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冬季寒氣逼人,是人體陽氣潛藏的時候,而生理活動會因氣候寒冷而收斂,并將一定的能量儲存于體內(nèi),所以應增加熱量及各種營養(yǎng)素的攝取,以維持機體所需。根據(jù)“秋冬養(yǎng)陰、冬季養(yǎng)腎”的原則,此時,應宜適量多食一些溫熱護陽之品,以抵御寒冷,如羊肉、牛肉、狗肉、兔肉、蝦米、蝦皮、核桃、奶蛋類等;因體內(nèi)缺鐵,各種營養(yǎng)素不能充分氧化,從而產(chǎn)生熱量,是冬天怕冷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相當重要,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瘦肉、魚、動物肝臟、家禽、蛋黃、豆類、板栗、韭菜、菠菜、香菇、黑木耳、螃蟹、海蝦、葡萄等。食物中的鐵經(jīng)胃液消化后才能被小腸吸收,而維生素C能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因此,在補充富含鐵的食物的同時,要重視飲食的科學搭配,多吃些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此外,一些刺激性食物如大蒜、生姜、大蔥等食物,亦有較好的抗風御寒作用。
粥是進補之大方,冬季多喝粥有助于增加人體熱量,增加營養(yǎng),還可以補充水分避免血液黏稠,幫助消化,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清代著名醫(yī)家王士雄曾說:“粥為天下之第一補物?!睌?shù)九寒天若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就會立感發(fā)熱,渾身暖洋洋,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補養(yǎng)。
我國民間還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相傳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來到印度比哈爾邦的尼蓮河畔,由于饑餓不堪,昏倒在地。此時,恰有一牧羊女將采摘的各種野果與隨身帶的黍米,熬成稀粥讓釋迦牟尼喝下,使他頓時精神煥發(fā),遂在菩提樹下盤腿打坐沉思,才有了“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頓悟成佛”的千古佳話。這種粥系由8種食物組成,故釋迦牟尼把這種粥稱為“臘八粥”。以后,臘八熬粥演變成為一種民俗,人們混合多種谷物雜糧,熬制成粥,既增加營養(yǎng),又滿足口味。
近些年來,冬日進補食粥已大有講究,煮粥用的糧食,南北方不盡相同。北方人最講究用玉米、高粱、小米或面粉;南方主要采用大米、糯米。而江南許多地方還講究用米湯與芋頭、米湯與番薯一起煮粥,這種粥香甜可口,使人垂涎。煮粥時還可添加各種藥材做成藥粥,這種粥既有食物美味,又有藥用功效,食借藥力,藥助食威,兩者相輔相成。如歸杞狗肉粥可溫暖脾腎、強壯筋骨;雞肉黃芪粥可補益氣血、預防感冒;枸杞核桃粥滋陰補腎;大棗芝麻粥可益精養(yǎng)陰;茯苓山藥粥健脾養(yǎng)胃。
本文就冬季幾種常見藥粥及其家庭制作方法做一介紹,供讀者選用。
養(yǎng)生臘八粥
原料:糯米100克,小紅豆20克,葡萄干、花生仁、蓮子、紅棗、桂圓干、松子各20克,砂糖適量。
制作:將糯米洗凈,浸泡一個晚上,小紅豆洗凈,浸泡約4個小時,小紅豆、蓮子、花生仁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到七分熟加入糯米,再加入紅棗、桂圓干,要用調(diào)羹不停地攪動,熟時再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即可食用。此粥有咸甜兩種吃法。咸法配料有豆制品、肉丁或臘腸、豬油、食鹽等;甜法配料有銀耳、百合、山藥、紅豆、冰糖等,可根據(jù)自己喜好選擇。
功效:此粥有改善虛弱體質(zhì),補血養(yǎng)心的作用,還可止咳潤肺,防止便秘,養(yǎng)顏美容。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以吃咸味的臘八粥。
杞精山藥粥
原料:枸杞子15克,黃精20克,山藥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黃精、山藥切片備用;加水先煮粳米至半熟,再下枸杞子、黃精、山藥、白糖等,一同煮至米熟粥稠,調(diào)味單獨食或佐餐。
功效:此粥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適用于肝腎精血不足,脾氣衰弱,癥見頭昏耳鳴,健忘、消瘦少食等。
紅棗花生粥
原料:紅棗20克,花生50克,山藥25克,糯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制作:先將紅棗用沸水漲發(fā)后去核切丁,山藥去皮切丁;紅棗丁和山藥丁都加白糖腌30分鐘。再將花生仁與梗米一同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至米粥濃稠時,再加入紅棗丁、山藥丁及適量白砂糖,用文火煮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有益氣血、助消化的作用。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zhì)疏松和貧血、軟化血管等作用。青少年生長發(fā)育高峰期缺鈣,食用棗類食品會有很好的療效。
茯苓粥
原料:茯苓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茯苓研末,粳米淘洗干凈,放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再放入茯苓粉拌和稍煮一會兒,以紅糖調(diào)味,溫熱空服食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此粥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益智寧神的作用。適用于治療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小便不利、四肢無力、痰多水腫、體虛浮腫等癥。中老年人常服有強身健體、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之功效。
