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秋
摘要:文章針對當前中職學校計算機的專業(yè)設置和課程內容不夠合理、教師的素質不高及方法不妥等問題,造成教育和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的現狀,提出中職計算機教學應進行專業(yè)設置和課程內容設計、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的調整與提高、教學方法的改進,做到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具體統一。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設置;知識的結構
計算機的迅速發(fā)展,應用已經是社會化。工業(yè)的自動化、辦公的現代化及個人PC的廣泛應用,尤其是internet的快速發(fā)展,使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其應用朝著多功能化、行業(yè)化、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短短的幾年間,原來一般文字、數據處理變成現在的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形圖像等多媒體處理,原來單機方式運行的個人計算機變成現在的網絡互聯。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與之相應的計算機應用教育亦已顯得滯后,與社會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專業(yè)教師緊缺、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專業(yè)設置和專業(yè)課程內容不夠合理、教學投入缺乏等等,這些均造成教育和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下面就對這些存在問題提出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設置
1.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設置上,應有長期的、戰(zhàn)略性的眼光,應改變過去單一的結構,朝專業(yè)化和行業(yè)化方向發(fā)展,按社會行業(yè)需求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發(fā)展情況設置相關實用的專業(yè)。中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以計算機應用和計算機網絡管理和多媒體技術為主,增加應用程序設計有關的課程,加強基本操作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以網絡操作系統和網頁設計為主,培養(yǎng)中職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網頁設計員,具國際互聯網知識和網絡規(guī)劃基礎,能編寫簡單動態(tài)網站,如asp、asp。
3.中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學生有較高的程序設計能力,從事計算機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形圖像等多媒體應用設計。
4.培養(yǎng)中級辦公自動化設備管理維護和操作技術人員,應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如:機械、建筑、電子等),完成各種設計圖紙和輸入輸出,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和設計,廣告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
二、中職學校計算機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的要求
中職計算機教育對不同的學校、不同專業(yè)的要求是有差異的,應以本校專業(yè)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應用能力。
1.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結構,會正確配置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掌握文字和表格處理軟件的使用,完成中英文文檔、報表的輸入和處理制作,會用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簡單的應用程序,并能熟練進行上機調試運行,得出正確的結果,能讀懂中等復雜程序并能進行移植應用。能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檢索、瀏覽、收發(fā)電子郵件和傳真,下載使用常用工具軟件,能維護一般計算機,會判斷和防治計算機病毒。
2.完成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其升級版本的流行軟件的安裝、配置、調試和使用,能判斷檢測、排查計算機的常見硬件和軟件的故障。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操作方法,具備開發(fā)數據庫的能力,掌握Windows XP等操作系統的使用。
3.應用本專業(yè)的應用軟件進行設計、制作和應用,具有基本的程序設計能力和軟件開發(fā)能力。能進行網絡的安裝、調試、管理和維護,即掌握局域網技術、掌握Internet基本技術,具有信息獲取和發(fā)布的能力。
以上學生年限,按其專業(yè)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1屬初級能力,第二種1~2屬中級能力,第三種為1~3屬高級能力。
三、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中職學校通過計算機基礎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充分認識到計算機的功能和它在學習、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弄懂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和重要配置,學習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體技術,能熟練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漢字錄入、排版、數據庫基礎等,掌握其基本操作及Windows環(huán)境下的Word、Excel、Power point等常用應用軟件(例如在學習Windows時應由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下進行邊實踐邊學習,又如在講解Word軟件時,首先把學生帶到計算機房,使每位學生都面對Word軟件的界面)。涉及因特網的初步知識,學會利用網絡獲取知識,同時具備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職業(yè)教育是培養(yǎng)與此適應的社會技術人才。
四、改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計算機應用的日新月異,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現在和將來計算機將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基礎課程已成為一門公共必修課,但是,我國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師比較緊缺,他們教學任務繁重,很少時間去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一些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由于學校缺少對他們必要的培訓,很少向他們提供與外界的接觸機會,教師對自己專業(yè)知識和實踐能力沒有進行不斷更新和提高,對計算機新知識、新軟件缺乏必要的學習和了解,知識和觀念落后于形勢的發(fā)展,這將無法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加強對教師的實驗指導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教師應備基本操作能力,應用軟件的使用,能完成應用軟件的一般設計和制作。在條件許可時,教師應在計算機上備課,出試卷,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在多媒體教室對學生進行授課。
學校每年可以組織一定的人力和財力,鼓勵和指導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課的開發(fā)和研究,教學管理軟件的開發(fā)或合作開發(fā),組織教師編寫和制作多媒體形式的教案、教材,對業(yè)務出色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學術氣氛,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因此,學校應該注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進行教師教學儲備,以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素質。
總之,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應形勢的發(fā)展,以“學生有一技之長”為主導,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