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玲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是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一種關系。閱讀量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是極為關鍵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理當準確把握好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系,方可真正促進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提高。鑒于此,文章將提出幾點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策略,以便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熱忱,真正喜歡上語文這門學科。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寫作教學 融合
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在學生學習生涯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學又是學習語文的關鍵階段,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儼然成為廣大教育者所重點關注的話題。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并沒有準確認知閱讀和寫作教學間的聯(lián)系,使得閱讀與寫作嚴重脫節(jié),難以凸顯語文教學的真實面貌,這是極為明顯的一個不足之處。閱讀和寫作實際上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如何更好的將閱讀與寫作有機融合,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高值得深究。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來自于濃厚的學習興趣,若是學生對一門課程能夠產生興趣,便能在學習中自得其樂,不會再將學習作為一種負擔,而是致力于學習的探究和摸索。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一般來說,小學生更偏向于閱讀,而對于寫作則較為苦惱,追根究底,閱讀較為簡單,且閱讀資源豐富多樣,不管處于任何學習階段的學生皆可在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源中找尋自己喜歡的讀本讀物,并從中獲得情感認知上的滿足。而據(jù)此,教師便應善加利用,從低年段便要好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多開展閱讀課堂,讓學生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诖耍瑢W生閱讀能力有所培養(yǎng)了,而寫作的前提便是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學生閱讀興趣足夠了,教師便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信。如對初步接觸寫作的小學生,教師應以簡單寫作為主,告訴學生寫作的基本格式,書寫身邊所熟悉的人或事,如《我喜歡的小動物》《難忘的一件事/一個人》等,讓學生能夠針對自己所熟知的事物來進行寫作,這樣既易寫作,又可激發(fā)學生興趣。
此外,小學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自我意識仍較為不足,認知自我也大都是源于外界的評價。所以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鼓勵式評價,積極挖掘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在班級內公開表揚,或是給予單獨評語,肯定學生的努力,并適時提出學生的問題,給學生建議。如此,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所改善,且會愈發(fā)提高寫作自信心。待學生年級逐步升高后,教師還可展開多元化的寫作活動,如展開寫作大賽,或是借助多媒體,每周在班級里公開點評寫作較好的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
二、讀寫結合,相互促進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作文與閱讀教學是緊密相連的,展開作文教學時,理當積極引導學生活用閱讀中的知識技能。也就是說,閱讀實際上便是吸收知識的一種過程,而寫作則是將自己吸收的寫作技巧等借以文字表達出來,閱讀可謂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不斷的從閱讀中汲取養(yǎng)分,將有利于提升寫作能力。教師應科學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的結構特點以及表達技巧。小學語文教材文本,都是篇章結構較為科學,且遣詞造句極為妥當貼切,適宜小學生閱讀的佳作。所以,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善用這些佳作來展開模仿寫作。在學習某篇文本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大致了解文本內容,接著再科學引導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色,并嘗試模仿,在不斷模仿過程中漸漸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累積素材。如此,學生再碰到寫作便無需擔心“胸無點墨”了。此外,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的良好習慣。古人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現(xiàn)代教學亦同樣適用。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時常會碰到一些好詞好句,或是獨特的寫作特色,此時,教師便應鼓勵學生多做筆記,并嘗試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如為何覺得這些句子段落寫得好,好處在哪?諸如此類問題,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思考和寫作能力大有裨益。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亦可發(fā)現(xiàn)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語文學習習慣上也更好,而學習能力較為不足的學生則呈現(xiàn)懈怠感,因此教師還要多與學生進行就溝通交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們都能夠共同成長。
三、借寫作展示閱讀成果,于寫作中強化閱讀理解
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技巧極有益處,更能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所謂閱讀能力實際上便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閱讀量,但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在閱讀后能收獲一定的理解,如此,方可說真正讀了一本書。所以,教師便可借助寫作來完善學生的閱讀效果。實際教學中,對于學生閱讀的書籍,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完整的看完書籍,并借助寫作來表達自己對于書籍的理解,通過此方式來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悟作者寫作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種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便是學生讀寫結合的一個過程,學生通過書寫一篇完整的讀后感,能夠將自己所閱讀過的內容真正的內化在心里,從而深化靈魂的體驗。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后書寫自己讀后所聞所感的良好習慣,引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這樣才可在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提升的同時,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結 語】
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是當代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將二者有機融合,對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所以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不斷創(chuàng)設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讀中寫,在寫中學,真正喜愛上語文這門課程,并不斷強化自身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自我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操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教育, 2017(3)
【2】劉瑞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學周刊,20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