管,繼而將其放入靜脈留置針。在治療進行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記下病患的12導聯(lián)心電圖,這項步驟需要每15分鐘進行一次。此外護理人員需要輪流密切關注病患的ST段下移狀況,這項操作需要保持24小時不間斷。
1.2.1.4 康復期的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科學指導病患服用安眠藥、鎮(zhèn)靜藥。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有規(guī)劃、有目標地給予病患講解相關的疾病常識,讓病患學會運用恰當?shù)姆椒ㄈケ=?,繼而讓患者更加科學地認識自己的疾病。
運用SPSS 11.5軟件處理相關的數(shù)據(jù)。選用x2檢測相關的計數(shù)資料。以P<0.05作為研究意義的判斷標準。
本次實驗的結果:關于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干預組病患是96.7%,對照組是9.3%,干預組超過對照組87.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關于臨床醫(yī)治顯著率,干預組為94.3%,對照組為8.7,干預組超過對照組8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正確的護理干預方法,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與患者對醫(yī)院的滿意程度都是有利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內科科室占據(jù)的數(shù)量多,此疾病發(fā)病時急、快、兇,許多的病患會伴有一些并發(fā)癥,諸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等。科學的臨床護理能夠讓病患快速康復,也能夠減少病患的痛苦,讓病患的早日出院。護理工作的每一處細微末節(jié)都至關重要。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秉承著為病患負責的理念,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嫻熟的護理技能,讓病患安心。通過富有愛心、同情心的人文性護理,讓病患信任醫(yī)院。本次研究的結果:關于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干預組病患是96.7%,超過對照組的87.4%;關于臨床醫(yī)治顯著率,干預組為94.3%,超過對照組的85.6%。由此可見,正確、科學的護理干預與護理方法能夠讓病患對臨床護理更加滿意,也有利于臨床的醫(yī)治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