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
一
一場蕭蕭的冬雨籠罩著黃屯的山水。朦朧的煙雨中,黃屯就仿佛是一件稀罕的老物件,只舍得讓來訪者隔簾觀看。
黃屯向我們展示的第一件老物件,是它的老街。
初冬的雨把老街潤出一點戴望舒《雨巷》的味道,只是不見那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哀怨的女子。老街據(jù)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歷經(jīng)一場場的天災(zāi)人禍后,現(xiàn)存的一些老宅大都是清末民初的建筑。斜雨冷風(fēng),讓老街顯得更加頹敗,像坐在老篾器店門前那位婦人滿鬢的灰白,蕭寒而寂廖。
老式剃頭鋪里的鏡子照出時光的皺紋,也容易讓人想起童年。鐵匠鋪爐火仍旺,叮叮當當?shù)厍么虺鰵q月的回音。小吃店的油煙在巷子里彌散,渲染出濃濃的人間煙火味。停足老街,是一定要嘗一嘗這里的米餃和大餅的。
在一家早點鋪落座,現(xiàn)炸現(xiàn)烤的米餃和大餅便擺上了八仙桌。米餃的外形像一彎金黃的新月,入口外焦內(nèi)軟,酥脆的餃皮和香熱的餃心被齒舌撥弄,風(fēng)味獨特。大餅是用柴火大鍋炕蒸的,清爽而不油膩,入口松軟香濃。
據(jù)傳,黃屯的大餅,慈禧太后也曾嘗過。那是庚子年七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被一班大臣簇擁,從北京向西逃亡。行至懷來縣附近,已是饑疲難耐。此時,有宣化鎮(zhèn)總兵何乘鰲接駕,見太后饑餓,于是磨米成粉,包裹菜心,做成自己家鄉(xiāng)的黃屯大餅奉上。慈禧及光緒等嘗后,贊不絕口。
遺憾的是,黃屯大餅雖然美味,但至今也名不見傳。今人嘆息,若是何乘鰲當時乘慈禧大悅,討得一份諭旨,黃屯大餅怕不是今天的無聞。
二
黃屯地處安徽廬江西南僻壤,像一塊掩埋在沙礫里的美玉,默默無聞且天然去雕飾。它的無聞與純樸,又恰如它的美味大餅。
在黃屯鎮(zhèn)東翠竹掩映的山坡上聆聽了光明寺的梵音,我們驅(qū)車去看黃屯展示出的第二件老物件——汪氏宗祠。
車子在山野中穿行,雨霧中的黃屯大地像一篇韻文展開在我們面前。雨洗過的山巒是蒼翠的,楓葉、烏桕正紅,銀杏、梧桐正黃,它們點綴在路邊、村頭、山坡、溪邊,看似隨意自然,卻像是一篇美妙文字中優(yōu)雅的平仄韻律。
車子在山坳處一個名叫汪家沖的村落停下。首先撲入眼簾的是三棵參天的古槐柳,古樹的對面就是汪氏宗祠。
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汪氏宗祠依山而建,經(jīng)過修繕的祠堂為三進式徽派建筑。一進門廳,上建開放式樓臺,可舞獅唱戲。二進為議事廳,家族里的重大事件都在這里研究決定。三進為祭祀廳,供奉著黃屯汪氏的先祖牌位。
從懸掛在祠堂內(nèi)壁的家族譜溯源,可推至軒轅。由此不得不感慨,泱泱華夏,誰不是炎黃的血脈?黃屯汪氏,據(jù)考為湖北吳姓于六百多年前為避戰(zhàn)亂遷來,改為汪姓。汪氏落地生根,子孫繁衍,香火旺盛,遂成黃屯大姓。
在黃屯的山水間,還有何氏、朱氏、陳氏、葉氏等祠堂,只是沒有像汪氏宗祠一般保護得好,有的只剩偏房幾間,有的在疾風(fēng)勁雨中成殘垣斷壁。
站在汪氏祠堂的門前,眺望遠方煙雨中的蒼山茫天,心中在想,雕梁畫柱的祠堂可以在風(fēng)雨中凋敗,但每個炎黃子弟心中的那束香火是永不會泯滅的。
三
站在因緣傳承的祠堂里,你不得不想到歷史。因此,黃屯要給我們看的第三個老物件,是他的歷史?!逗鬂h書》里有“江夏蠻”“廬江賊”之記述?!皬]江賊”即指由黃穰在黃屯地域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黃屯之名也由此得來。
翻開地形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黃屯的西北是綿延的大別山脈,東南隔長江是奇峻的皖南山區(qū),在這兩條山脈的中間便是黃屯丘陵。黃屯丘陵又被巢湖、白湖、黃陂湖、竹絲湖、嬉子湖和長江等眾多水域包圍,由此,漢時曾在此設(shè)縣,名臨湖縣。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成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為山賊水匪的藏身之所。歷史上大的兵亂時期,比如漢末,黃屯幾成荒屯,幾乎是十室九空,一片哀鴻。
但是,在動蕩之后,這塊玉佩般的土地總有外來移民遷入,插草為界,生存繁衍。除了少數(shù)像汪氏宗族那樣從遙遠的地方跋山涉水而來,更多的黃屯人是從鄰近的皖南地區(qū)遷徙而來。因此,在黃屯有太多的徽風(fēng)徽韻和皖南風(fēng)俗。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無法考證漢時的臨湖縣是不是就在黃屯老街處。但越來越興旺的人丁,讓一條街道在唐宋時逐漸興盛起來,成為人流的集居地,也成為黃屯人與外界通商交流的口岸。
山環(huán)水繞的黃屯,決定了它閑適松散的生活狀態(tài)。在老街,你可以看到一位滿臉滄桑的老者就著兩只米餃,慢慢啜吟杯中早晨的時光。在田頭,你可以看見一位紅臉膛的漢子,悠悠地趕著一頭水牛,犁開腳下的土地。在村舍,你可以看見一位女子,閑閑的穿插著篾條,編織著手里的時光。這樣一種田園化的生活狀態(tài),是當今社會多少人在匆匆的行旅間所向往企盼的?
歷史變遷,時光斗轉(zhuǎn),而黃屯竟好似被遺忘了的世外桃源,在現(xiàn)代文明中保持著原始的民風(fēng)、自然的山水。在某個一瞬間,站在黃屯面前的來訪者,會有時光倒流的感覺。
歷史就像這場冬雨中那些老屋檐下垂掛的雨簾,叮咚淅瀝地響著悅耳的音律,又讓我們看不清煙雨后面的容顏。但又何必看清,煙雨黃屯本身就是一種美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