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彪
【摘要】鄭振鐸(1898—1958)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收藏家,同時也是一名美術史家。但因為某些因素其美術史學方面的成就被人們所忽視,本文通過梳理鄭振鐸和魯迅的交往來探尋魯迅對其在美術思想上的影響。在二人數十年的交往中,他們的關注點集中在版畫、俗文學等方面。二人通力合作,寫就了《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等。
【關鍵詞】鄭振鐸;魯迅;美術思想
一、鄭振鐸早期生平經歷
1898年12月,鄭振鐸出生于浙江永嘉縣涼橋一所被稱之為“炮丁”的院落里。1958年10月17日由于飛機突然失事遇難,結束了他豐富多彩的一生,年僅60歲。他短暫的一生著述宏偉,對中國的版畫史、繪畫史、雕塑史、俗文學史以及工藝美術史等方面都有所涉獵,編輯出版了《十竹齋箋譜》《北平箋譜》《版畫叢刊》《中國版畫史圖錄》等,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所謂“十年辛苦不尋?!保嵳耔I數十年如一日在大江南北四處搜尋古代版畫,并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編輯成一系列的古代版畫作品出版物,這使他成為了我國古代版畫的收藏家和古代版畫史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鄭振鐸年輕的時候和美術乃至美術史學是一點都不沾邊的。他1921年畢業(yè)于鐵路管理學校,初中讀的是農業(yè)學校,是一個實打實的工科生,和美術沒有半點關系。畢業(yè)后鄭振鐸被分到了上海鐵路南站見習,他被當作站長來培養(yǎng),因為他是當時國內唯一的鐵路管理學校畢業(yè)的高材生,但這并不是他的志趣所在。這時候商務印書館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在一次會面中,沈雁冰說道:“振鐸兄,我看你到商務編譯所來吧!我編《小說月報》,也需要兄的幫助。我去與夢旦先生說說,怎么樣?不過,你可不要舍不得鐵路局那一般人眼紅的‘鐵飯碗呦!”有了這次約請加之鐵路機械的掛鉤工作實在不是先生的志趣所在,他毅然而然地“跳槽”到了商務編譯所。如果說沈雁冰使鄭振鐸走出了“沼澤”,使其找到了自己的志趣和理想所在,那么,魯迅先生就是他在美術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牽引者。與魯迅先生的熟知交往,使鄭振鐸的才華得以充分地展現。
二、魯迅對鄭振鐸的影響
魯迅與鄭振鐸的第一次正式見面是在1922年。這年2月22日魯迅先生陪同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到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講學,會上,鄭振鐸與魯迅見面了,從此開啟了兩位大師幾十年的藝術交集。這次見面的時間是短暫的,只匆匆談了幾句話。但正是因為這次碰面,才有了后續(xù)鄭振鐸對中國古代版畫史的研究和一系列箋譜的出版工作。鄭振鐸曾說:“我研究中國版畫史是偶然的事。為了搜集中國的小說和戲曲,便引起了對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書里所附的木刻插圖產生了興趣,也偶然得到些純粹版畫的書,但開始對版畫做比較專門的搜集與研究,則是魯迅先生的誘導之功?!庇辛唆斞赶壬闹敢?,在版畫史的研究中,鄭振鐸找到前進的方向和靈感。魯迅在很早就關注中國古代的木刻畫,搜集了許多漢魏六朝時期的石刻畫像。他不僅搜集整理這些,還認為這些雖屬邊緣的東西,實有研究之必要。魯迅先生在1932年2月5日給鄭振鐸先生的信上說:
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留黎廠得了一點箋紙,覺得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譜箋》時代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法已在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消沉了。
