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峰
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讀”的要求之一是:能讀懂材料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英語教學專家也指出“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是如此。一般來說,英語學得好的人,都讀過相當數(shù)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英語教師要在平時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他們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
小學英語新課標提出:小學英語課程目的是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應該注重“興趣第一”的原則。我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1.增加趣味,貼近生活。閱讀材料,不僅要趣味性濃,并且要貼近生活,以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閱讀材料比較適合小學生。
2.難易適度,循序漸進。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心理與情感。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閱讀材料,達不到訓練的目的,還會對閱讀產(chǎn)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
二、立足課堂,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閱讀
1.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朗讀也是閱讀的一種形式,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①多讀,積蓄朗讀的“量”。每節(jié)英語課之前都開展小組輪流制讀課文,小組長在課前分配一單元朗讀任務,小組全員參與。不僅朗讀課本上的內容,還應選取一些較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詩句以及其他教材上的內容來讓學生閱讀,讓學生的朗讀不依賴于課本,走出課本,超越課本,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目的。
②熟讀成誦。在英語學習中,通過熟讀成誦,幫助學生培養(yǎng)初步的英語語感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梢越?jīng)常選一些書本上較好的文章或對話,課外的精美短文、小詩,鼓勵學生熟讀成誦,爛熟于心。日積月累,學生便會熟識各種形式結構,習得語言技巧,增強語感。
2.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引導學生準確感知閱讀材料。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并非十分準確,他們認識事物常常膚淺,粗略,或者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忽略事物的本質特性,或追求認識只是淺嘗轍止,以偏概全,對事物的認識缺乏公正性、全面性、深刻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材料的感知也是如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具體明晰,學生閱讀的目標就明確,閱讀的效率就越高。
要求學生學會略讀、默讀;遇到生詞要學會跳讀、掃讀,學會快速閱讀,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教會學生查英語字典。讓學生在遇到不會的單詞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并教會學生如何查字典,如何快速地查到所要找的單詞。鼓勵學生撰寫一些英語小短文,題材結合教材和生活實際。如自我介紹,季節(jié),簡短的自編小故事等,并從中評選取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學生從中體會由衷的閱讀快樂與成就感。
3.設置問題,帶著目的和動機閱讀。
①在閱讀前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使教學和閱讀更具有目的性,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如魚得水,提高極大;而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卻越來越力不從心,趕不上老師的要求和同學的腳步。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調整方法,讓能干的孩子提問,老師則根據(jù)問題的難易請相應程度的學生作答,要掌握好問和答的尺度,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和提高。
②在閱讀中解決問題。學生通過提出的問題對課文有了認知后,可通過討論或小組交流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交流中,他們的思維得到激活,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溝通和交流,同時也在無意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小組合作意識,學習效果很明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同時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③在閱讀后再次提出問題。通過以上的學習交流,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家共同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可能各式各樣,不論與課文是否相關,但在提問題,解決問題與交流中他們的思維都得到了鍛煉。提出的問題越多,說明對課文思考的越多,他們的閱讀意識也越濃。
三、研究和探索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1.重視英語閱讀課的準備活動。在教學上,教師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語言結構要預熱,喚回他們對某一語言點相對生疏的語感,同時又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材料的主題內容進行預熱,這樣的預設就能使學生鋪墊出一層淺淡的印象,降低了閱讀的認知梯度,學生有了一定感性基礎,理解書本就比較容易。例如:師生問答激情導入;通過圖片材料或影像材料的觀察活動來創(chuàng)設情境;閱讀前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活動等。
2.重視英語閱讀課中的閱讀活動。課內英語閱讀教學是以教材為渠道,是一個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知識的過程,又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但不能死用教材,照本宣科,把課文教死了。應采用有效的閱讀策略,設計新穎有效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如:閱讀中猜詞義的活動;導讀活動;檢索讀活動;精讀活動等。
3.重視英語閱讀課閱讀后的活動。小學英語閱讀后不同形式的鞏固性活動;小學英語閱讀后的拓展性活動;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的實施等都可以進行。
閱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使之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