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月
【摘要】拼音教學是我國語言教學的第一步,認識拼音,是幫助學生學會拼字,學會認字的必要途徑。在基礎教育中,我國教師比較重視拼音教學,但在教學方法上卻通常摸不到頭腦,因此對于新的拼音教學方式的分析十分必要,情境圖教學便是其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
【關鍵詞】情境圖教學 拼音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044-01
步入變革的時代,教學改革對于每所院校每一科教學來說都是重要的課題,不可忽視,特別是針對語言起步教育,更需要進行革新,拼音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雖然得到了教師的普遍重視,但卻很少有教師找到教學的章法,需要進行改革與優(yōu)化才能有所進步,情境圖便是有利要素之一。
一、幫助學生建立聯(lián)想
在初步接觸語言學習的階段,學生的思想普遍傾向圖像化,對于單純的文字、字母或是其他符號通常難以理解,只有進行轉化,使其成為腦內的實際影像,才能被學生記住,雖然通過死記硬背,不借助情境建立也可以讓學生短時間記住拼音,但這樣的記憶并不牢固,學生很容易轉眼即忘,可見情境建立至關重要。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咩字的拼音時,教師可以配合小羊走過,并叫了一聲的動畫,將咩的拼音m-i-e設置為在上方隨小羊叫聲緩慢飄過的效果,這樣的畫面會刻印在學生腦中,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將拼音mie作為腦中情境的一部分儲存起來[1]。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年幼的學生都是以自身的興趣為主導去認知事物的,你如果告訴學生一個字母怎樣去念,學生很難記住,而你如果告訴學生一個音發(fā)出來的時候,像什么樣的動物,并利用模仿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很可能馬上就能記住,這是學生的思維習慣,教師尊重學生這一時期的思維習慣與特點,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哇字的發(fā)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聯(lián)想,當你回到家,看到你的父母給你買了你最喜歡的玩具時,你會不會哇的一聲尖叫,并模仿一下哇的發(fā)音,清晰且緩慢的讓學生了解這一個音的構成w-a,這樣會讓學生在想起這一場景時便想起教師所教的拼音,而且會感到十分有趣[2]。
三、利用游戲帶動學習
在早期學習過程中,游戲對于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游戲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極其有效的一種方式,因此許多教師也都在應用這種方式去完成拼音教學。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戲隨便利用便能夠作為教學生學習拼音的游戲,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游戲與拼音學習的關聯(lián),巧妙的將拼音知識融入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有更好的成果。例如組織學生來玩“你是誰,你找誰”的游戲便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教師可以給學生帶上不同拼音的頭帶,首先由教師開始指出一名學生提問“你是誰”,被指出的學生需要根據自己所帶頭帶上的拼音正確說出“我是x”,之后教師提問“你找誰”學生則可說出“我找x”,點名其成為下一名挑戰(zhàn)者。說錯自己頭帶拼音的學生以及點名他人時說錯的學生即視為挑戰(zhàn)未成功,需要進行才藝表演,優(yōu)勝學生則可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對于拼音的記憶,而且能夠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對于學生的語言學習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更積極的應用,幫助學生快樂的學習拼音,鞏固記憶[3]。
四、結語
拼音學習是學生語文學習生涯的第一步,這一步是否邁的穩(wěn)健,決定著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成果,所以教師不可小視,必須要以要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以學生的視角去思考,去規(guī)劃,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拼音的信心與熱情,讓學生更積極的投身于知識學習與探索過程中,進而有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吳蔚.有效利用情境圖助力拼音教學[J].小學語文,2016,(09):24-27.
[2]邵春花.讓情境締造魅力——談漢語拼音教學中情境圖的“別”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1,(31):44.
[3]晁黎.課本情境圖讓漢語拼音教學生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0,7(12):128+162.[2017-09-14].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0.12.0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