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摘 要:進入冬季后,尤其是每年12月到翌年1月底,在北方地區(qū)氣溫逐漸降低,光照時間縮短而且強度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連陰天,溫室越冬蔬菜普遍出現(xiàn)不同程度低溫冷害,黃瓜葉片變小、皺縮及花打頂?shù)?,番茄葉片黃化,花芽分化不良,部分出現(xiàn)落花現(xiàn)象。本文在管理上應該注意的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日光溫室;蔬菜;冬季管理
一、疏花疏果,減少植株負荷,避免早衰弱
做好植株調整,在進入低溫季節(jié)瓜類或茄果類蔬菜秧苗前,提早疏花疏果,減少植株營養(yǎng)消耗,使養(yǎng)分向根系和生長點輸送,保護葉片和根系,增強植株抵御不良環(huán)境的能力。黃瓜開花的雌花距“龍頭”小于35—40厘米,橫位花、上位花增多,即為營養(yǎng)生長偏弱,生殖生長偏強的“花打頂”初期表現(xiàn),應及時進行調理。主要措施是疏花疏瓜,黃瓜和西葫蘆根據(jù)秧苗壯弱程度,合理留花留瓜。長勢較強的,2葉留一瓜(花),較弱的每2—3個葉留一瓜(花);長勢衰弱,出現(xiàn)彎瓜、尖頭瓜和花打頂現(xiàn)象的秧苗要摘去中下部接近成品瓜,疏去中上部部分幼瓜和雌花,減輕負荷,促進營養(yǎng)生長的恢復。辣椒、茄子要及時采收,打掉側枝和老化葉,減輕秧苗負擔,增強生長勢。
二、注意保溫,保持最低夜間溫度
白天,溫室茄子、辣椒和黃瓜28—32℃,最高不超過35℃,西葫蘆、番茄26—30℃。夜晚要加強保溫,避免夜間的低溫,茄子、黃瓜、辣椒要求最低夜溫達到10℃以上,最佳溫度10-13℃;番茄夜間最低溫度不低于8℃。對于保溫性能達不到溫度要求的溫室,應采取增加保溫被或加溫措施提高夜溫;對于薄膜有破損的溫室,要及時修補防止熱量流失;晚上要關嚴風口,在冬季低溫期要根據(jù)早上室內溫度調節(jié)關風口的時間,可以下午早放草簾,多保留熱量,提高夜溫;也可在溫室內增加內保溫幕,寒流來襲時或持續(xù)陰雪天采取空氣加溫線、火盆等臨時加溫措施提高棚溫,避免出現(xiàn)凍害。
三、精心管理,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冬季光照弱,而且光照時間短,一是要清潔棚膜,提高透光性,增加光照強度。經(jīng)常用軟布擦試棚膜,清除棚膜上的塵土、草屑等污物,增加棚膜的透光度,提高室內光照強度,加速棚內溫度的升高和光合作用強度,盡可能多增強長勢。二是在保證夜間室內溫度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保溫被。晴天宜早,陰天宜遲;晴天以太陽光線射到棚面上開始揭簾,揭開后,溫度下降1-2℃后溫度開始上升為適宜揭簾時間,如果揭簾后室內溫度下降較多時,是揭草簾過早,溫度不下降,是揭草簾較遲。無論是陰天還是雨雪天,都必須堅持正常的揭蓋草簾,盡可能多見散射光。生產(chǎn)上要注意必須糾正陰天或雨雪白天不揭草簾(保溫被),或因怕雨雪打濕草簾而晚上不蓋的錯誤做法。三是連陰天可用LED燈補充光照。
四、輕澆水少追肥,合理葉面補肥
冬季地溫低,蔬菜的根系生長弱。一次性澆水量大后地溫提升慢,很容易造成漚根死苗。澆水要輕澆,水量要小,或采用滴灌控制澆水量。“三九四九”盡量緩澆水,在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前提下,延長澆水間隔期,控制澆水總量,盡量提高和穩(wěn)定土壤溫度,增強根系的活性,促進秧苗的生長發(fā)育。需澆水時要做到看天、看地、看苗“三看”?!翱刺臁奔葷菜郧氨仨氂^看天氣預報,澆水后必須有一周以上的晴天提升地溫,否則不澆水;“看地”是觀察土壤墑情是否缺水;“看苗”是通過觀察植株生長狀態(tài),判斷是否缺水。
冬季要增加鉀肥使用,提高作物的抗寒性和抗病性。每次每畝沖施10公斤硝酸鉀肥,同時加入甲殼素、生物菌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等促進根系生長肥料。
冬季根系吸收能力弱,葉面補肥特別重要。葉面肥可用磷酸二氫鉀、甲殼素等,禁止使用帶有激素微肥,每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五、連陰天及雪天后聚晴防凍害和閃苗
預防凍害。雪天過后天氣格外晴朗,其夜間容易發(fā)生輻射性大幅降溫。加上,降雪期間易出現(xiàn)雪水淋濕草簾,由干燥時熱的不良導體而變成吸熱導熱層,使得溫室溫度隨外界氣溫的下降而快速降低,甚至出現(xiàn)幾度或接近0℃的低溫,造成植株冷害甚至凍害。預防措施:(1)雨雪天用薄膜要蓋嚴草簾,防止淋濕。(2)雪后突晴,視溫室溫度情況,可采取早閉風口,早放草簾,盡量多蓄熱量,減輕夜間降溫的影響。(3)加厚保溫材料,減少熱量散失。(4)加強夜間值班,特別是在凌晨時分,當溫室溫度接近冷害指標時,要采取臨時加溫措施,可用固體酒精燃燒、點燃蠟燭、燃燒木炭等手段加溫。
回簾防“閃苗”。連續(xù)陰雪后天氣突晴,白天溫室氣溫急劇上升,葉面蒸騰量迅速增加,而地溫則回升十分緩慢,根系活力低下,根部吸水量難以滿足植株葉面蒸騰,極易造成葉面失水萎蔫,甚至死苗。在管理上做到揭簾后,注意觀察植株變化,若出現(xiàn)植株葉片萎蔫,及時采取回簾或放花簾措施,減少溫室內陽光的直射量,這樣反復多次,直至植株恢復正常。也可在植株葉片開始出現(xiàn)萎蔫時,葉面噴溫水,增加葉片和室內濕度。
加強管理。大雪后采取深中耕寬行,破除板結,提高根層土壤溫度,促進根系功能恢復與發(fā)育,增強吸水能力。及時摘除植株下部老病葉、側枝,增強陽光對地面的直射量,提高地溫,促進新根生長。及早摘除成熟瓜果,減輕植株負荷,促進雪后植株恢復。
六、預防病害發(fā)生
病蟲害防治。立足于“以防為主,防治并重”的原則,通過創(chuàng)造適合于作物生長而不利于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來控制和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低溫期番茄容易發(fā)生晚疫病、葉霉病和灰霉病,黃瓜易發(fā)生霜霉病、角斑病和灰霉病。
在定植前、座果后和采收旺期病害容易發(fā)生時期用廣譜殺菌劑進行預防,在連陰天和下雪前及時采用煙劑防病,煙熏時應注意煙劑的種類、煙熏的時間、和煙劑的量,要在晚上十點以后再點燃煙劑,早上注意短時通風,每10—15天用一次,不可連續(xù)用煙劑熏蒸,避免葉片受害老化;采用噴霧防治時藥劑使用要有針對性,合理復配,不要隨意加大用藥量和次數(shù),霧化效果要好。冬季溫室采用噴粉器或者彌霧機,可顯著降低棚內溫度和用藥量,提高預防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