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濤
自習課上,王峰的演算紙沒了,于是拿起同桌李東的作業(yè)本撕下了一張。見正在做題的李東有些不高興,王峰就很瀟灑地說了一句:“不就是一張紙嗎?等明天我獎勵你一個本!”說完,他就繼續(xù)去做自己的事了,可李東卻怎么都高興不起來。從那以后,李東再也沒有和王峰說過話。
這件事,王峰的確做得不對,他不應(yīng)該隨便撕同桌的作業(yè)本。還有他說的那番話,根本就沒有道歉和不好意思的想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將矛盾激化。他分明是把這件事看得無足輕重,而且認為撕了李東一張紙是李東的榮幸,因為自己明天會獎勵他一本。這種帶有侮辱性的話語必然會傷害到對方。李東并不是差那一張紙,也不是想要他的一個本,而是他的態(tài)度。他分明給人一種盛氣凌人之狀,這樣的做法必將使他在人際交往中處處碰壁。其實,面對這種狀況,王峰完全可以換一種語氣和說法,可以這樣說:“真是對不起,我還以為是自己的本呢。你看我光顧做題了,竟然犯了這么嚴重的錯誤。請你原諒我的冒失吧,明天我給你帶來一個新的本子,請你一定要接受我的道歉,好嗎?”相信李東聽了這番話,肯定不會計較和生氣的。這樣的話語流露出的是說話人的誠懇,這是一種很積極的態(tài)度。另外,能夠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說自己犯了大錯,這就是對問題的重視。同時也是對同桌的重視,對方聽了之后,自然就不會再生氣了,況且還有補救措施。這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做法,不僅不會丟掉朋友,還可以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進而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朋友。
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三思,切不可讓未打造的話出口,因為那樣會把事情辦砸,進而讓自己在交際中受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