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芬
摘要:講析字理是識字教學最根本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有效運用漢字學方面的知識,聯(lián)系漢字或偏旁的意義去引導兒童識記漢字的字形,能夠激發(fā)兒童極大的興趣;有意識地加強形近漢字或偏旁的比較,能夠加深兒童對漢字組成成分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減少小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現(xiàn)象,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98-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可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尤其是在識字教學中,更應選取最佳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輕松進入"識字樂園",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進行有趣的識字活動。
1.讓學生自主識字
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等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學期識字時,可讓學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戲,邊出牌、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誰先把手中的漢字牌打完,誰獲勝。在此游戲中為了取勝,同學們會積極認字。有不會讀的和不會組詞的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既可應用在復習一課的生字,又可以用在一個單元的生字復習。采用開火車識字的方法,即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組詞、分析字型、說一句或幾句話,其他同學輕聲發(fā)出火車開動時的"嗚--咔嚓、咔嚓"聲。如果有人說錯了或不會讀,火車就停下來,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或其它),"修理"好后繼續(xù)開火車。
2.創(chuàng)新教學,讓學生輕松識字
小學生識字的難點是識記字形。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確非易事。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的同時,教師一定要做到讓學生輕松識字。只有不讓學生感到識字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學生的興趣才能持久,才能更好地識字。這要求我們突破傳統(tǒng),創(chuàng)新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識字的平臺和方法。
2.1 平等對話,營造輕松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記憶力增加。而師生平等對話,對于形成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至關重要。要做到平等對話,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凌駕于學生上"、堅信"尺頭打出聰明子"的老夫子形象,做到活潑幽默,擁有一顆童心,融入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一起分享感情與認識,使課堂形成一種無拘無束、平等融洽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2.2 直觀教學,使學生快速識字。小學生抽象思維仍較差,為了引導他們的形象思維,在教學識字時,仍有必要像學前時期一樣,采用圖畫、卡片等方法對一些漢字進行教學。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電教工具,使學生突出印象,快速識字。如在教"日、月、水、火"這些字,就可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先了解字義,在拼讀音節(jié)、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分析字形,并問他們現(xiàn)實中的"日、月、水、火",像不像插圖中畫的那樣,引導他們建立聯(lián)想。這樣運用圖畫聯(lián)系字的特點來講字形,就比單純的記筆畫形象得多,學生就會識得快,記得牢。
2.3 傳授方法,讓學生開心識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大部分漢字都具有一定的造字規(guī)律。因此正確的識記方法對提高學生準確、開心識字的效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科學識字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開心識字。例如,在教學形聲字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形聲字的造字規(guī)律,使學生明白形聲字總是分兩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稱為意符,表音部分稱為音符。意符表示形聲字的意義范疇,音符則表示形聲字的讀音。這樣,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就能把字進行分解,降低記憶難度。
3.參與生活,建立識字檔案袋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人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另外,我還建立課外識字檔案袋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我們建立了學生課外"識字檔案袋"。通過實踐,效果明顯。具體做法是:讓學生把自己在課外書上、電視上、商標上、街道招牌上等認識的字寫在卡片上。為了統(tǒng)一卡片規(guī)格,可制成撲克牌大小,不會寫的字可由父母代勞。次日上學由老師檢查,讀對一個字獎一顆獨立星。老師在卡片的右下角寫上制作人的姓名,貼在展示臺上,供其余學生交流,互助互學一段時間后放入該生的"識字檔案袋",作為定期"識字大王"評比的依據(jù)和期末總結統(tǒng)計之用。這項工作的實施,把學生從課內識字引向課外識字,使學生憑借豐富的識字資源增識漢字。這項自主學習對學生識字量的擴大,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關心生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好習慣。廣集海報、食物包裝袋、日常用品包裝袋、包裝紙、父母讀過的廢報刊――剪貼成冊在班內一周評比一次。在拓寬學生認字領域的同時,為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打下基礎,更為以后的自主閱讀立下汗馬功勞。
總之,小學生識字渠道是方方面面,我們也說要做一個有心人,大街上門店的標牌,包裝袋上的名字等等,只要有心,處處都有文字, 只有慢慢的不斷學習,識字這個階段有所突破,學生們識字的興趣也會隨之而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