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陽
【摘要】 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德育是使學生具有良好品德思想、道德修養(yǎng)、道德行為的主要途徑,本人當班主任已有16年,謹結合實際班級管理的經(jīng)歷,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
【關鍵詞】 初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11-218-01
0
班主任與一般的任課老師不同,除開特定的知識教學任務和班級管理,還有一些特殊和必要體現(xiàn)德育的職責。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認真貫徹德育工作計劃,引導學生自覺執(zhí)行《中學生守則》等有關規(guī)定,積極組織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德和行為習慣。以此為準則,實際班級管理中教師應當做好榜樣,以身作則,合理通過群體效應進行導向,適當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利用影視作品進行教育等綜合滲透德育。
一、 班主任以人格魅力滲透德育
班主任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影響是較為直接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注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既做學生的老師也做學生的朋友,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當學生向班主任打招呼,班主任也回之以微笑。留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觀察其日常的喜怒哀樂,幫助學生,在一些班級活動中參與其中,如和學生一起打籃球,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一起鍛煉等,和學生一起感知團結和睦的良好的班風。同時,與其他班主任和教師關系融洽、和睦相處、熱心幫助、大方有禮。據(jù)本人16年班集管理經(jīng)驗來看,學生更傾向于別人如何待他,他就如何待他人的行為思想表現(xiàn)。班主任尊重、愛護、禮貌地待學生,也能得到學生的尊敬、愛戴、禮貌,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會給學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感染學生,滲透德育。
二、恰當利用群體效應滲透德育
群體效應是指個體形成群體之后,通過群體對個體約束和指導,群體中個體之間的作用,就會使群體中的一群人,在心理和行為上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初中生由于其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性,會存在一定的從眾的心理,班主任要一分為二地分析,以良好群體效應作為導向,適當強化良好的行為,忽視不良行為,使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舉止。
如對于班集體公共財物,有的學生會很注意愛護,小心使用,經(jīng)常整理整齊,有的學生可能會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或者用過之后沒有放回原本的位置,造成雜亂無章,沒有愛護公共財物的意識,班主任對這兩種相反行為采取的態(tài)度是,贊揚前者,在班上給以表揚,而對后者的行為采取忽視的態(tài)度。后者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意識到自身行為不當,進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如在校運會中,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參賽選手、拉拉隊、后勤隊都有相應的成員構成。而對于少數(shù)實在不愿意參與其中的學生,班主任在動員會中,應當適當強調人人參與??梢运降紫潞瓦@部分學生做好思想工作,分析運動會的積極性,強調人人參與的班集體大家庭,結合平時觀察的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給出一定的建議。學生在其他同學踴躍參與,為班集體爭光,具有集體榮譽感的氛圍下,會跟著參與其中,形成良好的群體效應。
三、利用好班會課進行德育滲透
班會課的作用是讓班主任對班集體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集中分析,和學生探討解決的方式,也是對某些重要的班級大事進行討論的陣地,也是總結反思的途徑。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寫周記,以反映學生一個星期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問題,班主任進行整理,集中進行對學生引導。
四 、開展多種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校園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班主任需要在這一主陣地中發(fā)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與學科教師、與家長互動溝通,通過多種方式滲透德育。
如在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班主任和音樂老師建議,舉行愛國主義歌唱比賽,以愛國歌曲中飽含的對國家和民族愛護和尊重,歌頌的愛國主義戰(zhàn)士不畏犧牲精神,從內心深處感動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體會到現(xiàn)如今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如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播放一些關于親情的感人至深的影片和紀錄片,邀請優(yōu)秀的演講者現(xiàn)場演講感人的故事,進行對學生感恩教育。學生在受到感恩教育之后,不僅對父母、老師、朋友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激之情,同時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了思考和分析,認識到以往自己的不當行為,并暗自下決心做出改變,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愛戴,尊敬師長,懷感恩之心。
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應當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以此分析學生的行為。如有的學生上課總是打瞌睡,有的同學經(jīng)常遲到,有的學生容易和同學發(fā)生過激的行為,在一般的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則需要進行一定的家訪,和學生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xié)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習慣。班主任建議學生家長有條件的話,在寒暑假期間,和學生一起參觀博物館,培養(yǎng)學生國家情懷和科學情懷;讓學生參加社會義工活動,到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到地鐵站做志愿者,以使學生傳承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奉獻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建議在家中讓學生適當參與家務勞動中,感恩父母,體會生活的來之不易,做到勤儉珍惜。
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管理中多角度多種形式進行對學生德育滲透,如組織學生將《中學生守則》編寫成宣傳冊相互傳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畫冊掛于教室中,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等。這需要班主任專注、專業(yè)地觀察,靈活地運用各種途徑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對學生德育教育。
[ 參 考 文 獻 ]
[1]申慶云.淺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上2015(16):186-186.
[2]付橋生.淺談如何通過班級管理渠道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和滲透[J].神州旬刊2014(3):63-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