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容與堂本《拜月亭記》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其語言特色展開分析,從頂針、反復等修辭手法,化用詩句,運用歇后語和連綿詞等寫作手法分析其對劇作產(chǎn)生的效果。
關鍵詞:《拜月亭記》 語言特色 修辭手法
《拜月亭記》被譽為我國“四大南戲”之首,本文旨在從語言和修辭的運用上展開嘗試性的研究,試分析其對劇作呈現(xiàn)效果的影響。
一、頂針的修辭手法
【踏莎行】瑞蘭。蘭蕙溫柔,柔香肌體,體如玉潤宮腰細,細眉淡掃遠山橫,橫波滴溜嬌還媚,媚臉凝脂,脂勻粉膩,膩酥香雪天然美,美人妝罷更臨鸞,鸞釵斜插堆云髻。①
第八出《少不知愁》,是女主角王瑞蘭的第一次亮相,作者在“踏莎行”的曲牌中運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內(nèi)容上,從女主角的名字開始,轉(zhuǎn)為性格特征,再說到體態(tài)妝容,繼而到眼神音色,后到香氣發(fā)型,將一個大家閨秀養(yǎng)在深閨初長成,美麗精致不可方物的情狀描繪得淋漓盡致,一氣呵成。形式上,頂針的修辭手法分為“句中頂真”“句間頂真”“句句頂針”等,而此處運用的便是句句頂針。此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一是使句子結(jié)構連環(huán)緊湊,整齊劃一,環(huán)環(huán)相扣,朗朗上口;二是形成一種視覺空間上的轉(zhuǎn)換,從名字到性格再到體態(tài),完整地認識一個閨中女子,像用眼神在打量,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和閱讀感受。
二、反復的修辭手法
第六出《圖形追捕》:官兵誓要捉拿陀滿興福。
【前腔】(凈)排門粉壁明書,明書。擾擾攘攘中都,中都。
第九出《綠林寄跡》:陀滿興福逃難至山寨,因“能承頭盔之重”被眾山賊擁為首領。
【前腔】(眾)將軍凜凜威風,威風。戰(zhàn)袍繡虎雕龍,雕龍。商旅過。莫遭逢。商旅過,莫遭逢。{2}
第十一出《士女隨遷》:蒙古軍隊進軍,王夫人、瑞蘭母女二人隨難民逃難。
【前腔】聽街坊巷陌,聽街坊巷陌,唯聞得吵吵哀聲遍。急去打疊,急去打疊,金共寶,隨身帶做盤纏。田業(yè)家私,田業(yè)家私不能守,不能戀。{3}
第二十六出《皇華悲遇》:王夫人、瑞蘭母女和蔣世隆兄妹因戰(zhàn)亂分散。
【紅繡鞋】(丑)畫船已在河濱,河濱。不勞馬足車輪,車輪。{4}
張庚先生在其《劇詩論》中提出:“中國由詩而詞,由詞而曲,一脈相承,可見也認為戲曲是詩?!眥5}由此可見戲曲在詩歌基礎上的發(fā)展和延續(xù)。在同一折(出)戲中,同曲牌的反復出現(xiàn),也就形成了語言體式及旋律上的重章疊唱。參照如上實例,施惠南戲《拜月亭記》中的反復手法多出現(xiàn)于戲劇情節(jié)發(fā)生轉(zhuǎn)折、描摹人物性格和營造戲劇氛圍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心理變化、渲染戲劇氛圍和突出主題意蘊的作用,在敘事和抒情兩方面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化用詩句
第二十六出《皇華悲遇》王夫人、瑞蘭、瑞蓮分別由老旦、旦、小旦扮唱的【銷金帳】的六段唱詞的尾句“怎生獨自個睡”,“怎生街頭上睡”以及化用李清照《聲聲慢》中的“獨自怎生得黑”而成。三位女子都因思念親人,感慨身世而愁苦難眠,三種音色,三種唱腔,卻通過和李清照一樣的訴說苦悶心情的詩歌體式完美串聯(lián),融會貫通。從一更唱到六更分別感念與女兒因戰(zhàn)亂分散、與丈夫被父親拆散、與哥哥因戰(zhàn)亂流散的離愁別緒。
【前腔】(旦)俺這里愁煩,那壁廂長吁氣。聽得怎生,怎生獨自個睡?{6}
最后瑞蘭(旦)的唱詞還化用了李清照《永遇樂》,情感的收束都是以聽到“那廂吁氣”和“簾下笑語”轉(zhuǎn)移終了,同時將感情線索引向下文王夫人、瑞蓮和王鎮(zhèn)、瑞蘭的相會。
第三十出《對景含愁》:瑞蘭對花思夫,企盼重聚。
【夜行船】(小旦上)微雨昨宵,新晴今日。(合)知道海棠開未。
【前腔】(旦)東君不管人憔悴,眼見得綠密紅稀。{7}
化用李清照《如夢令》中的“昨夜雨疏風驟;卻道海棠依舊;應是綠肥紅瘦”,時間背景都是昨夜雨后,雨打海棠,“綠肥紅瘦”化作“綠密紅稀”保留了情景的寫實,少了些鮮活生動的靈氣和意蘊,但也更加符合戲曲語言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特點。
第三十出《對景含愁》:瑞蘭對花思夫,企盼重聚。
【本序】(旦)春思懨懨,此愁誰訴,此情誰知。
(小旦)芳時不暖不寒,秋千院宇,堪游堪戲。{8}
第二十一出《子母途窮》:瑞蓮和王夫人在路途中孤苦無依。
【前腔】(小旦)只見數(shù)點寒鴉,投林亂鳴,晚煙宿霧冥冥。迢迢古岸水澄澄,野渡無人舟自橫。{9}
化用了秦觀的《滿庭芳》:“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和韋應物的《滁州西澗》中的:“野渡無人舟自橫”。
四、藏詞式歇后語和連綿詞的運用
歇后語作為中國傳統(tǒng)語言體式的一部分,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通用性,多數(shù)來源于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也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
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歇后藏詞語”:“本詞都在后半截,話中藏了這個后半截……就是前人說的‘歇后語?!眥10}又稱為截尾式歇后語或縮腳式歇后語。
第九出《綠林寄跡》:眾山賊以“誰能承頭盔之重”為令推舉首領。
【丑】拿那雌雄寶插在我楊柳細邊。
【末】這怎么說?
