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宏?。ㄉ胶N膶W社社員)
到世界去
文/歐陽宏?。ㄉ胶N膶W社社員)
費力睜開惺忪睡眼,視野漸漸放大,迷迷糊糊中我仿佛看到了宮闕的頂。耳邊傳來聲音:“你來到你想到達的地方,這是書中的世界?!?/p>
“韓非,秦王久候矣?!币粋€聲音響起。我摻雜著驚訝與喜悅,跟隨這人來到了殿上。一進殿,便看見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所坐之處墊得十分厚,想必就是秦王了。
我上前一步,向秦王鞠了一躬,秦王起身前來把我扶起,說道:“韓非,不必多禮,這位是我的座上賓孟軻,希望你們能為我大秦江山獻一份力?!币环押螅氵M入了正題。
吾曰:“昔聞先生仁治,卻有一事不明,何為仁政?”
孟子曰:“寬厚待民,施以恩惠,爭取民心,謂之仁;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是謂仁。”
吾曰:“何以為據(jù)?”
孟子曰:“《尚書》云:‘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堯因為實行仁政而擁有天下,大王應該實行仁政,此不可為據(jù)乎?”
吾舉步而前曰:“言先王之仁義,無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賞罰者,亦國之脂澤粉黛也。故明主急其助而緩其頌,故不道仁義。”
孟子曰:“頌先王之仁義,方可道何以為仁,不能謂之無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行仁政方為得道,方能長且久,行法可謂之失道,終亡其身?!?/p>
我心中有無名業(yè)火燃燒,但強作冷靜,曰:“以法行刑,而君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勝其法,不聽其泣,則仁之不可以為治亦明矣?!?/p>
吾端坐而曰:“《春秋公羊傳》曰:‘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唤砸源藶橛桑M不大亂。”
孟子似乎有些憤憤不平,于是,我仍想理論一番,但是我剛想開口,便被秦王止住了:“仁非達,刑法重之,是以法為重,理次之,情最次。”孟軻一臉無奈,告辭秦王后拂袖而去。
一天終于結(jié)束。第二天,我醒來時卻穿著漢服,跪倒在地,手旁有一鵝毛扇,身前是一病榻,上面躺著一人。他吃力地說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之;如若不才,君可自取?!蔽彝nD了一會,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彼謬诟绖⒍U:“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他便撒手人寰了。
唉,歷史偉人死得如此不甘,遺愿未達,想著想著,我便痛哭流涕。突然周圍的人仿佛都靜止不動了。接著,畫面快速地切換,耳邊響起:“韓非子終被李斯嫉妒才華,在獄中飲毒酒身亡,卒年公元前233年?!?/p>
突然,畫面終止,我又是跪在地上,劉禪在不遠處,門外將士整裝待發(fā),高呼著:“北伐必勝?!比缓?,我仿佛聽到一個聲音:“你正在向劉禪進言,獻《出師表》?!眲⒍U小聲讀了起來:“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不知過了多久,劉禪默默流淚。
時光變遷,北伐終究失敗,我對劉禪的胸無大志日益不滿,在全國實行改革,科教嚴明,厲行法治。眼看著就要完成先帝遺愿,時間被再次凍結(jié):“你不應改變歷史,歷史選擇了你,而你不能改變它最終的流向?!?/p>
此時,蜀國一片狼煙,耳旁再次響起:“你的破壞最終被我彌補,你將要去往明朝末期,去吧,顧炎武!”我滿腹牢騷,可是,這又能怎樣呢?即使在書中世界,我仍被歷史約束。
畫面緩慢地挪到一個草屋內(nèi),我坐在一個小桌前,桌上擺著兩個茶杯。我面前還坐著黃宗羲。他講到:“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為主,君為客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謂之何如?”我心想:“‘天下為主’不就是拋棄君主的法治嗎?”于是,我說道:“先生所言甚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快哉,快哉。”
話還未落,畫面再次凍結(jié),我在馬上,又是那個聲音:“明朝滅亡,你雖然為反清復明做了許多工作,但你沒法戰(zhàn)斗,最終失足落馬而死?!蓖蝗?,馬開始晃動,我最終落馬,躺在血泊中,意識開始變得迷糊。在迷迷糊糊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在眼前一一演繹,它們這些資本主義性質(zhì)的改革或革命最終以失敗告終?!皻v史真的沒有如果嗎?如果……”我一時語噎。
突然,我被驚醒,望著書桌上的歷史古籍和其他名著,我若有所思,小聲嘟囔:“或許,歷史沒有如果?!?/p>
窗外,一輪紅月。遠處,一盞孤燈長明。
寫作緣由
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是出于偶然,當時只是想去書中的世界。后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不斷修改,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可以說,是偶然與必然的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