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憲
【摘要】閱讀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變得“會學”。在閱讀交流過程中,學生還有一些拘謹,表達的意愿不是很強烈。但是,大部分學生在傾聽別人發(fā)言的時候都是比較認真的,而且邊聽別人的發(fā)言邊在做筆記。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課堂中,讓學生注重這方面的問題。
【關(guān)鍵詞】閱讀;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平時課堂教學中善于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和同學一起交流,和教師一起對話,能力強的學生平時就喜歡課外閱讀,回答問題準確率比較高,并且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善于思考問題,跟別人的解釋大不一樣,有獨到見解。相反,哪些沉悶寡言,課堂教學中一聲不吭的學生充分說明他肚子里沒有東西,平時閱讀積累少。從中可以說明,閱讀是提高學生成績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如何指導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鼓勵學生經(jīng)常進行閱讀,加強閱讀能力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各年級閱讀任務(wù)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如何真正將這些具體要求落實到位呢?在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們?nèi)ヌ接憽?/p>
一、對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問題合理預(yù)設(shè)
閱讀課雖說是“讀”占主體,但是就我個人的閱讀經(jīng)驗而言,“讀”是輸入,“思考”才是真正的化學反應(yīng)。如此一來,對于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教師的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好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導學生一步步攀登智慧的高峰;泛泛而談、大而空的傻瓜問題,只會讓學生止步不前又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如果一個問題學生連想都不愛想,說都不愛說,豈不是毫無意義嗎?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其實這個命題是承接上一個的。人都有表現(xiàn)欲,都愿意去解決一些他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難度低了不屑于理睬,難度大了又喪失了積極性,所以,一個有水準的問題為未解答以前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解答之后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讓學生有所收獲。問題的價值不在于去難住學生,而在于思考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能力,啟迪學生的智慧。
二、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真正的學習必須是學習者在與他者傾聽、交流的過程中,不停地吸取他人的思想,同時修正自己的思想,建構(gòu)起全新的思想,那便是真正的閱讀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也要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在小學階段,因為學生學習水平有限,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閱讀學習內(nèi)容、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興趣,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合理安排學生閱讀時間
學生在校時間規(guī)定不得超過六小時,課程安排等課堂教學和一些正常的活動擠掉了學生在校課外閱讀的時間,同時一節(jié)課40分鐘,指導學生閱讀的時間有時也不到5分鐘,閱讀往往是來去匆匆,閱讀效果不是很好。 所以,我們教師就要合理安排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喜歡和適合自己年齡段應(yīng)該閱讀的書籍。
四、關(guān)鍵是教給學生良好閱讀的方法
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做到愛學、會學、樂學,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經(jīng)常提倡“嘗試教學法”、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提倡“情景閱讀法”,這些方法不只是注意結(jié)論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展示學習過程,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變得“會學”。 讓學生參與主人公的生活,進入書中,與主人公同生死,共苦樂,經(jīng)歷他的經(jīng)歷,悲傷他的悲傷。在書中一次次地豐富人生的閱歷,一點點雕刻自己的情懷。例如和學生一起學習了《竊讀記》這篇文章,這節(jié)課主要是進行展示交流。在交流中,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一個發(fā)言的學生,他的成績在班級并不是很好的,但是他圍繞著“文章哪些句子體現(xiàn)出了作者喜愛讀書”這個主問題時,他是第一個進行發(fā)言的,并且說明了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據(jù),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他在閱讀學習的時候自己對文本進行了思考,自己融入了閱讀情景。 這便是我希望看到的,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養(yǎng)成讀書與思考的習慣,學習原本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僅僅只需要在關(guān)鍵時刻進行相關(guān)的點撥而已。
五、引導學生經(jīng)常進行閱讀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提倡學生展開想象,充分發(fā)表閱讀后有關(guān)自己的獨到見解,學生一開始可能還有一些拘謹,表達的意愿也可能不是很強烈。但大部分學生在傾聽別人發(fā)言的時候都是比較認真的,而且邊聽別人的發(fā)言邊在做筆記。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課堂中,讓學生注重這方面的問題。教學的確是一個師生相互成長的過程,在課堂上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更能夠促進教師的成長。以前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分析句子的時候,只注重讓學生去尋找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卻很少引導學生去觀察句子中的標點符號及相關(guān)的語法知識。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經(jīng)常重視注重到這兩個方面的重要性。利用關(guān)鍵詞來分析句子,只是一種最基本的方法,當學生對這種方法有了較好的掌握時,要逐步地引導學生學會全面地去分析句子,從不同視角來分析句子,而不是僅僅通過關(guān)鍵詞的方式。讓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在課堂中提到了這一點之后,馬上就有一個學生活學活用,而且也是一個基礎(chǔ)一般的學生。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將閱讀內(nèi)化為一種精神需要也是最終目的。但必須認識到,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堅定不移地持之以恒。要如何把書籍成功地和學生連接起來,思來想去,在課堂上,我們應(yīng)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談?wù)勛x后的感受。閱讀是輸入,表達是輸出。是成功地將閱讀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自己的重要過程。
2.讓學生對書中的人物故事觀點等發(fā)表評論。孩子雖小,沒有深刻的長篇大論,卻有著對人世間最純真最難能可貴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至關(guān)重要。
3.參與寫作。寫作對于學生往往都是痛苦的經(jīng)歷,對大人也一樣,這種創(chuàng)作的確很費腦力。但是,閱讀就是不斷地積累積累,就像火山,積累到一定量,受點刺激,就會噴薄而出。寫作亦然。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