【丑】雌雄寶劍,楊柳細腰。
【凈】皇帝也打歇后語?頒行天下,都要打歇后語哩。{11}
第二十二出《招商諧偶》:瑞蘭、世隆投宿于招商店。
【生】酒保,你說“多著拋尸露,少著父娘皮”,“父娘皮”是甚么?
【生】父娘皮是肉,你怎么哄我?
【丑叫科】這官兒是老江湖,不要哄他。拋尸露少放些,畫眉青多放些。
【生】畫眉青是菜。{12}
這兩出都頗具喜劇色彩,第九出直接點出“雌雄寶”和“楊柳細”為歇后語,第二十二出運用了“拋尸露(骨)”“父娘皮(肉)”和“畫眉青(菜)”三個藏頭式歇后語,在瑞蘭和酒保一來一去的對答中體現(xiàn)了瑞蘭雖為大家閨秀,卻并非不食人間煙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女子,她有生活常識,機智靈活,不會輕易吃虧上當,忍氣吞聲,豐富完善了人物性格和形象,這也為下文瑞蘭認為招商店夫婦二人的做媒不是時宜之舉,而是出于真心做了鋪墊。
第十九出《偷兒擋路》:瑞蘭為躲避戰(zhàn)禍,和世隆“權做夫妻”,描寫路途中的景色。
【山坡羊】(生)翠巍巍云山一帶,碧澄澄寒波幾派? 深密密煙林數(shù)簇,滴溜溜黃葉都飄敗。一兩陣風。三五聲過雁哀。(合)情懷,急煎煎悶似海。形骸,骨巖巖瘦似柴。{13}
短短一段唱詞,共運用了“顫巍巍”“碧澄澄”“深密密”“滴溜溜”“急煎煎”“骨巖巖”六個聯(lián)綿詞,通過云山、寒波、煙林、黃葉、雁哀等一系列深秋蕭瑟的意象群,把二人路途中相依為命、有家難歸的流離失所之情渲染得淋漓盡致。“一帶”“幾派”“一兩陣”和“三五聲”等奇數(shù)數(shù)量詞,增添了一種飄零不偶之慨。
五、對俗語的貢獻
第七出《文武同盟》:蔣世隆和陀滿興福初相見,世隆幫助被官兵追捕的興福逃過一劫,一文一武,結(jié)拜為兄弟。
【混江龍】拿住的請功受賞,但人家不許窩藏,卻教俺走一步,一步回頭望,痛殺俺爹和娘。
俗語“一步三回頭”就是源于上文,表示極度留戀不舍的感情,沿用至今。
六、結(jié)語
《拜月亭記》通過運用于戲劇情節(jié)發(fā)生轉(zhuǎn)折、描摹人物性格和營造戲劇氛圍時的頂針、反復等修辭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刻畫人物心理變化、渲染戲劇氛圍、深化感情表達和突出主題意蘊的效果;通過化用詩句,運用歇后語和連綿詞等寫作手法使戲劇更富有文采和詩意,增加了劇本的文化底蘊和可讀性。
①{2}③④{6}⑦⑧⑨⑩{12}{13} 〔元〕施惠撰,呂薇芬校點:《幽閨記》,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頁,第9頁,第17頁,第21頁,第50頁,第47頁,第54頁,第31頁,第15頁,第33頁,第28頁。
{5} 張庚:《戲曲美學論》,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版。
{11} 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0頁。
參考文獻:
[1] 施惠撰,呂薇芬校點.《幽閨記》[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 李良子.論《幽閨記》之結(jié)構及其敘事節(jié)奏[J].戲劇藝術,2015(1).
[3] 邊圣博,郝青云.《拜月亭》與《幽閨記》的文化差異[J]. 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4] 劉文淵.閨怨與風情[D].北京大學,2012.
[5] 孫慧慧.奏于亂世的離合之歌——南戲《拜月亭》與元才子佳人劇之比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8).
作 者:李展,新疆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 輯: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