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穎
★Psychological card
性格的含義
性格是一個人表現(xiàn)出的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具有復雜的結構,大體包括:(1)態(tài)度特征,如誠實、虛偽、謙遜或驕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怯懦、果斷或優(yōu)柔寡斷等;(3)情緒特征,如熱情、冷漠、開朗或抑郁等;(4)理智特征,如思維敏捷、邏輯性強、思維遲緩、沒有邏輯性等??傮w來說,性格表現(xiàn)了人們對現(xiàn)實和周圍世界的態(tài)度,并表現(xiàn)在行為舉止中,主要體現(xiàn)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一談到性格就說它與遺傳因素有關系,說生就的脾氣,長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實不盡然。大多數(shù)人都屬于綜合型性格,而且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變的。
其實,性格是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人的性格和他所處的環(huán)境是息息相關的,當他處于一個善意而寬容的環(huán)境里時,他的為人更傾向于善良的人。如果一個人生活在冷漠嘈雜的環(huán)境里,他的性格也會顯得易沖動。而且環(huán)境又包括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其中,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為重要。雖然性格是長期穩(wěn)定的,但是我們能夠通過思考和學習來構建正確的是非觀,以此來控制由性格所產(chǎn)生的不良心理反應,做出正確的行為。
怎樣判斷性格異常?
性格是一個人在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和情緒反應方式。如果一個人與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協(xié)調(diào),不能根據(jù)別人反饋的信息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就會被認定為“性格異?!?。
比如,大家覺得可大可小的事情,你卻煞有介事一絲不茍;大家覺得可以寬容和理解的事情,你卻可能暴跳如雷......要想辨別自己的性格是否異常,理論上可以主要觀察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xiàn):
1. 對自己、他人以及身邊所發(fā)生的事件如何評價
表現(xiàn)為“在熱鬧的場合,如果我不能當主角,我就不高興”、“我認為自己沒有個人魅力,任何方面都不如別人”、“我不信任周圍的人”、“我無法忘記或原諒他人的中傷”、“我覺得撒謊很好玩”等等。
2. 觀察自己的情緒
時常表現(xiàn)出無動于衷的姿態(tài),沒有情緒反應,很少同別人進行交流;常表現(xiàn)出壓抑、暴怒、亂發(fā)脾氣、遷怒于人等負面情緒。
3. 觀察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表現(xiàn)
在路上遇到同學或老師時,從不主動打招呼;對于別人的批評漠不關心,從沒想過改變自己;做事沒有計劃,不考慮結果;如果別人不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心里就很不痛快;對別人做事不放心等等。
★Psychological story
每個人的背后總有那么一段不為人知的時光,那些沉默著、喧鬧著的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悉數(shù)登場,用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不一樣的世界。
案例1
可可西: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每天準時到學校學習,生活在一個狹小的世界里。在那三年里,我交到的朋友用一個手掌就能數(shù)得過來。面對他人,我總是有種膽怯的心理,例如去菜市場買菜,我總是用很小的聲音問:“這個要多少錢呢?”以至于賣菜的大媽會大聲問我:“你說話能大點聲不?”我低著頭,把聲音稍微調(diào)高一個度,再重復一遍自己說過的話。在那個時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耳根子刷地紅了,我只想快點把菜買完,然后火速逃回家里。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為什么非要和陌生人打交道,一個人生活不是也挺好的嗎?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個蠶蛹,獨自待在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里,不用與外界的人接觸。
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內(nèi)向的人會失去很多東西。每次參加班級活動,我永遠都是那個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的人,我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也不敢去表現(xiàn)自己。每次聽到他們在討論各種熱門話題,我始終都是一個傾聽者,從沒有主動和他們交談。我羨慕那些可以在別人面前談笑風生的人,他們可以那么自由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我覺得我就像一條魚,和別的魚永遠都不在同一片水域里。但是,我想做出改變,我不想再這樣生活下去了。如果我不肯走出自己的世界,就永遠都看不到廣闊的世界。在無數(shù)次對自己說了“你一定可以的”之后,我開始從我的保護殼走了出來。
我發(fā)現(xiàn),從我決心要做出改變的那刻起,整個世界都在發(fā)生改變。我邁出主動和別人交談的那一步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艱難。當我成為一個外向開朗的人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遠比我想象中的具有生活氣息。
