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惜治??
摘要:由于素質教育的提出,課堂教學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活動通常情況下是以閱讀的文章作為背景的,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以及培養(yǎng)語文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并且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閱讀觀,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篇文章就是針對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閱讀教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中閱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畢竟閱讀教學的質量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總是很浪費老師的時間以及精力,而且得到的成果還非常的低,因此老師往往會使用很多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
一、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
經過調查可以知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有:1. 教學目標設定得太大。許多的語文老師為了能夠體現出自己教學手段中的價值,常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邏輯思維以及學生的團隊精神等等,然而因為教學目標設定得太大,學生對知識的概念還很模糊,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很難理解知識點。2. 有一些老師對教材的研究研究還不夠深入,這就導致了老師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從閱讀教學的實踐過程來說,很容易出現老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入或者是教學的難點、重點不能把握。比如,語文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就是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備基礎的默寫能力,然而老師對學生默寫能力的要求卻沒有很明確地說明。3. 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把教學目標作為中心,從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老師很容易將原先已經設計好的教學目標忽視,這就導致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夠很好地圍繞教學目標實施。從長期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來說,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能力的積累是客觀發(fā)展的一部分,然而有些時候教學習慣會在無形之中對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的實現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對教學目標的時間、地點等變化進行一定的發(fā)展。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引導
小學教學的內容缺少重點,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教學內容已經和原先的教學重點出現了差異,這樣就造成了閱讀內容和閱讀范圍已經遠遠超過要求,而且忽視了課程的重點,同時還妨礙了教學能力的提升。因為許多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都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而且還有一部分老師急于成功,就給學生提供了很多的教學內容,這就導致了老師的教學目標混亂,語文老師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學習。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
1.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與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許多語文老師都是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他們主要是把重點都放在基礎的教學上,對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的差異等等都進行了忽視,這就導致了語文老師雖然使用了很多的教學手段,但是卻沒有真正地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不僅如此,許多語文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都會忽視學生的興趣以及自信心的培養(yǎng),然而他們卻忘記了興趣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自信心可以讓學生敢于去學習,在學習的時候不管遇見什么困難都會勇敢地去面對,就是因為這樣就導致了語文的教學質量不升反而降。
2. 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多媒體教學的方法運用得不恰當。從傳統的語文教學來說,因為受到基礎設備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這就導致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情況不是很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教學設備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還有一些地區(qū),因為教學設備等都比較不錯導致了小學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經常使用多媒體,從而造成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雖然比原先要積極了而且還有興趣了,但是語文老師卻因此而忽略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學習從而造成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能很好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和理解,同時也就造成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一般。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評價
由于新課程的教學非常注重學生在學習時候的地位,并且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語文老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充分地理解文章,而且還讓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這就造成了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進行閱讀的有效性在不斷的提高,而且還增加了很多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然而很多語文老師在布置完學習任務后,就會讓學生用分組的方法進行討論學習,但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語文老師卻很少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不能很好地把學生錯誤的地方指出來,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這就導致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評價不能得到很好的彰顯。
二、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在新課程的改革下,越來越強調學生在教學時候的主體地位,畢竟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第一,老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同時要鼓勵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只有老師和學生成為了朋友,然后用真摯的情感和他們進行交流,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做學習的主人的意愿,當學生慢慢地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的時候,他就會自主地把自己的學習行為和整個課堂聯系到一起,將學習由被動轉化成主動,這樣就可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第二,語文老師要幫助學生,讓學生敢于去實踐,而且不要經常用作業(yè)和考試來壓迫學生,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實踐活動,這樣就可以獲得很多知識。第三,語文老師要善于使用獎勵來激勵學生,讓學生努力地去學習,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漸漸地對學習產生興趣,以此就可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 認真選擇語文的閱讀內容
閱讀的內容對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很深的影響,因此,語文老師在選擇閱讀的內容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學生們目前的認知能力進行選擇,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喜歡圖文并茂的閱讀文本,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同樣也喜歡圖文并茂的閱讀文本,只是沒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的程度那么深,所以語文老師在選擇閱讀文本的時候要選擇通俗易懂的,這樣就會讓學生更加地喜歡閱讀,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endprint
(三) 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更加的輕松,可以很容易地把學生帶到學習中去。換句話說就是,它可以很容易地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以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同時,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也要和語文老師的教學內容相符合,要貼近學生日常生活。
(四)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總是強調在上課的時候需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畢竟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且還可以很容易的就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1. 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得到與課堂教學中完全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提問,并且讓學生的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讓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2. 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就可以采取這個教學方法,畢竟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而且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合作學習就可以給學生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讓他們交流讀書以后的感受,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 課外閱讀
雖然課堂上的閱讀是必需的,但是課外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他們的語文知識水平,而且課外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增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一種方法。語文老師可以按照語文閱讀課堂中學習到的閱讀文本的方法,如敘述方式、寫景方法以及文章的結構等等為學生選擇相應的課外閱讀文本,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對的文章的理解,同時可以把課堂教學一直延伸到課外閱讀上,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 結束語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閱讀的技巧。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得到語文老師的重視,畢竟只有老師了解小學生的特點,才可以為學生制定出合適的學習計劃,才可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讓學生真正的喜歡閱讀。所以語文老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可以為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183.
[2] 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3] 李曉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讀寫算(教研版),2015,(11):9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