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大多數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了移動客戶端上購買商品的消費習慣。然而線上的消費將人們的各種隱私信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消費者的隱私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從垃圾短信到各種詐騙活動,人們的隱私面臨著極大的風險。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對自身隱私權的保護,卻并不知道從何做起。因此,在這里本文運用對個人隱私的風險管理的方法提出一些在線上消費中所面臨的隱私保護方面的建議。
一、個人隱私
隱私是在二戰(zhàn)之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物質文明使得人們開始重視隱私。對于隱私的保護來源于人類羞恥的本能,指一種人類的自然情感。進入大時代數據之后,隱私的問題變得日益突出,互聯網上充斥著各式各樣因為隱私泄露的問題給人們所帶來的巨大困擾和損失的例子。隨著各種涉及個人隱私方面的事件被媒體曝光,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自己的隱私不受侵犯,卻不知道隱私到底是什么?個人隱私是指私人生活安寧、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的干擾、搜集、刺探以及公開。然而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時,這些信息無可避免的會透露給我們購物時所用的網站以及商家。
二、如何對個人隱私風險進行風險管理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可以讓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準確的有條理的找到風險可能出現的點,找到管理上的薄弱點。在瀏覽過程中,消費者會留下瀏覽記錄和足跡,對于商家來說這些都是寶貴的數據和財富,當有些不法的商家將這些珍貴的數據泄露出去以謀取更多的利益的時候,消費者的跟人隱私泄露的風險就提高了。
(二)風險評估
通過對消費者在互聯網購物的流程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瀏覽記錄、搜索記錄以及購物處上的商品記錄會產生有價值的數據,因此會產生一定的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在訂單遞交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多項個人隱私,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風險會很大;而對于登錄和支付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比較小。
(三)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也是風險管理最關鍵的一步,在風險控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風險預防,有效的風險預防可以降低風險發(fā)生的概率,盡可能的避免風險,保障損失最小化。那么,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時,如何預防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呢?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在瀏覽商品的階段,在打開平臺或app的時候,要注意隨時調整設置其權限,包括位置、通訊錄、照片、相機等,不要因為偷懶,將這些權限隨時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次,要注意定期處理瀏覽記錄、足跡以及購物車中的商品,不要讓這些記錄保存太長的時間。
1.在填寫訂單的時候,你的物流信息不要填的太過詳盡。例如,姓名,你可以只寫姓;郵寄地址不要寫的太具體,現在的物流公司在進行快遞單的配送時往往都固定在一個配送點例如小區(qū)的某個地方,而非直送到家門口。因此你的郵寄地址只需要寫到可以寄到配送點位置即可,毋須非寫明住在幾號樓幾單元幾室這樣詳細。
2.當收到快遞后,應該將快遞單上的詳細信息例如手機號、快遞單號、條形碼等銷毀,使不懷好意的人無法獲取你的有用的詳細信息。許多人認為這無關緊要,殊不知,只要是有效的信息就有挖掘的價值,一定不要小看自己的個人信息。
3.不要輕信任何來源不明的短信和電話,即使對方能夠準確地說出你的信息,尤其是當涉及到金錢的時候,要尤其當心提高警惕。只要提到需要你支付的時候都不要相信,因為商家是不會通過任何的方式讓你支付商品之外的任何費用,因此在這個時候要格外注意。(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信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