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摘 要: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語文,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安身立命的根本。小學語文教學應當致力于學生良好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水平。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探究了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個發(fā)展方向,提出如下建議: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倡導合作學習,激發(fā)主動意識;滲透人文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人教版;合作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文件,為教師的教學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應深入貫徹新課標精神,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下面,結(jié)合人教版相關教學案例,具體分析一下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眰鹘y(tǒng)的語文教育將學生束縛在座位上,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致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低下。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實踐能力。
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丑小鴨》教學中,很多學生課下閱讀過《安徒生童話》,因此對這篇課文較為熟悉。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在班級里面開展了課本劇表演實踐活動,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請學生進行一次課本劇表演。二年級學生顯然很喜歡這種授課模式,這個任務剛布置下去,學生就興奮地問道:“老師,我們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可以自由分組嗎?我們在哪里表演呢?我們要不要準備道具呢?”他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一會兒翻一翻課文,一會兒找同伴討論,一會兒又征詢我的意見。這種實踐性的語文學習活動顯著提高了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在反復實踐、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這篇童話內(nèi)容的理解,深刻認識到了童話主題,比單純坐在座位上面聽課所取的效果要好得多了。
二、倡導合作學習,激發(fā)主動意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边^去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學生課堂參與度低,教學效率不高。這種教學境況如果不盡快改變,將會損害到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倡導合作學習,讓人人都能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教學時,我先帶領學生分析了第二段描寫桂林的水的具體語句,學生已經(jīng)逐漸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于桂林的水形成了初步認識。接下來,在對桂林的山進行分析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的機會,要求他們4人一組,找出描寫桂林的山的特點的句子,思考桂林的山與別的山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比一比,哪個組最先找到答案?小組馬上展開了熱烈討論,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有人又提出那樣的觀點,組內(nèi)成員展開了不斷的詰問與思考??吹剿麄冇懻摰牟畈欢嗔?,我提問道:課文一共描寫了桂林的山的幾個特點呢?學生異口同聲回答:三個。我依次請小學代表回答,要求他們朗讀描寫這三個特點的語句,并分析作者是怎么樣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深刻感受到了桂林的山的奇、秀、險。
三、滲透人文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fā)展。”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學科,課程改革不僅強調(diào)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達成,更加關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落實。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人文教育功能,用語文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美好的情操,用語文引導學生成長。
六年級上冊《窮人》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桑娜和漁夫淳樸善良、富有同情心、寧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zhì),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主人公身上蘊含的美好品質(zhì),在這篇文章教學的尾聲階段,我以美國著名文學家海明威的名言“貧窮的人往往富于仁慈”這句話為主題,請學生結(jié)合課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思考海明威的話是否有道理,為什么?有學生說道:“海明威這句話說得實在太對了,我們的主人公身上正體現(xiàn)了窮人的仁慈之心。從課文中‘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這幾個關鍵詞可以看出來,桑娜和漁夫的生活非常貧窮,他們還要撫養(yǎng)自己的5個孩子,生活壓力該有多大啊!可即便在這樣的境況之下,他們還是愿意接受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辈恢挥X之中,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價值觀的洗禮,這對于他們形成美好善良的高尚品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深入貫徹新課標精神,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話題。本文簡要分析了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個新方向?!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我們?nèi)孕枰^續(xù)開展此方面的教學研究,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推動語文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和諧、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龐志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J].儷人(教師),2015(7):123-124.
[2]劉莉.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快樂閱讀旬刊,2013(11):78-79.
[3]田美娥.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7(9):123-12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