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羅嗣乾
一方面,該課程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原理比較復雜,高職學生難以憑借已掌握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與理解,對理論的學習與掌握程度較低。另一方面,教師多采取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時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加困難,給教師開展教學增加了難度。
實驗設備是課程教學的物質基礎。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實驗設備的數量與種類不足、技術落后的問題。第一,實驗設備數量少,在有限的課程時間中,就無法達到每一位學生都能實際動手操作的目的,課程的開展就顯得過于形式化。第二,實驗設備的種類缺少,則會導致一些實驗課程無法正常進行,學生的理論知識沒有與之對應的實驗課程進行加強鞏固,造成學生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的弱化。第三,實驗設備技術落后,跟不上當前汽車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使得學生學到的新知識與新技術無法與實際操作的內容相匹配,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技能掌握[1]。
汽車電器設備課程的內容較多,大量的理論知識需要充足的課時來支撐。理論課占據了大部分的課時,造成了理論課時多、實踐課時少的局面。與此同時,實驗設備的不足與實踐場地的缺乏是實踐課時少的另一重要原因。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分配不均,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脫離了實際操作,造成了學生眼高手低的問題,教師的教學也達到不理想的效果。
教師要正視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在教授理論知識時,巧妙地將知識內容進行由易到難的設計安排,在講解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的層次把握,使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多采用鼓勵學生的方式,逐漸地消除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畏懼感,使學生重新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可以實施層次化教學,電子學為基礎,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對歐姆定律、電路的計算以及電容器的作用與性質等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再經過基礎性的檢測,使學生克服學習的障礙,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后續(xù)的學習[2]。
一方面,學校要加大對實驗室設備的投資力度,適當購進汽車電器設備先進的設備,對現有的實驗設備進行統(tǒng)籌和協(xié)調使用。在出于成本考慮的前提下,鼓勵老師參與實驗設備開發(fā),適度地通過其他渠道購進廢舊或閑置的比較先進的有關設備,進行再加工,合理地投入實驗室的使用當中。
另一方面,利用數字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對實驗室進行相應的改造。在汽車電器設備的實驗課程中,教師可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將汽車電器設備的構造與維修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展示,并方便與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互動,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重視汽車電器設備的實踐教學,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教學條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及時、有效地進行結合。可以采用模塊式的教學方式,在一個模塊的知識點教學結束之后,就立即進行相關內容的實踐教學,使理論得到實踐具體的印證,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3]。基于汽車電器設備專業(yè)的教學現狀,從教學內容、設施設備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著手,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切實落實實踐教學的有效舉措,也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必經途徑。
[1]張立.基于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融合的汽車電器設備課程教學實踐[J].科技資訊.2013(27)
[2]王偉.淺議《汽車電器設備》教學改革與實踐[J].才智.2012(22)
[3]薛燕.淺談汽車電器設備理論及實踐的教學方法[J].知識經濟.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