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哪吉?吾斯曼
摘 要:中國古代神話的流傳途徑較為廣泛,除了古籍中的記載和詩歌中的體現(xiàn)外,像民間野史、口口相傳等,也都是神話故事能夠得以流傳延續(xù)的重要途徑。但是這些神話故事在流傳過程中,受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對神話本身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增刪和修改,以至于同一個神話故事,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這也是導(dǎo)致“同一神話,多個版本”的重要原因。文章以嫦娥奔月神話為例,首先對記載該神話的相關(guān)文本內(nèi)容進行了概述,隨后對嫦娥奔月神話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相關(guān)形象展開了分析。
關(guān)鍵詞:嫦娥奔月;神話文本;流變規(guī)律;形象
作者簡介:庫哪吉·吾斯曼,男,維吾爾族,喀什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2015年度研究生班在讀,研究方向:民間民俗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6-0-02
引言:
嫦娥奔月是我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之一,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典籍記錄了嫦娥服藥奔月的故事。后來該神話故事在流傳過程中,經(jīng)過人們不斷地“加工”,致使嫦娥奔月神話文本發(fā)生多次變化。近代以來,國內(nèi)許多著名學(xué)者在嫦娥奔月神話研究上取得了不俗成績,例如聞一多的《神仙考》、顧頡剛的《嫦娥故事之演化》等。本文嘗試從嫦娥奔月神話文本演變規(guī)律出發(fā),對其相關(guān)形象的演變進行了淺顯分析。
一、嫦娥奔月神話文本的歸類整理
1、嫦娥奔月神話的直接文本
嫦娥奔月作為流傳較廣的神話故事,在我國古代諸多典籍中均有相關(guān)記載。目前可考最早記載嫦娥奔月故事的是先秦時期的《歸藏》,其中記載“乃稱羿斃十日,嫦娥奔月?!蔽鳚h時期劉安所著的《淮南子》中,對嫦娥奔月神話故事又進行了擴充,引入了后羿射日和王母賜藥的故事。如《淮南子·覽冥訓(xùn)》中:“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痹偻蟮摹端焉裼洝?、《后漢書》、《太平御覽》等書也對嫦娥奔月神話故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記載。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文本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文本都對嫦娥奔月有直接記載,但是其講述方式和故事隱喻卻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
2、嫦娥奔月神話的間接文本
除了古書典籍中對嫦娥奔月故事的直接記載外,還有一些文本雖然沒有直接涉及嫦娥奔月神話,但是卻從側(cè)面展示了一些相關(guān)的元素、形象,也為我們研究嫦娥奔月神話提供了必要的參考??傮w來說,嫦娥奔月神話的間接文本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西王母神話文本、羲和神話文本、月神話文本。
(1)西王母神話文本。西王母是嫦娥奔月神話故事中具有標(biāo)志性的人物之一,在嫦娥奔月神話文本流變過程中,西王母的形象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變化。例如《山海經(jīng)》中有關(guān)于西王母形象的記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薄稘h武內(nèi)傳》中記載:“萬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之命屬九天君耳。”在早期的版本中,西王母賜予后羿以不死藥;隋唐時期則將不死藥替換為不死樹,及至元代以后,不死樹又演變?yōu)轶刺摇?/p>
(2)羲和神話文本。羲和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太陽女神,《山海經(jīng)》中記載:“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干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彪S著版本的演變,羲和這一形象逐漸被“三足烏”替代,并且引入了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例如《論衡·說日篇》中記載:“日中有三足烏……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民無所食……(堯乃使羿)射十日?!痹隰撕蜕裨捨谋局校饕挠涊d對象為羲和、后羿,文本內(nèi)容主要涉及后羿“善射、除百害和射日”。后羿神話與嫦娥神話交織在一起,也成為嫦娥奔月神話的間接文本。
(3)月神話文本。月也是嫦娥神話故事中的核心元素之一,作為嫦娥的“最終歸宿”,歷代神話文本中對于月的記載可謂是復(fù)雜多變,同時也形成了多個月神話文本。相比之下,月神話要比嫦娥神話本身更加豐富,例如月桂、吳剛、蟾蜍、玉兔等。以蟾蜍為例,唐代徐堅《初學(xué)記》中記載:“(嫦娥)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痹诓煌纳裨捨谋局?,對于嫦娥“化身蟾蜍”也有著褒貶不一的解釋。例如在漢代張衡所著的《靈憲》一書中記載,“枚占于有黃,毋驚毋恐,后起大昌?!闭f明蟾蜍的出現(xiàn)是一種好的預(yù)兆。但是到了宋代以后,蟾蜍則帶有貶義色彩,如被稱為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的《太平御覽》中有言:“戚施、蟾蜍、喻丑惡?!辨隙鸨荚律裨捴蟹炊鴮㈡隙鸹眢蛤墚?dāng)做對嫦娥的一種懲罰。
