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麗娜,大廠回族自治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職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
文/周麗娜,大廠回族自治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語文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guī)律。我經(jīng)過認真實踐和調查研究,總結出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第一是有很強的實踐性;第二是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語文學習的機會無時不有。我主要通過一系列的課內外各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得出的體會是語文實踐要有學習與實踐、課內與課外、生活與知識、過程與結果、體驗與感悟的“五種統(tǒng)一”。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素質;五種統(tǒng)一
中職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同時,又要突出課程的職教特色,要將課程的工具特色加以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目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面臨著種種困境和問題,一方面,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不高,文化成績普遍偏低,對包括語文課程在內的文化課熱情不高,缺乏學習動力。另一方面,中職教育的教學交流較少,教改力度和進度也較緩慢,教育方針和政策支持也不充分。這導致中職語文教學發(fā)展困難重重,很多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落伍,教學方法陳舊,難以適應時代變革和學生要求。因此,我通過實踐和調查研究,開始思考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中職教育中推進的有效對策和可能帶來的作用。其意圖是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能更加突出中職語文特色,為中職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
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換句話說,“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學生能夠運用語文去實踐,就“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必須注重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所以,語文教育應“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既應注重為實踐而學習,又應注重為學習而實踐,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學習與實踐相交互融。
語文課堂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報刊等,電影、廣播、網(wǎng)絡等,演講會、辯論會等,圖書館、紀念館等??芍^一切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成為“語文實踐”的渠道,可以說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語文學習的機會無時不有。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從課程內容方面來說,就是要不斷開發(f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教育資源,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源遠流長的一泓活水。從課程實施來說,就是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和關注社會生活,我開展了“我的中國夢”征文暨演講活動。此次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能力。演講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每次演講完,同班同學熱烈鼓掌,從而在班級中形成一種團結和諧的氣氛。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生活,體驗情感,我上了一節(jié)“獻給母親的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我設計此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使學生了解母親、感受母愛、理解母親,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學習和生活中,從一點一滴做起去回報母親。
語文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語文規(guī)律的習得、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必須來自于大量語文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只有不斷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積累,并不斷地把積累的東西應用于實踐,才能使語文學習處于一種激活狀態(tài),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不斷的提升。語文實踐是“過程與結果相統(tǒng)一”的唯一渠道,是經(jīng)驗向能力、素養(yǎng)轉變所必須經(jīng)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漸進與飛躍過程。
比如,對于閱讀教學,我組織了一次“中華經(jīng)典美詩文誦讀比賽”的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既發(fā)展了學生們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對經(jīng)典詩歌的鑒賞能力,又營造了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賽事和展演,更是一個向廣大在校生普及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平臺,“經(jīng)典閱讀誦吟”成為我校實踐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熱點。
語文學習為了把握語文實踐活動的豐富性、鮮活性,必須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去體驗,去感悟,去積累。語文實踐是體驗、感悟母語之妙的唯一渠道,因此,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發(fā)揮個人和群體的聰明才智,運用多種語文實踐的形式,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積累,在實踐中提高。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領悟什么是語文學習的體驗與感悟,我設計了以“珍愛生命,關注環(huán)保,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理解,保護環(huán)境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
綜上所述,我認為,中職語文課的綜合實踐活動只有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構建課內外聯(lián)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語言時空里學語文、用語文,才能在語文的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學習經(jīng)驗,提高語文實踐能力。同時應做到語文的生活化,生活的語文化,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情境中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達到學以致用,從而實現(xiàn)中職語文教學目標。
[1]王巧麗.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
[2]熊莉娜.中職語文國家教學大綱與上海市級課程標準比較下的語文課程標準實施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張莉.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