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益
摘 要:美術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踐為基礎的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是人的特殊的實踐和認識的過程。相應的,美術學科教育教學方法也具有其特殊性。教師只有正確看待美術教學方法的特殊性,多樣靈活地組織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美術;學科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26-01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向活動的體現(xiàn)。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意識到教學方法的特殊性,才能賦予美術課美的力量。
一、美術學科教育的本質
“美術學科教育學是以普通學校的美術學科教育為對象,研究其教育現(xiàn)象,揭示其本質和規(guī)律,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文化素質和促進其人格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教育科學?!泵佬g學科教學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作,不僅允許而且鼓勵學生對生活有不同角度的體驗、認識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在造型、用色等表現(xiàn)手法上的獨特性與表現(xiàn)意圖的新穎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在組織學生發(fā)表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認識、理解、評價等有關問題時,不苛求標準答案,甚至對社會已有共識評價的作品也可以讓學生發(fā)表不同看法。
美術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美術教育,在美術學科教學中,不可單一地進行繪畫教學或進行某項專業(yè)技能的教學。也不可以只側重理解美術文化的教育而忽視美術表達技術與美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而應是包括繪畫、工藝、欣賞等的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綜合教育教學,亦即美術技能與創(chuàng)作、美術評論、美術史、美學等基礎知識的綜合教學。
現(xiàn)在,由于新課標的提出和教育方針對美育的重新確定,美術學科教育模式必須轉向素質教育的軌道,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注意“教養(yǎng)”與“訓育”的統(tǒng)一,使學生在提高美術文化素質和美術實踐能力的同時,在道德、情感、情操、意志、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力、責任心、自尊心等諸多方面得到培養(yǎng)。
二、美術教學方法的特殊性及案例分析
“美術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美術學科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于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互相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泵佬g教學方法一般分為以下幾種:一是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教授法、談話法、討論法;二是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演示法、觀摩法、觀察比較法;三是以操作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其包括指導練習法和創(chuàng)作輔導法;四是以評鑒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美術作品鑒賞法和學生作業(yè)評價法;五是以行為指導為主的教學方法。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方法與其他科目不同。美術知識的傳授固然離不開語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靈去感受的“美術語言”,只能由美術作品去說諸,用語言作注解有時會說不清道不明。如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欣賞梵高的《向日葵》時介紹了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況后,便讓學生看畫,讓其感受一下作品的氣氛,并要求學生看畫的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畫的是什么?怎么畫?色彩、用筆有什么特色?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后,鼓勵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有的看到的是單純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筆觸形成的視覺沖擊力,有的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的激情,有的則從作品中體會到生命被壓抑而發(fā)出的吶喊,有的則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團火焰,這是愛的最強光。
可見,美術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美術課程實施的靈活性,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決定了怎樣教和怎樣學的多樣性。只有這樣,才能上好一堂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充滿智慧的美術課。
三、美術教學方法的新發(fā)展及意義
在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美術教學方法應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來確定。另一方面,美術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學內容豐富的源泉就在學生的生活中。我們應充分利用好教材為我們提供的空間,依據教材中人文性的話題,以感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構建課堂教學內容,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采用鼓勵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每一幅習作,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懊佬g教學是一種十分復雜而特殊的教學活動,要研究美術教學,首先要了解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社會背景,必須弄清楚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基本性質與目的。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p>
美術不同于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主動而全面發(fā)展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適應未來社會并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新課改提倡自主學習,教師在課上就應該先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呼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與合作精神。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科為本,從美術學科的特點出發(fā),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實踐,善于把握教學的方法,了解在美術學科中教學方法所獨有的特性,力求達到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