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身體素質與身體功能及體能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分析①
楊駿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體能訓練這3個名詞的定義在多數(shù)人的理解中是不準確的,是混淆不清的。該文主要通過收集各方面的文獻加以分析,試圖理清身體素質、身體功能訓練、體能訓練三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以幫助更多人更準確地認識和利用它們來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活動。
身體素質 身體功能 體能 訓練
全民體育正在大范圍開展,終身體育觀念已深入人心,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體能訓練對人們來說都不陌生,不是管是專業(yè)的運動員,還是業(yè)余的體育愛好者都進行過各種各樣、或多或少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對身體素質、身體功能、體能這幾個稱呼顯得混淆不清,叫法不同,沒有準確表達訓練的類型和目的。身體素質、身體功能、體能三者之間既有區(qū)別又存在普遍的聯(lián)系。該文以收集查閱、對比分析的手段從三者的概念、訓練內容以及方法和手段入手,對三者進行分析,試圖理清它們之間存在的異同和聯(lián)系,更好地讓人們在之后的訓練活動中準確地表達訓練的目的以及采用科學有效地訓練方法進行訓練。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為研究對象,并將它們進行對比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該研究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對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這3個名詞定義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對比分析。
2.1 概念分析
身體素質訓練,是指在運動訓練中運用各種特定的身體練習有效地改善和提高運動素質,為專項身體素質打下基礎的訓練模式;身體功能訓練則是以身體的整體性為基礎,強調多關節(jié)、多維度,通過全面的運動素質與本體感覺整地合練習,促進運動員肌肉平衡,發(fā)展神經(jīng)肌肉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從整體上提升身體運動系統(tǒng)工作機能的訓練體系;體能訓練是通過合理科學的動作練習來改善身體形態(tài)、提高身體機能促進身體各器官的健康發(fā)展以及發(fā)展身體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運動素質的訓練過程。
2.2 訓練內容分析
身體素質訓練分為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兩方面: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可通過球類練習、體操、游泳、滑冰、游戲及一些非專項的練習來發(fā)展;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緊密結合專項特點,如短跑運動員的速度性力量、跳躍運動員的彈跳力、投擲運動員的出手速度。
身體功能訓練[1]系統(tǒng)包括激活與再生、動作模式、脊柱力量(核心力量)、功能性力量訓練、能量代謝系統(tǒng)訓練、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多方向移動能力訓練(包括靈敏性;絕對速度;制動、起動速度 等運動技能訓練)等。功能訓練系統(tǒng)涵蓋身體素質訓練和本體感覺訓練以及動力鏈訓練。
體能訓練也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是指全面發(fā)展,包括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協(xié)調、速度等;專項體能訓練:發(fā)展與提高專項運動素質,提高各系統(tǒng)機能能力,改善身體形態(tài)。
2.3 訓練方法與手段分析
身體素質訓練方法常用的有循環(huán)訓練法、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2]、持續(xù)訓練法;身體功能訓練常用的有:重視多方位訓練、強調身體姿態(tài)的控制、強調肌肉整體平衡、強調肌肉功能最優(yōu)化、強化神經(jīng)控制訓練、重視拉伸一縮短模式訓練;體能訓練常見的訓練方法[3]:負重抗阻力練習、對抗性練習、克服彈性物體阻力的練習、克服外部環(huán)境阻力練習、克服自身重力練習、利用特制的練習器練習。
2.4 訓練的任務
(1)身體素質訓練任務:改造和改善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增進運動員的健康,提高運動員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和全面發(fā)展其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及柔韌等素質,為提高專項運動能力打基礎。
(2)身體功能訓練任務:功能訓練從整體上提高身體運動系統(tǒng)的工作機能,激發(fā)從訓練中獲得的運動素質最大程度上轉化為專項需求的競技運動能力即完成技術動作的能力,通過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最終達到追求的運動效果。
(3)體能訓練任務:根據(jù)各個競賽項目的需要,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素質,同時亦須改善運動員的機能狀況,并力求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適合運動項目的要求
2.5 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體能訓練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1)都是以身體練習為主。
(2)都以運動員自身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身體素質為物質基礎。
(3)各種類型的練習都以力量練習為核心。
(4)都是以提高專項運動能力為最終目的。
(5)都是一種身體訓練的方式。
2.6 身體素質訓練、身體功能訓練、體能訓練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1)從概念上看,身體功能訓練包涵了身體素質訓練和體能訓練,體能訓練又包涵了身體素質訓練。
(2)從內容上看,身體素質訓練主要針對人體的運動素質,也就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全方面的素質;體能訓練還包括發(fā)展專項運動素質,提高身體各系統(tǒng)的機能,改善身體形態(tài);身體功能訓練是從專項運動出發(fā),系統(tǒng)地涵蓋身體素質訓練和本體感覺訓練以及動力鏈訓練。
(3)從任務上看,身體素質訓練是全方面、大范圍地改善和提高人體的運動素質,為體能訓練和身體功能訓練打基礎;體能訓練是根據(jù)專項運動的需求來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素質,改善運動員的技能狀況,并且追求運動員形態(tài)的優(yōu)化;身體功能訓練是在專項運動的基礎上,全面提升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機能,追求的是把專項運動訓練中獲得的運動素質最大化、最優(yōu)化地轉化為運動效果。
(4)從方法和手段來看,身體素質訓練開放性強,適用性廣,對設施場地和技術要求低;體能訓練具有一定的專項特征性,適合針對專項運動的特點來制定訓練方法;身體功能訓練從專項運動的需求出發(fā),全方位發(fā)展,包括神經(jīng),肌肉,本體感覺,神經(jīng)控制能力,肌肉平衡,身體姿態(tài)等,對訓練方法的科學性要求高,針對性極強。
3.1 結論
身體素質、身體功能、體能三者之間既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也存在明顯的區(qū)別,正是由于三者之間有很多相似點,才容易讓人們混淆,分不清,因此首先要從概念上區(qū)分開來。在訓練內容和訓練的方法手段上,要區(qū)別對待,在發(fā)展專項技能時該選擇什么樣的訓練方法或者在提升身體素質時該選擇什么樣的訓練方法要明確方向;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要因地制宜選擇訓練方法和器材;在面對不同的訓練對象時要選擇合理的訓練方式優(yōu)化訓練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減輕運動員身體負擔。訓練方法應不斷創(chuàng)新,向科學化、效率化看齊。
3.2 建議
(1)理清三者之間相互轉換的關系。
(2)分清三者之間范疇的關系。
(3)在實踐中檢驗。
[1]尹軍,張啟凌.乒乓球運動員身體運動功能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春雷.體能訓練方法與手段[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1:19(1):25-29.
G804
A
2095-2813(2017)07(a)-0015-02
楊駿(1992,1—),男,漢,四川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