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m
【摘 要】目的:考察大學生氣質與臨床工作的相互關系。方法:運用氣質問卷調查表對408名學生進行了測查。結果:屬于單一氣質的學生有219人,多血質108人,膽汁質10人,粘液質72人,抑郁質29人,其余為兩種或三種氣質的混合。結論:該校大部分大學生的氣質對以后要從事的臨床工作是有利的,對于氣質特點中不利于臨床工作的方面,在工作中應注意;個別大學生氣質的某些特點須特別注意在臨床工作加以調控。
【關鍵詞】臨床醫(yī)學;氣質考察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取樣方面,主要把隨機取樣和方便取樣相結合,在四川某高校抽取被試421名大專生,均為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大二的學生,收回有效問卷408份,男生為:182人,女生為:226人,年齡均在19~22歲之間,無身心障礙。所有被試均自愿參加實驗。
(二)測試工具
采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高職高專2014年版《醫(yī)學心理學》教材附錄199頁的氣質問卷調查表。共60道題目。分別測量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的表現程度。采用5級評分標準,某方面氣質分數越高,說明該方面氣質越明顯或典型,反之則相反。
(三)研究程序
1.主試與測試:筆者擔任每個班的主試,以班為單位,進行測試。每個班統一指導語,統一要求。
2.問卷篩選:對所收集的問卷進行初步整理,剔除無效問卷。
二、研究結果
408份有效問卷中,屬于單一氣質的學生有219人,混合氣質189人。
(一)大學生單一氣質總體分布情況
單一氣質以多血質與粘液質為主,其次為抑郁質,人數最少的為膽汁質。
(二)大學生混合氣質分布情況
三、討論
(一)現代心理學中,氣質指表現在人們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的典型的、穩(wěn)定的動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動發(fā)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等特點。如情緒反應的強弱、言行反應的快慢、心理活動傾向于外部事物還是內心世界等。這些特征為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染上了一種獨特的色彩,如有的人性情暴躁,容易發(fā)火;有的人遇事沉著,不動聲色;有的人活潑好動,能說會道;有的人則多愁善感,膽小怕事。這些行為表現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脾氣”。傳統上把氣質分成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和抑郁質四種類型。
(二)從結果可以看出,408名臨床醫(yī)學大專生中,單一氣質以多血質與粘液質為主,其次為抑郁質,人數最少的為膽汁質。這與以后從事臨床工作事有積極意義的。
(三)每一種氣質對于做醫(yī)生來說,都有積極面。具體來說,多血質的特點主要有熱情、健談、靈活等,這是有利于以后的臨床工作的,特別是在處理醫(yī)患關系時,能較快地建立與患者以及家屬的關系,讓患者感到親切、溫暖,這是有積極意義;粘液質的特點主要為沉著、耐心、有條理、堅持性較強等,這些特點有助于獲得患者的信任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能身體力行地安撫患者方面,這些是有利于以后的臨床工作的;膽汁質的醫(yī)生精力充沛,果敢、敢于承擔責任,反應迅速、行動敏捷,會讓患者很快產生一種可靠的感覺;抑郁質的醫(yī)生感受性很強,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表現很安靜,他們具有高度情緒易感性,情緒體驗方式少,但體驗深刻、強烈而持久且不顯露,這種特點會對患者很耐心,善于控制情緒。
(四)同樣的,每一種氣質對于做醫(yī)生來說,也有消極面。比如典型的多血質注意力易轉移,興趣易變換,這對于以后的臨床工作,比如手術等特別需要集中注意力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典型的粘液質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難轉移,會給人以呆板、固執(zhí)的印象,患者可能會覺得這樣的醫(yī)生是好醫(yī)生,但不知變通;典型的膽汁質情緒易沖動,心境變化劇烈,情緒不太穩(wěn)定,這些特點容易引發(fā)醫(yī)患沖突,甚至導致醫(yī)療事故;典型的抑郁質孤僻,行動遲緩,在醫(yī)患溝通中,有可能出現溝通不暢、誤解,患者通常會覺得這樣的醫(yī)生冷淡甚至冷漠,這也是引發(fā)醫(yī)患糾紛的誘因。
(五)從結果中來看,接近一半的學生是混合氣質,每一種氣質混合都可能。混合氣質有可能兼具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質的特點,這就應該分析哪些特點對以后的臨床工作有利,那些不利。以多血質和粘液質為例,如果是既有多血質的熱情和親和力,又有粘液質的冷靜、沉著,這樣的人從事醫(yī)學工作,堪稱完美。但是如果是既有多血質的注意力難以堅持的特點,又有粘液質固執(zhí)的特點,這樣的特質對以后從事臨床工作有諸多消極面。所以混合氣質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一種混合氣質——四種氣質的混合應特別引起重視,這種混合氣質不多見。如果測試的結果是四種氣質的分數都在10分以下,那么問題不大。但是如果四種氣質的分數都是20分以上甚至是25分以上,這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種氣質有一個特點是行為和情緒均表現出不穩(wěn)定性,這對于從事臨床工作是很不利的。
(六)通過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大學生進行這樣的氣質測評,可以幫助他們更客觀地、有意識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認識到自己的氣質對以后從事臨床工作,有積極面,增強他們的信心,不要妄自菲??;同時,也有消極面,不能盲目樂觀,要有意識地對自己那些對以后臨床工作不利的方面加以認知與調控。同時提醒學生:氣質并不是成為好醫(yī)生的決定因素,每一種氣質都可以成為好醫(yī)生,只是“好”的各有特色。
【參考文獻】
[1]侯再金.醫(yī)學心理學.3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