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慧
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孤獨主題
張敏慧
海明威是美國著名作家,也是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独先伺c?!房梢哉f是海明威流傳最為廣泛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被譯成多種文字傳播。小說塑造了一名硬漢形象,桑地亞哥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與自然搏斗,雖然過程曲折驚險,但桑地亞哥卻無所畏懼。但是在這種硬漢形象的背后,作者卻表露出一種孤獨之感。海明威將這種孤獨隱藏在硬漢式的氣魄之下,告訴讀者孤獨是普遍存在的,但人應(yīng)當(dāng)從孤獨中發(fā)現(xiàn)自我,找尋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海明威 硬漢 孤獨 自我價值
南北結(jié)束后,美國社會幾乎每一個領(lǐng)域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在經(jīng)濟繁榮的背后,我們?nèi)孕枰吹絻纱问澜绱髴?zhàn)給人類帶來的傷痛。對于海明威本人來說,親身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對海明威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但海明威本人并沒有被戰(zhàn)爭打敗,而是在不斷的進行心理抗?fàn)?。?zhàn)爭對于海明威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式人物塑造手法更是成為美國文學(xué)中的標(biāo)桿?!独先伺c海》講述了一個簡單而又具有深厚意義的故事,生活在古巴的桑地亞哥是一個年老貧窮的漁夫,他堅持獨自一人出海捕魚,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后,終于在第八十五天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捕到一條大馬林魚,本以為可以滿載而歸,卻未想到在規(guī)程中遇到了鯊魚。與鯊魚搏斗后,桑地亞哥終于回到了漁港,但大馬林魚卻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些殘骸。海明威所要告訴我們的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漁夫與自然搏斗的故事,而是要通過這樣一個硬漢式的抗?fàn)幑适拢嬖V讀者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人生就是在與孤獨斗爭。這種斗爭永遠難以獲勝,但卻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這種意義與價值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表現(xiàn)出來。
海明威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孤獨空間,桑地亞哥的孤獨體現(xiàn)在人與大海的強烈對比之中。廣袤的海洋,惡劣的氣候,海中飄蕩的小漁船顯得越發(fā)狹小、孤獨、凄涼。孤立無援的小舟在大海中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搏斗,桑地亞哥不僅要面對瞬息萬變的氣候,還要面對海洋中潛在的各種威脅。除此之外,桑地亞哥的孤獨還表現(xiàn)在時間上。整整八十多天,桑地亞哥一個人在海洋中駕駛著小船,為了捕魚、保護自己的收獲成果與各種威脅搏斗,這些完全都是老人的個人行為,八十多天里遠離了人類社會,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和人類社會有任何交集。在這種典型的孤獨空間里所進行的故事,對于讀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孤獨空間里,桑迪亞哥獨自一人與命運與自己做著斗爭,面臨一個有一個的挑戰(zhàn)。來自于空間與時間的孤獨,時時刻刻都在折磨著桑迪亞哥。當(dāng)感受到孤獨時,桑迪亞哥就會望著大海。望向大海的時候,桑地亞哥有時候會覺得眼前的景象與平日里見到的熟悉的海洋會有所不同,海水里仿佛會發(fā)出五彩的光芒,形成彩色的光柱。他有時也會看到,自己的釣絲會無限的向遠方延長,天上的云朵好像也在那里等著他,等著被微風(fēng)慢慢吹走。
獨自一人在海中漂泊,每當(dāng)感受到孤獨的桑地亞哥就會習(xí)慣性的望向大海,望向這片未知、迷茫而又令人心生向往的海洋。在桑地亞哥看來,在大海中人類是不會孤單的,因為要面對的東西太多太多,既有海洋本身,也有海洋中的生物,同樣有海洋中瞬息萬變的氣候。雖然很多讀者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都會對桑地亞哥的處境感到絕望和孤獨,但在桑地亞哥本人看來,海明威塑造的這個硬漢并不害怕,也不厭惡這種孤獨。原因很簡單,因為桑地亞哥從來沒有放棄這種在海上的生活。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對捕魚的信心,他也沒有和其他漁民或者某個同伴一起出汗。海洋在桑地亞哥的心中是神圣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海洋有時候也會像人那樣耍耍性子、惡作劇。所以在桑地亞哥看來,雖然在海洋中難免會感到孤獨,但這并不能阻擋他對大海的愛,在海洋中他可以找到歸屬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小說中,海明威所塑造的故事氛圍幾乎是完全對立的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靜的可怕的海洋,一種又是激烈搏斗的過程。桑地亞哥一方面享受著安靜的海洋中的孤獨,另一方面卻又要隨時承擔(dān)海洋中隨處可見的威脅。無論是自己想要捕獲的大馬林魚,還是對自己虎視眈眈的鯊魚,老人始終面臨著嚴(yán)峻的生存威脅。但是在與海洋生物的搏斗過程中,雖然在讀者看來這些魚兒是那么的可怕,但老人并沒有把這些魚兒放在與自己對立的一面,因為在老人心中他對大海是認(rèn)同的,因而它對海洋中的生物都充滿感情和尊重。馬林魚可以給老人帶來財富,鯊魚卻對老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但老人卻一視同仁,認(rèn)為他們都是同樣有尊嚴(yán)的生命。在這一剎那,我們仿佛看見一個老人孤零零的在海洋中搏斗,但卻又感嘆于他的勇氣與無畏,這種精神時刻感染著讀者。
