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峰
《紅樓夢》中,顏值最高的丫頭,是晴雯。
晴雯曾備受夸獎與喜歡。鳳姐說“若論這些丫頭,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賈母也說“晴雯那丫頭,我看她甚好,言談針線,(這些丫頭們)都不及她,將來還可以給寶玉使喚的”。護花使者寶玉更是對晴雯百般寵愛,甚至不惜效仿周幽王,撕扇子博美人一笑。有如此高的人氣,晴雯本可以如愿以償成為寶玉的妾。可惜她“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個“命”,是丫頭的身份,更是率直的性格。因為率直,所以她口無遮攔,出言不遜,成了《紅樓夢》中的“毒舌妹”。
第二十七回,晴雯一見紅玉,便挖苦嘲諷道:“你只是瘋罷!院子里花兒也不澆,雀兒也不喂,就在外頭逛?!奔t玉忙解釋說,二奶奶讓自己去取東西。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來爬上高枝兒去了,把我們不放在眼里。不知說了一句話半句話,名兒姓兒知道了不曾呢,就把她興的這樣!有本事從今兒出了這園子,長長遠遠地在高枝兒上才算得。”一面說著去了。紅玉聽了,“不便分證,只得忍著氣來找鳳姐兒”。即便面對主子寶玉和上司襲人,晴雯的刀子嘴依舊“刀刀見肉”。
第三十一回,因為摔壞一把扇子,寶玉說了晴雯幾句,這塊“爆炭”立馬就著了,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得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要嫌我們就打發(fā)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氣得寶玉“渾身亂戰(zhàn)”。襲人來勸,晴雯掉頭就是一番挖苦:“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也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服侍爺?shù)?,我們原沒服侍過。因為你服侍得好,昨日才挨窩心腳;我們不會服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個什么罪呢!”襲人聽了“又是惱,又是愧”。罵人甚至成了晴雯的一種生活方式,她經(jīng)常口出惡言。
第五十二回,晴雯生病,吃了藥,仍不見病退,一會兒罵大夫:“只會騙人的錢,一劑好藥也不給人吃。”一會兒罵小丫頭們:“那里鉆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膽子走了。明兒我好了,一個一個地才揭你們的皮呢!”嚇得小丫頭子篆兒忙進來問:“姑娘做什么?”晴雯又罵道:“別人都死絕了,就剩了你不成?”晴雯是我一直非常喜歡的紅樓人物之一,因為她的風(fēng)流靈巧、她的天真率直、她的疾惡如仇……但是,語言是第二張面孔,代表著一個人的教養(yǎng)。林語堂說“晴雯壞處,在其野嘴爛舌”,我深以為然。沒有一個人,即便是那些犯了錯的人,有承受你“毒舌”的義務(wù)。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把沒教養(yǎng)當(dāng)真性情,把粗暴當(dāng)率直,把毒舌當(dāng)犀利,當(dāng)眾嘲笑挖苦別人的缺點,張揚別人的失誤,對別人的尷尬窘迫視而不見。這并不是真正的率直,真正的率直,不是粗暴地說狠話,而是坦誠謙遜地說真話。不要用語言的刀刃去切割別人的自尊,盡管你有一萬個理由。一味陶醉在自我率直之中,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傷害過多少人。
晴雯的“毒舌”得罪了太多的太太小姐丫頭,最后,王夫人聽信小人讒言,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派人將她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晴雯最終悲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