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峰
(松原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以結腸、直腸非特異性彌漫性炎癥為特點的疾病,病因尚未明確,且易于反復發(fā)作,好發(fā)生于20~40歲的青壯年,男女發(fā)病率無明顯差異[1]。隨著我國近年來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飲食結構明顯變化,加之人們的生活不規(guī)律,如熬夜、酗酒、暴飲暴食等,導致潰瘍性解饞楊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2],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因此需要予以有效的治療。近年來采用中藥灌腸法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本病,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吉林省松原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5例。其中,研究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23~45歲,平均(33.6±3.4)歲,病程1~8年,平均(4.2±1.3)年;對照組男34例,女21例,年齡22~44歲,平均(33.3±3.6)歲,病程1~8.5年,平均(4.4±1.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①年齡20~50歲,男女均可。②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1]。③病程≥1年。④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①年齡<20歲,或>50歲。②不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③病程<1年,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④對中藥灌腸法不耐受者。⑤未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者。
1.4.1 對照組
指導患者攝入清淡、易于消化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給予給予美沙拉嗪腸溶片(規(guī)格為0.5 g/片)治療,急性期予1 g/次,4次/d口服,緩解期予0.5 g/次,3次/d口服。治療7 d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1.4.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再給予中藥灌腸法治療,藥物組成:黃柏20 g,蒲公英25 g,敗醬草25 g,馬齒莧25 g,延胡索10 g,山藥20 g,地榆炭20 g,白及9 g,三七3 g,訶子9 g,錫類散1.5 g。1劑/d,清水煎煮藥液150 mL,1次/d保留灌腸。治療7 d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①緩解:癥狀、體征均消失,結腸鏡檢查結果正常,黏膜無活動性炎性反應。②有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顯著好轉(zhuǎn),結腸鏡檢查見黏膜仍有輕度炎性反應。③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有加重,結腸鏡檢查結果同前。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55例中,緩解32例(占58.18%),有效19例(占34.55%),無效4例(占7.27%),總有效率為92.73%;對照組55例中,緩解24例(占43.64%),有效20例(占36.36%),無效11例(占20.00%),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效果比較,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根據(jù)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xiàn),其類似于中醫(yī)學“泄瀉”、“痢疾”、“腸澼”等病證,多是因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宜,勞累過度等,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不能運化水谷,致濕熱之邪內(nèi)生,下注于腸道而發(fā)病。美沙拉嗪可抑制腸壁炎癥反應、保護腸壁。而中藥灌腸法屬于中醫(yī)特色外治療法,其可將藥物直達病所,迅速發(fā)揮藥效,保護腸壁。灌腸方中黃柏、蒲公英、敗醬草、馬齒莧、山藥等清熱利濕解毒,延胡索、地榆炭、白及、三七等活血止血,訶子、錫類散斂瘡生肌。
綜上可見,采用中藥灌腸法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