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琦
(廣西玉林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王武琦
(廣西玉林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廣西玉林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72例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對這72例患者均進行痰液病原菌檢測,并對檢測出的病原菌進行耐藥性實驗,然后分析其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結果:對這72例患者進行痰液病原菌檢測,共檢測出74株病原菌。其中有51株革蘭陰性菌,19株革蘭陽性菌,4株真菌。革蘭陰性菌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革蘭陽性菌和真菌的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51株革蘭陰性菌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鮑氏不動桿菌對頭孢噻肟、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排在前三位。在19株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對頭孢曲松、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排在前三位。結論: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其中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噻肟、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較高,革蘭陽性菌對頭孢曲松、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較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藥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脅極大[1]。肺部感染是COPD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相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COPD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幾率高達70%左右。COPD患者一旦并發(fā)肺部感染,就會加重其病情,增加其死亡率[2]。為了探討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筆者對近年來廣西玉林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72例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廣西玉林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72例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這72例患者的病情均經(jīng)相關檢查得到確診,均存在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及發(fā)熱等癥狀,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30例;其最小年齡為51歲,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年齡為(62.5±5.6)歲;其COPD的最短病程為3年,最長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11.2±2.5)年;其入院時的平均體溫為(38.6±0.7)℃。
在這72例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痰液病原菌檢測,并對檢測出的病原菌進行耐藥性實驗,然后分析其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對這72例患者進行痰液病原菌檢測的方法是:取其清晨漱口后的第二口深咳痰作為檢測的標本,將痰液標本送至實驗室,采用長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全自動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儀對痰液標本進行檢測。
用SPSS11.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這72例患者進行痰液病原菌檢測,共檢測出74株病原菌。其中有51株革蘭陰性菌(檢出率為68.39%),19株革蘭 陽性菌(檢出率為25.7%),4株真菌(檢出率為5.4%)。革蘭陰性菌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革蘭陽性菌和真菌的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51株革蘭陰性菌中,有28株銅綠假單胞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鮑氏不動桿菌,3株其他病原菌。在19株革蘭陽性菌中,有9株金黃色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肺炎鏈球菌,1株其他病原菌。詳見表1。
表1 72例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分布情況
在51株革蘭陰性菌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鮑氏不動桿菌對頭孢噻肟、氨芐西林、頭孢呋辛、諾氟沙星、復方新諾明和頭孢他啶的耐藥性均較高,且這三種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噻肟、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排在前三位。詳見表2。
表2 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株(%)]
在19株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對頭孢曲松、氨芐西林、頭孢呋辛、復方新諾明和紅霉素的耐藥性均較高,且這三種革蘭陽性菌對頭孢曲松、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排在前三位。詳見表3。
表3 革蘭陽性菌的耐藥性[株(%)]
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加劇,COPD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COPD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無法根治、并發(fā)癥多以及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等特點。該病患者的肺部功能較差,且免疫力較低,因此易并發(fā)肺部感染。目前,臨床上對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進行治療的原則是控制其肺部感染、殺滅其體內的致病菌以及改善其肺部功能[4]。因此,臨床上明確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十分必要。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體內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其中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噻肟、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較高,革蘭陽性菌對頭孢曲松、氨芐西林和頭孢呋辛的耐藥性較高。
[1] 劉永娟,戚明,門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3):578-579,588.
[2] 嚴金柱,孫藝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1):56-58.
[3] 劉新年,王新衛(wèi),張彩霞.慢阻肺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3):142-143,148.
[4] 李代昆,李韻青,郭亞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2):166-168.
R563
B
2095-7629-(2017)20-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