現(xiàn)在的我,可以獨立地去做采訪,學會了臉不紅心不跳地拋出采訪問題;面對別人的尷尬,我總是可以及時用語言化解;面對別人的夸獎,我也可以心平氣和地說“謝謝”,而不是惶恐地說“沒有,我其實很一般”。我學會了如何去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學會了用一顆包容的心去對待不懷好意的人。
許多內(nèi)向的人,都有一顆想要改變自我的心,但真正可以決定我們走出自己的世界的只有我們自己。生活里不只有陌生人,還有許多美妙的事物,所以,我們要學會慢慢敞開心扉,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案例2
以夢為馬:我曾是一個不自信的男生,中學的時候,因為看書少,所以我上課回答問題時總是支支吾吾;遇到跟同學有分歧的題目,我也不敢跟同學爭論,生怕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我還不滿意自己的體型,并為自己長了一張大眾臉而苦惱。由于我平時做事情總是優(yōu)柔寡斷,所以很多男生會嘲笑我不像個男子漢。
年少時的我,心里有著一個成為作家的夢。因為害怕被人嘲笑,所以我總是偷偷地寫作,只要一有風吹草動,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筆記本推到課本下面。有時候同學會戲稱我為“大作家”,我總是漲紅著臉不去理會他們,甚至鼓不起和他們爭辯的勇氣。
那時候我和哥哥經(jīng)常會被拿出來做比較,無論是長相還是成績,我都覺得自己不如他,我甚至覺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那時候的我脾氣不好,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都會激怒我。
在那樣一個青春張揚的年紀里,我有著不同于常人的憂郁。而壓抑過度后,我急需一個情緒的出口。那些看過的書、喜歡過的明星告訴我,唯有克服自卑,才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在形象上,在心態(tài)上,都更加注重提升自己。我想培養(yǎng)起一項能夠讓自己變得自信的技能,那就是寫作,于是我每天都會閱讀經(jīng)典著作,在閱讀中進行思考。我也開始主動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筆下的故事,不再畏畏縮縮,臉上揚起自信的笑容。
我突然覺得生活好像發(fā)生了質的改變,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寫的文章也發(fā)表在了各種報紙雜志上,獲得了很多征文比賽的獎項。大學畢業(yè)后,我順利成為一名旅游雜志的編輯,走向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自卑的人都是身處于自己制造的精神牢籠里,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縛,怕自己不討人喜歡,所以性格變得孤僻。對于一個雞蛋來說,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里面打破是生命。突破自卑的牢籠,讓自己變得優(yōu)秀起來,主動去面對這個社會,命運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心鏈接
如何塑造良好性格
有的人鋒芒畢露,挫折不斷;有的人孤僻高傲,懷才不遇;有的人大智若愚,青云直上;有的人熱情大度,生活快樂;有的人刻意求全,郁郁寡歡......這一切都與個人的性格有直接關系,所以良好的性格是成功和成才的基礎。
1. 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人的性格歸根到底還要受到自身世界觀、人生觀的制約與調(diào)節(jié)。青年人有了堅定的人生目標與生活信念,性格就會自然受到熏陶,表現(xiàn)出樂觀、坦蕩、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反之,如果失去了人生目標和生活的勇氣,性格也會變得孤僻和古怪。
2. 對自我作出適當?shù)脑u價
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不斷校正對自己的認識,并對自我能力、品質做出適度的評價,既不過高地評價自己,也不過低地評價自己。高中生的性格正處在形成的過程之中,對待客觀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觀點,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成熟的認知體系,所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同學們可根據(jù)自己的理想、興趣、愛好等方面來選擇自己的偶像和目標,并將其作為模仿對象,注重學習偶像的健康成長歷程。
3. 自覺控制和調(diào)整情緒
情緒有積極情緒(如高興、愜意、滿意、激奮、有趣、欣慰等)和消極情緒(如悲觀、失意、苦悶、悲痛、擔憂、恐懼、憤怒、傷心、絕望等)之分,積極情緒能提高人的活動水平,無須加以管控,而對于消極情緒,則要學會合理宣泄。
合理宣泄就是利用或創(chuàng)造某種條件、情境,以合理的方式把消極情緒傾訴和表達出來,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穩(wěn)定思想情緒。宣泄的原則:不要妨礙他人。
4.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與人際交往能力相關的性格特征詞主要有樂群性、合作性、信任感和利他傾向等,通過培養(yǎng)這些性格特征,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樂群性指的是個體對社會生活和人際關系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和積極性。樂群者熱情、活潑,樂于與人相處;合作性指的是個體在人際關系中能夠與他人協(xié)調(diào)觀點、態(tài)度和行動的人格特征。合作者理智、友好,善于與人相處;信任感指的是個體認為他人和社會基本上是可信的,它折射出個人對人性的基本信念。信任者非常誠實,愿意與人相處;利他傾向指的是在自然情境中,個體自覺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行為,它主要受一個人的人際價值觀的支配。利他者慷慨、樂于助人,能夠與人和睦相處。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從這幾個方面對自己的表現(xiàn)和行為進行思索和改進,就可以形成有利于與人相處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