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生
我是一名高中歷史老師,歷史老師雖然被稱為“雜家”老師,但更多地集中在與語文、地理、政治等文科方面,相對而言,我的理科知識卻是一塊“短板”,但我又苦于沒有找到一份既有理科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jié)合,同時又能與歷史緊密結(jié)合起來的雜志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偶然接觸到《奧秘》雜志,翻開剛買來的雜志,我立即被它絢麗的封面和配圖所吸引,再仔細閱讀內(nèi)容,發(fā)覺更加精彩,增長了我的物理、化學、生物知識,同時,上面也有我熟悉的歷史知識,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好幫手。從此,我每期都到學校閱覽室借閱,甚至購買《奧秘》雜志,每次都會細細品味,逐字研究,作為珍貴資料保存。
2014年看完第4期《奧秘》后,我經(jīng)過反復比對,終于發(fā)現(xiàn)當期雜志上有兩個小失誤,另外,我還有一個不解之處,出于對《奧秘》雜志的熱愛,希望我們《奧秘》雜志能夠越辦越好。為了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我在2014年3月26日給周編輯寫了一封信,介紹了我的看法:“在今年第4期《奧秘》第27頁《二戰(zhàn)中有趣的‘郵票戰(zhàn)’》中發(fā)現(xiàn)了兩處小錯誤,另外還有一個不清楚的問題請教。在第一行中‘1914年’應該是‘1941年’才是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在第三段第六行最后一個字‘衛(wèi)軍’應該是‘黨衛(wèi)軍’。另外,第五段說‘1944年底,德國發(fā)行了一枚紀念希特勒上臺10周年的郵票’這個地方我想請教一下,文章的意思是不是要表達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10周年的郵票?因為希特勒是1933年上臺成為德國總理,而1934年在興登堡總統(tǒng)去世后,集大權(quán)于一身,稱為‘元首’。”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奧秘》編輯并沒有因為我是一位無名讀者或自恃雜志優(yōu)秀品牌而忽視我的建議。相反,編輯在仔細閱讀完我的信件后,于2014年3月31日親自回復,進行了耐心地說明和講解:“您好,很感謝您對奧秘的支持和喜愛。這篇文章是讀者薦稿,可能我們沒有認真核對原載刊物上對這篇文章的報道是否有不對之處,才造成了這樣的錯誤。以后,我們一定會特別核對信息的,再次感謝。另外,你提到的一個疑問,其意思就是想表達當時發(fā)行了一枚紀念希特勒的郵票,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說在二戰(zhàn)時期,一些國家通過小小的郵票來實現(xiàn)軍事上或者政治上的目的,旨在表明小小郵票也是有大作為的?!?/p>
我非常感謝編輯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給我回復,更因他們謙虛、務(wù)實的工作態(tài)度而感到欣慰,希望《奧秘》雜志越辦越好?,F(xiàn)在,只要我訂閱的《奧秘》雜志一到,不少同事都搶先借閱,我對《奧秘》雜志充滿了自豪。真誠希望我們《奧秘》能夠辦成精品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