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蘇
【摘要】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語文綜合實踐課,在職業(yè)院校教學實踐中效果是差強人意的。如何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上好語文綜合實踐課,使之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是一直以來廣大教師思考的問題。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多元評價體系的探討,使之較好地改善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多元評價體系近年來,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2009年《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能力、語文素養(yǎng),使其在課堂語言文字實踐中得以實現(xiàn)??墒牵娝苤?,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學習自主意識相對較弱,對學習的熱情不高,加之語文綜合實踐課大多以小組合作形式呈現(xiàn),小組合作中的部分學生在整個活動中常常處于觀望狀態(tài),坐享他人的勞動成果。我在工作中一直思考探索用更好的教學模式完善語文實踐課,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xiàn)在各種新型教學模式紛紛走進課堂,尤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特別關注,翻轉課堂,也稱之為“顛倒課堂”或者“反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育有著明顯不同的變化,特別是師生角色的翻轉。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化為主動、自主的學習者,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化為學生的引導者,老師成為學生身邊的“教練”,而不是講臺上的“圣人”。這是混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方法的教學模式。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說過:“如果我們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無疑就是掠奪了他們的明天。”翻轉課堂適應了今天數(shù)字化時代的教學變革,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推進,將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常態(tài),使學習化社會得以真正實現(xiàn)變?yōu)榭赡堋?/p>
盡管如此,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仍然遭遇到了一些尷尬,前述的教學狀況并沒有徹底改變。翻轉課堂模式將教學程序翻轉,將人們公認的先教后學的模式,轉變?yōu)橄葘W后教的模式,教師對活動成果的評判,是根據(jù)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匯報展示,而學生個體在整個小組活動中付出的勞動和創(chuàng)新方案均為得到認可,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的評判只針對活動的結果而忽略活動的過程。如果教師在充分考慮小組整體成果展示的同時,對小組中學生個人付出的勞動和創(chuàng)新性方案進行合理評價,是否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經(jīng)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探索,認為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有效地促進基于小組合作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性學習的積極性。
一、多元評價主體的確立
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中,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往往只在活動的最后,根據(jù)各小組展示的活動成果,有時是匯報學生的表演來判定整個小組的整體成績,而小組中每一位成員在整個小組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卻無法評價,以致打擊了部分學生的活動積極性,使小組中的這部分學生游離于小組活動之外,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不充分、不完全,最終影響活動效果。通過對在校16級學生的有關語文綜合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
當問到:你是否會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課后小組討論?57%的學生回答:不會。
你是否會做好相應材料給小組成員討論?53%學生回答:不會。
小組討論時,你是什么狀態(tài)?45%的學生回答:等結果、隨大流、不關我的事。
對老師布置的小組任務是否應該認真完成?33%認為:不需要。
小組出結果時,你持什么態(tài)度?59%的學生認為:勉強接受、沒想好、無所謂。
你是否樂于參加小組任務?29%學生回答:不喜歡。
這種調查出的狀況,與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是吻合的,這嚴重影響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效果,離《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相去甚遠。
現(xiàn)在通過采用民主、開放的多主體評價方式,將評價變?yōu)槎嘀黧w共同參與的活動。首先,增加學生的自評。因為在各種評價中,能真正觸動學生內心的是學生的自我評價。通過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改進自我,以達到完善自我的目的,有效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其次,增加小組組員之間的互評,以及小組之間的互評。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評價中,可較為公正的考察每位同學在小組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因為學習者全程了解學生自己,尤其是小組合作伙伴,評價起來往往更具針對性,更切合實際。同時,通過同學或小組互評,進行對照和反思,也能促進學生認識自我和評價他人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學會欣賞和評價他人,懂得正確分析與接納他人意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評價的客觀性和合理性。此外,將學生作為活動的評價主體,將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小組活動中的每個人都成為主人。
二、多元評價內容的制定
為了調動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首先提高了平時成績在語文總成績中的權重。語文成績:平時成績占40%,期中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30%。接著又提高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平時成績中的權重;平時成績中課后作業(yè)、背誦占30%,兩次綜合實踐活動分別占30%和40%。
基于小組合作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具體、有效的實踐活動為主要特征。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積極的動腦思考,動口進行交流溝通,在親身體驗和真正的實踐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提高能力。因而,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合作態(tài)度、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表現(xiàn),既決定學生個體的最大收益,也決定活動的最終成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學評價會對學生的參與熱情造成較大的影響。如何切實有效地提高活動質量,讓每一位小組成員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經(jīng)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通過優(yōu)化評價模式,在評價體系中增加評價主體的考評內容和指標,在充分考慮活動整體效果的同時,將小組合作中學生個體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xiàn)納入到評價考核內容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多元評價體系的制定endprint
我經(jīng)過摸索研究,設計了一套評價體系。體系中的評價主體為教師和學生。評價內容分為學習態(tài)度、參與狀態(tài)、合作狀態(tài)、信息收集、創(chuàng)新能力五大板塊,并細分為16項,每一項設置相應分值,以便全面評價學生在整個活動進程中的表現(xiàn)。
在整個評價體系中,教師評分占總成績的20%,組與組之間互評占10%,依據(jù)活動的最終成果展示。學生自評成績占總成績的10%,組內學生互評占60%。評分依據(jù)五大板塊十六項內容逐項打分。具體標準如下表所示:
四、評價效果
2016年,將此評價體系在2016級三個新生班級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實施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個班級分別來自于三個不同專業(yè),共112人。以兩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為例,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兩次綜合實踐活動,共有141人次獲得優(yōu)秀,76人次獲得良好。這說明新的評價體系激發(fā)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活動效果從整體上得到了提升。在以上統(tǒng)計結果的基礎上,再次對112名學生進行了針對新評價體系的問卷調查。調查顯示,98%的學生認為新的評價體系較好地體現(xiàn)了公平性,覺得這樣的評價體系可以客觀地考核每一位同學在小組合作活動中的表現(xiàn)。 95%的學生認為,新的評價指標使他們的活動方向更加明確,比以前更加注重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出創(chuàng)新性方案。92%的學生認為更加關注與小組成員的交流與合作,并在交流合作中得到了鍛煉。另96 %的學生認為查找資料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大量資料的檢索與閱讀,使他們能夠提出更多和更好的創(chuàng)新性方案。例如,在以《我的家鄉(xiāng)》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其中有一小組的展示方案新穎獨到,他們?yōu)榱四軓牧鶄€小組中勝出,在展示家鄉(xiāng)的人文和地理的同時,還創(chuàng)造性的展示了家鄉(xiāng)的方言,小組中的五位同學,分別用各自家鄉(xiāng)的方言分段朗誦了詩歌《再別康橋》,這一創(chuàng)新,為他們小組拔得頭籌,這是小組成員精誠團結、有效合作的成效。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是促進學生發(fā)展,而合理的評價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動力。由于多元評價體系強調評價的多元化和民主性,重點關注學生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小組合作意識等等,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切實提高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合作的實效。
參考文獻:
[1]何永國,何永科.語文有效合作教學的探索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
[2]李玉芳.如何進行學生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胡慶芳,楊翠蓉.有效小組合作的22個案例[D].華東師范大學,2015.
[4]田愛麗.基礎教育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6.
[5]覃兵.課堂評價策略[D].北京師范大學,2010.
[6]姜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D]首都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