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在青少年人群當中,經(jīng)常會看到過分攀比或者是炫富的現(xiàn)象,其實這都是虛榮心在作祟。因此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家長和老師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guān)注,給他們灌輸正確的思想,糾正虛榮心。
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一種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xiàn),是一種追求虛榮的性格缺陷,是人們?yōu)榱巳〉脴s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
青春期健康心理表現(xiàn)
社交性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青春期社交范圍擴大,在交往中應互相取長補短,培養(yǎng)互助合作精神,豐富群體生活經(jīng)驗,鍛煉適應他人的能力。
樂觀性情緒愉快表示心理健康。樂觀的人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畏懼,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適應。相反,多愁善感、情緒經(jīng)常憂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緒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反應性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別不會太大。如反應偏于極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是正常的現(xiàn)象;但若他為此而幾天不吃飯,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當然,對考試失敗無動于衷的學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現(xiàn)實性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對現(xiàn)實。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勇于承認現(xiàn)實,找出問題所在,設法解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會采取逃避現(xiàn)實的方法。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久之發(fā)展成病態(tài)。
青春期虛榮攀比解決方法
客觀認識自己教育孩子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客觀的認識,既不要過高地估計自己,也不要無視自己的短處。優(yōu)點不一定是自己比別人好的地方,缺點也不一定是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而且優(yōu)點和缺點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絕對的優(yōu)點和缺點。如果我們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即使自己不如他人或者被人輕視,也能獲得心理平衡,不至于用夸張或逃避等方式來保護自尊。
正確地對待社會差別社會有等級,作為學生也有等級觀念。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是我們的理想,但輕視弱者、尊重強者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一個貧窮低下的家庭背景確實容易遭到他人的輕視,如果在乎這種輕視,他人可能會更加輕視我們。相反,如果不計較,也就少了幾分煩惱,就不會做出傷害自己親人或自己的事情。
把握攀比度人是生活在比較之中的,要完全擺脫比較是不現(xiàn)實的。但過分的比較往往是虛榮的起點,如比酷、比貴、比瘋、比吃、比穿、比用、比分數(shù)、比榮譽、比父母、比親戚、比外表、比能力、比水平等。不管什么內(nèi)容,比過了頭,就可能走火入魔,追求虛名。
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追求虛幻的滿足大到老謀深算的科學謊言,小到學校里的考試作弊,虛榮的背后便是修養(yǎng)和情操問題。屈原說:“善不由外來,名不可虛作。”良好的內(nèi)心修養(yǎng)和高尚情操是遏制虛榮的磐石。在青春期心理發(fā)育階段,如果不能懂得虛榮的危害,正確分辨“自尊與虛榮”,會對心理健康成長帶來很大的危害。特別是女孩子,會影響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家長們要行動起來,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地引導和幫助孩子們。
首先,引導孩子如何識別“自尊與虛榮”極為重要。自尊心是自我意識中最敏感的一個部分,一個人有了自尊心,就能爭上游,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自尊是一種可貴的情感,只要好好利用它,就能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但是也要警惕,有的孩子自尊得過分,特別愛面子,貪圖表面光彩,這就走向了虛榮。虛榮心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礎上,有虛榮心的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總是不由自主地掩蓋自己的弱點,以便顯得比別人更優(yōu)秀。應當記住,自信的人不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