二、嫦娥奔月神話中的相關(guān)形象
通過對比分析不同的嫦娥奔月神話文本,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人有:西王母、后羿、羲和等;主要涉及到的物有蟾蜍、玉兔、不死藥等。文章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后羿和不死藥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具體的形象進行分析。
1、后羿:英雄與無道形象的結(jié)合
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記載,羿是帝俊的臣子,而且并得到了彤弓素繒,從中可以看出“羿善射”,帝俊是《山海經(jīng)》中早于黃帝的主神,是具有開辟性質(zhì)的遠(yuǎn)古天神。這時的羿應(yīng)該是遠(yuǎn)古東夷之神。
而孔穎達(dá)在《春秋左傳正義》記載:“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边@是一個從天神到民間英雄到有窮國諸侯的演變,而關(guān)于這位有窮國國君的記載則是一位昏庸無道,他也善射和打獵,這樣與英雄之神羿就慢慢地混為一體了。
通過前后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形象也發(fā)生了迥然不同的變化,并且最終的融合成為一個人物,后續(xù)的故事出現(xiàn)了逢蒙殺羿,如果這個羿是前面的英雄,那么則是一個英雄的失敗,而屬于后者,則是人們?yōu)楸┡暗姆磽簟U怯捎诤篝噙@種雙面形象,也使得我們在研究嫦娥奔月神話時產(chǎn)生了不同的解讀。
2、不死藥
不死藥的記載與求取長生密切相關(guān),從《山海經(jīng)》開始到漢及以前,不死藥為西王母所操。及唐則有不死樹的說法盛行,月中的桂樹便成了不死之樹桂樹的代表,在《太平御覽》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樹。”在《樂府詩集》中《相和歌辭·董逃行》:“采取神藥若木端,玉兔長跪搗藥蝦蟆丸”玉兔整天拿著玉杵,跪地?fù)v藥,所以李白《把酒問月》還有“白兔搗藥秋復(fù)春”的詩句。白兔所搗之藥有時也被附會為不死之藥。這樣不死之藥的文化內(nèi)涵使得對嫦娥奔月神話的文本流變,起到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使人們可以對嫦娥奔月這個神話給予解讀。
三、嫦娥奔月神話文本的流變規(guī)律
1、漢代以前的嫦娥奔月神話:神話宗教化
漢代以前,上至達(dá)官貴人、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均抱有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觀念。這種思想觀念反映到神話故事和文學(xué)作品中,也使其具有較為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例如,近年來出土的漢畫中,嫦娥的形象與《山海經(jīng)》中諸神的風(fēng)格有類似之處,嫦娥常常與月神、太陽神等同時出現(xiàn),包含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拜之情。
2、唐宋時期的嫦娥奔月神話:神話文學(xué)化
唐宋兩代是我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嫦娥奔月作為流傳甚廣的神話故事,自然也成為唐詩宋詞里的常用對象,嫦娥、蟾蜍、月桂等元素頻繁出現(xiàn)在名家名作中,嫦娥奔月神話經(jīng)過藝術(shù)再加工之后,逐漸呈現(xiàn)出文化的特點。經(jīng)過粗略統(tǒng)計,唐宋兩朝涉及嫦娥(包括姮娥、素娥)的詩詞共計700余首,涉及蟾蜍(蟾宮)、玉兔的詩詞超過1000首。
3、明清以后的嫦娥奔月神話:神話世俗化
明清以后,直至民國時期,對于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的解讀呈現(xiàn)出通俗化、人文化的特征。例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寫到:“嫦娥性巧而好貞靜好潔?!弊浴拔逅倪\動”以后,國內(nèi)文學(xué)創(chuàng)作逐漸從寫神性、寫英雄向?qū)懫胀ǖ娜撕褪罗D(zhuǎn)變,嫦娥奔月這類神話文本也逐漸呈現(xiàn)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趨勢。
結(jié)語:
嫦娥奔月神話文本的演變,受到了不同時期人們不同價值觀念的影響,是歷史文化形態(tài)和人們理想變遷的直接體現(xiàn)。我們在研究嫦娥奔月神話文本演變時,一方面要注意結(jié)合其文本流變的時期變化,分析其流變規(guī)律;另一方面又要深究導(dǎo)致神話文本流變的原因,綜合與該神話事故相關(guān)的一些人物形象,對嫦娥奔月神話故事做出更加全面的解讀。
參考文獻(xiàn):
[1]徐春浩.“人性的在場”與“神性的缺失”——葉兆言《后羿》“重述神話”敘述手法透視[J].名作欣賞,2014(17):34-35.
[2]張悠哲,王學(xué)謙.論“重述神話”的創(chuàng)作機制及其價值取向——以奔月、射日的“重寫”為例[J].小說評論,2012(1):187-192.
[3]楊宏.神話·歷史·民間文學(xué)——從上古神話到敦煌變文《舜子變》看舜故事的嬗變[J].天水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3,28(3):107-110.
[4]張根云.從神話到宗教——論先秦兩漢嫦娥奔月故事的長生主題演化[J].寶雞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6,36(3):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