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教學平臺具有較多的教學功能特點: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新的融合模式,帶來了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變化,也帶來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開創(chuàng)了新的教學結構,打造了新的課堂教學形式,為實施新課程標準提供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真正地實現(xiàn)了利用信息技術媒體創(chuàng)新的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巧用云教學平臺,可以讓學生體會古詩文的意境之美,可以讓學生領悟古詩文精髓,可以訓練學生的誦讀之美,可以拓展古詩文教學的空間。
【關鍵詞】云教學;交互式;意境之美;誦讀之美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4-0205-01
云教學平臺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它具有較多的教學功能特點: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新的融合模式,帶來了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變化,也帶來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開創(chuàng)了新的教學結構,打造了新的課堂教學形式,為實施新課程標準提供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真正地實現(xiàn)了利用信息技術媒體創(chuàng)新的交互式的教學模式?;邮浇虒W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課堂時間,師生在“對話”和“互動”中形成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變成一種動態(tài)的、生動的、發(fā)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
針對小學生好奇,喜歡新鮮、生動、具體事物的特點,我們探索了更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持續(xù)地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與素質。古詩文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特殊文體,在實際教學中,借助云教學平臺,讓課堂生成五彩斑斕,展現(xiàn)了古詩文生命的活力。
一、巧用云教學平臺,讓學生體會古詩文的意境之美
興趣是求知的向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的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不濃。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產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古詩的語言是文言文,學生難以理解,而古詩的意境鮮明生動,有很豐富的意蘊。為了使學生學好古詩,展現(xiàn)場景,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欣賞意境,才能真正領悟古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送元二安西》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向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在這首古詩中,孩子們很難體會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內涵,想象它的意境。因而老師在上課時播放悠揚的輕音樂,屏幕上映出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畫中蒙蒙的細雨,清新的柳枝,更襯托出環(huán)境的幽靜??傊?,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朋友之間的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學生會全神貫注地看著畫面的變化,置身于大自然美麗景色之中。欣賞了詩的意境,很快理解了古詩的內涵,陶醉在優(yōu)美的聲、畫、樂意境之中,獲得了美的享受,感受了細雨過后古城古街那清新的氣息。
二、巧用云教學平臺,讓學生領悟古詩文精髓
《送元二安西》這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由于古詩語言精煉,含意深奧,富有韻律,由于時代久遠,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很大的難度。而閱讀又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們只有借助外界手段,進入情景,然后再自己感悟。利用云教學再現(xiàn)詩句的意境,引導學生逐步領悟。
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鏡頭。宴席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云教學形象展現(xiàn)了二人頻頻勸酒的場面,再現(xiàn)了二人那重復了一遍遍的勸酒詞。有聲有色地把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
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理解詩句的內涵、領會古詩的意境。把古詩中“朝雨”、“浥”“客舍”“陽關”這些苦澀的語言、深奧的含意具體化,形象思維就以意象運動的形式展開,激活了學生思維,起到了“鑰匙”的作用。
三、巧用云教學平臺,訓練學生的誦讀之美
云教學可以讓古詩文誦讀變直觀為形象,變無聲為有聲,學生可以通過絢麗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來感受詩文的意境,從而能夠迅速深刻地感知篇章那深深的內涵。
在范讀之后,便是學生那充滿感情的自讀與那躍躍欲試的賽讀。使學生深刻領悟了詩文的意境與作者的深情厚誼。并在課后,把自己誦讀的錄音發(fā)送到云教學平臺,出現(xiàn)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感受自主的尊嚴,感受到獨特存在的價值,心靈成長的愉悅,切實提高了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能力。
四、巧借云教學平臺,拓展古詩文教學的空間
在古詩文經典誦讀的教學中利用云教學,使學生可以跨越千年時空,走進詩詞的意境,觸摸詩人的脈搏,傾聽到詩人的情感,賦予傳統(tǒng)經典文化新的生命力,拓展古詩文的知識內涵,縮短了經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送元二使安西》這是一首送別詩,我在學生熟練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搜集一些送別詩,發(fā)送到云教學的班級圈進行交流,借以拓展學生對送別詩的橫度與寬度。學生自己搜集了《芙蓉樓送辛漸》,《別董大》。我又給學生補充了《無題》、《送友人》等詩詞,并配以講解,讓學生欣賞,再配以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完成,從而加強了對送別詩的理解,這種運用云教學拓展延伸的方式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練習中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國傳統(tǒng)的古典文化得到發(fā)揚光大。
總之,還可與生活聯(lián)系,按時令、節(jié)日將古詩串珠成鏈。此外,我們還可通過云教學,了解古詩文的出處、創(chuàng)作背景等資料,輔助學生理解古詩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除搜集常用的文字材料外,力求形式多樣,憑借云教學平臺,優(yōu)化經典誦讀教學,讓古詩文教學五彩斑斕。
作者簡介:
范愛青,女,(1964-)籍貫山東高密,大學本科學歷。81年9月任教,曾被評為高密市小學語文教學能手,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優(yōu)秀教師。所任班級被評為“最強智勝”班集體。所撰寫的30多篇論文,多次在省、市教科所榮獲一、二等獎,多次在省、地、市級刊物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