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明
數(shù)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尤其是高中數(shù)學知識,專業(yè)性較強,內(nèi)容較為繁雜,這就直接導致了數(shù)學知識乏味、枯燥,也因此,讓學生喪失了對數(shù)學的學習熱情.為了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開發(fā)智力,發(fā)展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加強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打造出充滿活力的高中數(shù)學課堂,以此既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強化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的策略談點滴淺見.
一、師生互動,強調(diào)師生平等
一般來說,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互動可以分為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有效拉近師生的距離,培養(yǎng)并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感.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上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長時間處于主導地位,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不斷的講解;而學生,主要負責聽講.這樣的模式并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消極心理.為了全面改變這種狀態(tài),我們應在課堂上強調(diào)師生平等.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和學生一起做題,甚至有時候還會和學生開展小的比賽.
在進行“圓與方程”教學時,為了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和學生進行互相出題考驗的活動.教師向學生出一道題,學生代表向教師出一道題,師生一起做練習.以學生給教師出的題為例,如題:設A(-c,0),B(c,0)(c>0)為兩定點,動點P到A點的距離與到B點的距離的比為定值a(a>0),求P點的軌跡.經(jīng)過教師對例題的分析,發(fā)現(xiàn)需要設動點P的坐標為(x,y),欲求P點的軌跡,只需要求出坐標x,y的關系式即可,由題中的條件PAPB=a,將坐標代入進行化簡即可求出.隨后教師也向學生出了一道題:求經(jīng)過點A(5,2),B(3,2),圓心在直線2x-y-3=0上的圓的方程.此題相對來說較為簡單,考查的是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在解題時,只需要設出圓心坐標(x0,y0),列出方程式,解出x0,y0,再進行代入標準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這種互相出題的師生互動,能夠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放下對教師的敬畏感,真正和教師成為朋友.
二、轉變師生角色,實現(xiàn)高效互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的狀態(tài)則過于被動.這樣的模式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阻礙.為了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師生的課堂角色.摒棄傳統(tǒng)模式的弊病,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轉變師生角色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學習“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時,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究.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桌子上擺一摞書,使這些書擺成一個長方體,隨后和學生一起回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V=abc或V=Sh.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思考,如果改變這個長方體的形狀,保持高度不變,體積會有變化嗎?緊接著教師和學生對書桌上的教材進行重新擺放,擺放成一個與原來長方體形狀不同,但是高度相等的長方體,并對重新擺放后的長方體進行體積的測量.在這個簡單的活動中,學生們發(fā)現(xiàn),即使改變了長方體的形狀,它的高度沒變,它的底面積也會和原來保持一致,變了的只有形狀.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圓柱、圓錐等空間幾何體,并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體積的講解.
角色互換,讓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學生的心理會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在這個小活動中,實現(xiàn)了師生平等的關系,并且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經(jīng)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漸漸地,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設計互動方式,提升學習效率
無論是怎樣的課堂互動,都要有一定的形式和方法.開展高中數(shù)學教學,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師生互動在課堂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要從基本學情、教學內(nèi)容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實現(xiàn)師生互動,就需要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交集.一般來說,課堂模式有三種:以講授法為主,以討論法為主,以探究研討法為主,后兩種教學模式都有利于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先選擇有利的教學模式,然后根據(jù)教學模式對課堂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拉近師生距離.
為了使學生更加透徹地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了分組活動.引導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派出小組代表與教師進行對話,演示討論結果.教師將小組任務分為:第一組結果展示:類比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做垂線的方法,過點M分別作三條坐標軸的垂面,三垂面與坐標軸的交點就是點的坐標.第二組結果展示:將第一組過程簡化,過M作平面xOy的垂線,垂足為N,過N分別作x軸、y軸的垂線,則兩條垂線的垂足對應的就是點M的橫、縱坐標,有向線段NM對應的就是點M的豎坐標.經(jīng)過小組的討論,教師首先對學生的探究精神給予了鼓勵和肯定,隨后教師和小組代表進行溝通,并與學生共同總結出確定空間任意一點坐標的方法——作垂面、作垂線.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師生互動,都要注意精心設計互動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真和負責,促使學生融入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堂中,師生的互動對活躍教學氛圍有著重要的作用.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追尋寓教于樂的學習方法,實際上,只要教師肯放下身段,付出真心,學生是非常樂于和教師進行互動的.教師和學生,不僅僅是師生關系,還可以成為朋友,成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伙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