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鋪擇優(yōu)對于各派各印數十至一百幅,紙為書葉形,采色亦須更加濃厚,上加序目,訂成一書,或先約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一大紀念耳。
不知先生有意于次否?因在地域上,實為最便。
魯迅使鄭振鐸對詩箋發(fā)生了更大的興趣,他們對于古代木刻畫有著共同的嗜好,但是魯迅搜集的范圍要比鄭振鐸廣泛的多。鄭振鐸先后在1933年2月與魯迅合作編輯《北平箋譜》;1935年合編《十竹齋箋譜》;1936年9月合編《海上述林》,10月發(fā)表《文藝界同人為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1937年與許廣平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從1922年第一次見到魯迅先生一直到魯迅1936年逝世,數十年的時間中,兩人聯系不斷合作不斷。二人亦師亦友,在藝術的道路上通力合作攜手前進。
鄭振鐸在《永在的溫情——紀念魯迅先生》一文里說:“初和他見面,總以為他是嚴肅的冷酷的。他的瘦削的臉上,輕易不見笑容。他的談吐遲緩而有力,漸漸的談下去,在那里面你便可以發(fā)見其可愛的真摯,熱情的鼓勵與親切的友誼。他雖不笑,他的話卻能引你笑。”看似冰冷的魯迅卻使得鄭振鐸在他溫熱的友情下深深地被感動。1925年4月,魯迅為了幫助鄭振鐸從事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將自己珍藏的明末版的《西湖二集》寄贈給了鄭振鐸。這使得當時未曾見過幾部明版附插圖平畫集的鄭振鐸“為之狂喜”,使其萌發(fā)了搜集中國古代木刻插圖的意愿。正是由于鄭振鐸和魯迅有著對中國古代版畫的共同愛好,有著“使古代藝術的精品大量的傳播出去,作為新生創(chuàng)作者的‘借鏡或‘參考,是很重要的事業(yè)”的時代責任感,才有了鄭振鐸和魯迅一起挖掘我國這些古代經典但是不為世人所重視的美術史材料。
三、鄭振鐸與魯迅合力編撰箋譜
“魯迅先生于木刻畫夙具倡導之心,因有輯印《北平箋譜》之議,自九月始工,迄十二月竣事,期間商榷體例、訪求箋樣,亦頗費辛苦?!痹隰斞傅某珜Ш蛶ьI下,鄭振鐸開始了訪箋和尋箋的工作。鄭振鐸早期的搜集精力主要集中于小說戲曲中的插圖,往后再推及到畫譜和一些其他有插圖之書。偶然在上海有正書局得到數十幅詩箋,使其頗為心動,這樣便開始了他的訪箋之路。但是由于公務纏身,先生并無多余的時間來搜集些什么,但是理想的種子只要扎根了,那么總有一天他會長成參天大樹。由于和魯迅在木刻版畫上有著共同的癡迷,并且受到了魯迅的鼓勵與支持,鄭振鐸便開始了箋譜的印制工作。鄭振鐸穿梭于琉璃廠的每一家古玩店中,他將在店中買到的各式花箋約五百數十種陸續(xù)的寄給魯迅先生,最終由魯迅挑選三百三十余幅,集結成冊編定成了北平箋譜。
結語
鄭振鐸和魯迅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他們亦師亦友,互相幫助。對于鄭振鐸來說,是魯迅讓他對中國古代版畫、箋譜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是魯迅讓他領略到了中國古代藝術的魅力之所在。對于魯迅來說,鄭振鐸是一個有思想、有執(zhí)行力、有著遠大抱負的青年。他們都對中國古代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有著共同的喜愛,都愿意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流傳做出自己的貢獻。一方面魯迅引領著鄭振鐸前進,另一方面他倆又在共同熱愛的領域里面發(fā)光發(fā)熱,為傳承美術思想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美術史家的鄭振鐸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日本東京中國文化學院曾說鄭振鐸遺稿的出版“為研究中國版畫史樹立了一座光輝的紀念碑”??梢娻嵳耔I在中國版畫史上是一個開拓者、一個建設者,他為中國版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薔.鄭振鐸美術文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2]陳???鄭振鐸傳[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
[3]鄭振鐸.鄭振鐸全集[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