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鴻雁
摘要: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設計能力是中學教師學科教學素養(yǎng)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較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生物學科的教學設計即同于其他學科,又有別于其他學科,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抓住學科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設計,為打造高效課堂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師 教學設計能力 提升
隨著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有效教學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強調教學設計的重要性。越來越強調課堂教學改革不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更新和調整,它需要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支持下展開有效的教學設計。在教學實踐中,也對高中生物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學即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又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學,教學設計之于課堂教學,猶如枕木之于鐵軌,基石之于高樓,作為一線高中生物教師,理應結合學科特點提升教學設計能力,著力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有效、高效的課堂。
一、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的確定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確定教學內容,是以學生的學習中心的教學設計理念的重要方面,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理念。所謂的發(fā)展需要,既有宏觀層面的,又有微觀層面的。對于宏觀層面的發(fā)展需要,主要是指學習某一章節(jié)時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足夠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具備較高的專業(yè)能力。如在案例課“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媒體展示著向著窗外生長的植物。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在野外能否明顯見到這種生長狀況?”學生:“在野外不易看到這種明顯彎曲的生長狀態(tài)?!苯處煟骸皥D中植株的生長方向有什么特點?可能是哪種環(huán)境刺激引發(fā)了這株植物生長方向的改變?”學生:“植株向著光源生長同,可能是單側光引發(fā)生長狀況的改變;這種改變使植株理好地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p>
本案例課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引入本課的重點——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歷程,再通過小組討論、觀察資料圖片,來得出相應的結論。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學科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就是要實現五個轉向,即“從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技能轉向為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而設計”“從為教師的教而設計轉向為學生的有效學習而設計”“從經驗型教學設計轉向科學理論指導下的系統教學設計”“從根據教材內容體系邏輯展開的教學設計轉向從學生經驗出發(fā),根據認知過程與發(fā)展規(guī)律融合各種課程資源進行設計”。從教學角度而言,要體現上述轉向,最為關鍵的核心是由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念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二、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設置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設置教學目標不僅要做好學習任務分析,而且要把教學目標轉化為教學任務。學習目標大而無當,會導致學習任務不明確,為克服當前的課堂教學目標大而無當、抽象空洞以及生搬硬套課程標準的目標等弊端,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做好學習任務分析,主要是分析學習任務的性質、類別、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的構成成分等。具體來說,某章節(jié)知識點的學習任務分析,一定要依據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特點,具體分析學習理解章節(jié)知識點需要哪些陳述性知識,需要哪些程序性知識,還需要哪些緘默知識。把學習目標轉化為學習任務,最主要的方法是圍繞學習目標設計好引導性問題。
三、高中生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為本
教學方法的設計最基本持三條基線是:教學方法是為學生而設計的,是依靠學生來展開和進行的,教學方法的設計要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理念”。因此,有效教學方法的設計要堅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立場。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各種常見教學方法的特點和作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不同的教學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教師在選擇、設計教學方法時,一定要明白“教學有法,法無定法,法貴在活”,一定要明確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變異性、靈活性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選用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有所創(chuàng)新,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其次,遵循啟發(fā)式、發(fā)現式教學原則。充分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興趣和認知水平同,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獨立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高中生物教學在進行媒體的選擇與設計應以有效為標準
教學媒體是指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傳遞和儲存教學信息的工具或載體是教學信息的一種外在呈現方式 。教學媒體可以分為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教學媒體。教學媒體選擇的有效性是指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消除學習障礙、克服學習疑難問題等。具體說來,可從從以下兩個方面考量:一是有效率。提高教學效率是現代教學媒體設計的最基本的追求。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是為了教得更輕松省力;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東西。因此,現代教學媒體的設計要考慮使用時是否簡捷方便,一方面要確保教師的教學過程不被操作電腦過程所羈絆,另一方面所設計的課件等要有較強的容錯能力,以盡量減少教師發(fā)生誤操作的可能,或即使發(fā)生誤操作,也可以讓教師方便回到出錯前位置,這樣能讓教師在上課時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組織教學上,使學生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二是有效果。即現代教學媒體“用”和“不用”之間應該有明顯差異。
五、結語
要提升高中生物教師學科教學設計能力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不斷地學習與研究,高效課堂的打造已經對一線教師提出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努力提升教學理論與教學能力,把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戴云,王聚元.高中生物有效教學與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
[2]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后雄.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研究[J].生物教學,2007,(06).
(作者單位:長春希望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