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輝梅
(貴州省長順縣廣順第一小學 貴州 長順 550701)
?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班輝梅
(貴州省長順縣廣順第一小學 貴州 長順 550701)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課堂教學,大家都期待可以尋找到一種有效的策略改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易學生掌握知識。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我們的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jīng)過了一陣陣欣喜與激動,理性地思考這幾年我們的課改之路,在熱鬧與自由的背后,折射出課堂教學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自然會把目光投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師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比較直觀的方式介紹課文的背景知識及課堂中即將要講到的相關知識內容。而小學生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語文教師應善于利用直觀方式將抽象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并接受。如在講授敘述類課文時,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以小品的形式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從而創(chuàng)設一個形象、生動的情境,不僅使學生很直觀地了解課文的精髓,而且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這種方法能將死板的文字變成一個個跳躍的生命符號,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另外,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也就是在課堂開頭就向學生拋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種方法是指通過問題帶動學生學習,使學生有目的地聽課,從而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將語文學習與教學看做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應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針對課文提出疑問,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并在適當?shù)臅r刻給予學生暗示,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答案。還可以在課堂即將結束時給學生留下一些懸念,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理,從而激勵學生不斷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兩者進行互動。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課堂中師生互動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及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義。按照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的相關要求,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如通過互相提問方式、共同討論、發(fā)表觀點等方式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不僅能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能在這些活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收獲快樂。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知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并積極面對,然后尋找有效的方法,克服缺點。所以,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有效性,使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
傳統(tǒng)教學方式都是教師進行“滿堂灌”或者是教師的個人“表演”,忽略了學生作為“主人公”重要地位。而師生互動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真正實現(xiàn)交流互動,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在這個過程中,語文老師作為“配角”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然后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及反思能力。讓學生在互相討論、發(fā)表言論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真正互動。
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主要是以問題為載體創(chuàng)設的一種教學情境或者是途徑,是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過程,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探討中對教學內容有全面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構建了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例如,教師在對《蜻蜓和螞蟻》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實施教學。首先,教師要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對文章有大體的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若干個小組,讓學生討論“本文主要講述了蜻蜓與螞蟻之間發(fā)生的一件什么事情?”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參與到各小組的討論當中,當學生思路偏離的時候,及時地給予指正和點撥,之后,由每個小組派出一個學生回答,最后由老師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總結能力,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更好的掌握,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wǎng)絡資源已經(jīng)遍布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尤其是在學校里,隨著國家“三通兩平臺”工程的逐步實現(xiàn),光纖、無線網(wǎng)絡、各種上網(wǎng)終端、教育資源等均得到了普及與應用,特別是農村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我校的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我們語文教師應群策群力,認真研究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探尋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逐步打造高效、求實的語文課堂,在豐富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有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進行《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過程中,雖然課本上為學生展示了很多關于大自然的語言,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進行拓展學習,從網(wǎng)上了解更多的關于大自然的語言信息。很多學生在課上交流時,說出了系統(tǒng)的、完整的知識。比如,不僅說出了植物葉子的顏色變化、脫落是大自然的語言,還能從植物生長、新陳代謝的角度進行解釋;有的學生通過年輪知道了樹的年齡,但很多細心的學生從網(wǎng)上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年輪的特點,不同季節(jié)年輪的特點等信息。這樣教學,有效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教學。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讓課堂充滿活力,同時,也要讓課堂符合學生的興趣和特點,讓其成為學生可以自主和快樂學習的場所。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更多地交給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轉變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G622
A
1672-5832(2017)07-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