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直是語言教學所關(guān)注的焦點。旨在對小學英語story time板塊提問現(xiàn)狀的探究,試圖將英語課堂的提問權(quán)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提問的空間,指明提問的方向,肯定問題的意義。
一、story time教學現(xiàn)狀
story time是各單元核心板塊,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部分教師認為story time作為單元教學的第一課時,強調(diào)對知識的初步感知和理解,重在輸入,因此,他們在教學設計中步步為營,以不斷地提問和學生回答來檢驗對語篇的理解,這樣不僅忽視了學生自身生活實際和語言基礎,而且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二、story time教學倡導學生提問的意義
學生提問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鞏固掌握知識,探索未知領域,監(jiān)控學習過程,在聯(lián)系自身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學習情境的基礎上針對一些學習內(nèi)容,通過一些認知努力而自覺提出問題的心理活動。
1.有助于提升思維品質(zhì)
學生的提問過程是一種以已有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對文本信息的加工、理解,由此建構(gòu)起新知識的意義。如此反復,學生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單方向的接受,而是包含了新舊知識的對比、分析、批判、調(diào)整和創(chuàng)造。他們獲取的知識以及能力也在逐步積累,逐漸提高。
2.有利于促進有效交流
有效的學習過程強調(diào)每一位學生融入課堂,積極思考。若在story time提問運用恰當,學生的學習會更為主動,思維空間也就更加廣闊。這不僅給予全體學生提問的機會,樹立了學生提問的意識,而且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提升與拓展。
3.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歡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又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初期。鼓勵學生質(zhì)疑、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物或民族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不再唯書本,唯教師馬首是瞻。
三、story time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策略
1. 教師的示范是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前提
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首先,教師要做好示范。雷開容認為:教師應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感化學生。在教學中做好示范,有意識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啟發(fā)學生體會教師是如何提問題的。
以四年級上冊Whose dress is it?為例,筆者在課件中出示特殊疑問詞when,where,who,what,讓學生明晰需要了解哪些關(guān)鍵信息。
T:Su Hai and Su Yang will go to a fancy dress party. I want to know where is the party?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party?
S1:Whose clothes do they have?
S2:Who is at this party?
S3:When is the party?
然后,通過觀看卡通整體感知,解決部分問題,這樣進入語篇學習更自然,因為是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更有學習主體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提問方法是基礎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首先應該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趯W生提問的課例,最顯著的特點在于課堂的進程和閱讀的深入都是基于學生的問題來推進的。
以四上Whose dress is it?為例,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的教學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問題,教師鞏固Whose ... is this/ are these?學生通過想象麥克和蘇海的對話,運用語言。
T: Now, they are at the party. What will happen?
Ss Group 1: Whose cloak is this?
Whose gloves are these?
Ss Group 2: Whose dress is this?
Whats Yang Ling wearing?
筆者在巡視小組活動時,引導學生從如下幾個方面思考問題:從課本插圖提出問題;從自身體驗提出問題;從日常生活中提出問題。
3. 逐步深化的提問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保證
曹仲娟認為: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路徑”上不斷地想問題、提問題。教師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一般思維方法,即: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異常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歸類找出規(guī)律;通過對比找出異同;透過現(xiàn)象分析原因。
以五下Birthday 為例,筆者設計了幫助李老師制作一份關(guān)于生日調(diào)查問卷的學生活動,帶著疑問進入課文學習。
T:Miss Li wants to know about Su Hai and Mikes birthdays. Can you help her?
Ss:When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Who comes to your party?
學生解答問題后,生日信息呈現(xiàn)在黑板上,筆者拋出新問題:Compare their birthday activities, what do you find?What do you think of culture differences?引導學生通過信息對比發(fā)現(xiàn)不同點,挖掘文化差異信息,闡述和分享自己對于文化差異的看法。
4.加強訓練是學生形成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訓練學生提問能力方面,課堂上盡可能地給學生留有自主提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能展示自己敢想、敢說、敢問、敢質(zhì)疑、敢挑戰(zhàn)的平臺和機會。每節(jié)課前抽出3分鐘讓學生自我展示,精彩的問題上黑板是促進學生樂于提問的關(guān)鍵。
閱讀是有層次的,思維也是有層次的,問題的設計也應該是有層次的。這就要求教師在story time教學中要注重文本的解讀和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皩W生提問”的課堂標志著一種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課堂教學不再是師問生答、師授生受的單向過程,而是教學相長,深度思維,教師幫助學生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挑戰(zhàn)、實踐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宋振韶.課堂提問基本模式以及學生提問的研究現(xiàn)狀[J].學科教育,2003(1):22-27.
[2]陳聯(lián)旺.新課程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09(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