雞肉香菇粥
原料:母雞1只(約1000~15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將雞剖洗干凈后煎取雞汁剔出雞肉切碎,再將原汁雞湯和雞肉分次同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生姜、胡椒末、蔥花、大蒜、精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此粥有滋養(yǎng)五臟,補益氣血的作用。適用于年老體弱、病后羸瘦、氣血虧損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的病癥。無病常食有強身健體,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之功效。
狗肉蝦米粥
原料:蝦米30克,狗肉150克,枸杞葉500克,粳米各250克,蔥白5克,鹽、姜適量。
制作:將蔥白洗凈切成細節(jié),狗肉洗凈,枸杞葉洗凈,用紗布包好扎緊,粳米淘凈,蝦米水浸,再將它們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煮粥,待肉熟米爛成粥時去除紗布包加入調(diào)味稍煮即成。
功效:此粥有補腎填精的作用。適用于腎精衰敗而致精液異常,腰膝疼痛,性功能減退等癥。
首烏芹菜粥
原料:制何首烏20克,芹菜20克,豬瘦肉餡50克、粳米100克及鹽、味精等。
制作:先將制何首烏入砂鍋加水煎煮30分鐘,倒藥液濃汁。另將粳米冼凈,加適量的水和首烏汁液,煮至粥將熟時,入精瘦肉餡和芹菜末再煮至米爛肉熟,加入鹽、味精等調(diào)料,早晚服食。
功效:此粥有補益氣血、降脂降壓的作用;對防治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血脂過高均有一定效果。
海參狗肉粥
原料:海參20克,狗肉、粳米各100克,鹽、姜蔥適量。
制作:將海參水發(fā),切片,狗肉切片,粳米淘凈后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開,移文火上煎煮至爛塾,再放入海參、狗肉,稍煮至熟,加入調(diào)味品即成。宜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此粥有補腎益精的作用。適用于腎精虧虛所致精少或死精陽痿,性機能減退,小便頻數(shù)等。凡陰虛火旺體質(zhì)不宜服用。
核桃羊肉粥
原料:核桃仁10克,羊肉100克,羊腎1對,大米100克,蔥、姜、鹽等調(diào)味品適量。
制作:先將羊肉洗凈,切細,羊腎剖開,去筋膜,切細。再取大米煮沸,放入羊肉、羊腎,煮至粥熟后,加入適量蔥、姜、鹽等調(diào)味品后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適合陽虛怕冷者食用。
鯽魚豬血粥
原料:鮮鯽魚1條(150克左右),豬血100克,紅棗10枚,枸杞子5克,小米40~50克,紅糖15克,生姜、大蔥、植物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先將鯽魚去鱗、剖腹、洗凈后,將切碎的生姜、大蔥連同食鹽一起塞入魚腹中,鍋中倒入適量植物油,油燒至七成熱后放入魚,中火煎至魚表皮略黃,加入開水適量,煮10~15分鐘,撈出魚加作料當菜吃。再將紅棗、小米和枸杞子洗凈,加入魚湯中共煮,待粥熟后加入紅糖及洗凈、切碎的豬血,再煮5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有溫陽、益氣、養(yǎng)血的作用,特別適合冬季怕冷,且存在貧血或中醫(yī)辨證為氣血不足者食用。
蟲草桃仁粥
原料:冬蟲草5克,核桃仁25克,糯米100克。
制作:先將冬蟲草用清水洗凈與核桃仁、糯米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有補虛損、益肺腎、止咳喘的作用,適用于虛癆咳喘、干咳咯血、盜汗自汗、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病后體虛等癥;產(chǎn)后體弱的人食用能增強體質(zhì)恢復健康。常食還令人肌膚光潤、須發(fā)黑澤、抗衰防老。
肉桂山楂粥
原料:肉桂5克,山楂3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肉桂水煎20分鐘取汁100毫升備用;另用砂鍋放入清水,與山楂、糯米一同浸泡15分鐘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熬,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肉桂汁和適量紅糖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方中肉桂溫中散寒,能擴張血管,使血液循環(huán)旺盛,疏通血脈;山楂活血化瘀,健脾養(yǎng)胃,促進氣血流通。兩者配伍相得益彰,適用于脾腎陽虛弱引起的手腳冰涼,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等癥狀,效果效好。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冬天怕冷,原因都出在中氣不足,只要多活動就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全身都會暖和起來。每天早一點起床出門散步,放輕松慢慢走,搭配上深呼吸與提肛動作,四肢與身體就會逐漸暖和發(fā)熱。有的人一到冬天就不想動,坐在辦公室或者家里守著暖氣,這是極不科學的。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其實也是在提醒人們冬季健身的重要性,千萬別因為天氣冷就懶得動彈,因為往往越懶得動彈,反而會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