在海明威自己看來老人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鯊魚亦或是馬林魚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海洋生物與老人之間本來就是充滿矛盾的對立面,但他們又存在于一個統(tǒng)一而完整的世界之中,這個世界就是大海。老人象征了人類社會,海洋生物則代表了自然界。人類社會與自然之間總是相輔相成,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離不開自然界,需要面對來自自然中的各種威脅,是人類在生存過程中也會對自然造成損傷,二者的矛盾是必然的。海明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刻意淡化了這種矛盾,反而將老人與魚兒刻畫成一種依從關(guān)系。老人需要依靠魚兒生存,同時也需要時刻地方魚兒的反擊。激烈的搏斗在海明威筆下成為了對命運的抗?fàn)帲5貋喐缡枪陋毜?,但他并沒有因孤獨而感到恐懼,反而越挫越勇。
小說的結(jié)局中,桑地亞哥居然回到了漁港,他所捕獲的馬林魚也只剩下了殘骸,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斷定桑地亞哥的此次捕魚過程是成功還是失敗。如果單從收獲的成果來看,他并沒有像預(yù)想那樣滿載而歸,好不容易帶回家的也只是魚骨殘骸,那我們也許只能認(rèn)為他捕魚失敗了。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桑地亞哥并沒有認(rèn)為自己失敗了,因為他在捕魚過程中戰(zhàn)勝了自己,獲得了勇氣,因而他又是成功的。
小說中,作者所表露出的得失觀對于我們把握作品主題,理解文章內(nèi)涵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在海明威描繪得失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桑地亞哥身上的孤獨氣息。桑地亞哥是一個漁夫,他的使命就是出海打漁,滿載而歸是每個漁夫的期望。但是海明威筆下所描繪的桑地亞哥人物形象,可以說是一個失敗的漁夫,因為他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回來,一條魚也沒有打到。周圍的人都看不起他,老人眼中引以為豪的帆船,在外人看來就像一堆垃圾。最后,連一直和他關(guān)系很好的小男孩也對他失望透頂,離開了他。桑地亞哥在人類社會中得不到認(rèn)同,他是孤獨的,寂寞的一個人生存,一個人拼搏。但老人并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反而保持了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雖然經(jīng)常失敗,但他卻把這種失敗看作為一個新的開端,不斷開始、不斷挑戰(zhàn)。孤獨也許會讓人感到寂寞,但卻沒有打消老人對生活的希望。最終,老人終于捕獲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讀者們本以為故事到這就是完美的結(jié)局了。沒想到的是,海明威筆鋒一轉(zhuǎn),又讓老人與鯊魚展開了激烈的搏斗,老人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又失去了這條來之不易的馬林魚。面對這種成功與失敗的強烈反差,桑地亞哥卻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文中描寫到“老人的一雙眼睛和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這說明老人始終在孤獨中尋找自己的價值,他認(rèn)為自然界中的生靈都是平等的,因而無論最終結(jié)果如何,他永遠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從東西方文化背景的角度來看,在不同文化理念的影響下,東西方審美價值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在西方傳統(tǒng)文化看來,是一種人對自然征服的過程。但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文化中,對于人性的描寫總是有一些共通的。
在海明威的筆下,人與自然間并不是完全對立的,不存在誰對誰的征服,雖然老人無論是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中,幾乎都是孤身一人。但是在老人的世界中,孤獨與搏斗是息息相通的,這種描寫手法讓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開展都具有一種和諧的美感。首先表現(xiàn)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大海在人們的心中雖然也是美麗的,但更多的時候波濤洶涌,危機四伏,充滿了變數(shù)。海明威卻用簡單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海洋畫卷:桑地亞哥驅(qū)使他的小漁船下海時,美麗的軍艦鳥在空中盤旋,飛魚時不時的跳出海面躲避獵食者的追捕。天空中的云朵像山峰一樣送禮,隨著漁船的遠去,海岸只剩一條線,和天空連在了一起。隨著漁船往大海深處形式,海水的顏色越發(fā)加深。而到了中午時分,老人已經(jīng)看不見海安縣了,只能看見遠遠的山峰和山峰頂處的云朵。在老人的眼中,此時的海水顏色更加深了,而陽光折射到海水中,幻化成了彩色。此時的桑地亞哥已經(jīng)與自然合成一體,老人已經(jīng)成為自然中的一分子。在這種和諧的空間中,仿佛天地間只剩下桑地亞哥一人,雖然一個人是孤獨的,但這種與大自然的和諧已經(jīng)讓所有人忘卻了孤獨,桑地亞哥本身也忘卻了煩惱,此時他只感覺自己和大海是一樣的,是同類。
除了這種和諧的孤獨外,小說中的桑地亞哥與海洋中的生物是對立存在的。無論是拼死捕獲的大馬林魚,還是激烈搏斗的鯊魚,雙方都是矛盾的,搏斗的過程也充滿了血腥。面對這種慘烈的經(jīng)歷,桑地亞哥卻仍舊對他們充滿了感情。在老人看來,鯊魚是值得最近的,灰鯖鯊是海里游得最快的魚兒,魚皮光滑而漂亮...桑地亞哥甚至自己感嘆,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是個漁夫,他真的不想再和鯊魚搏斗了,這是人類精神上的和諧與勝利。海明威在結(jié)尾中說到,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精神的勝利遠比物質(zhì)的勝利重要的多,老人的勇氣、豪邁,都證明了他的勝利。
在世界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發(fā)展中,海明威的硬漢式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吸引了無數(shù)的讀者?!独先伺c?!吠ㄟ^一個簡短的故事,向人們闡述了一種硬漢精神,鼓舞人心。但是在硬漢式的描寫背后,我們同樣需要關(guān)注到英雄人物的孤獨。海明威在《老人與?!分兴茉炝艘粋€巨大的敘事空間,廣袤的海洋和惡劣的氣候,在這個敘事空間中,桑地亞哥始終一個人孤零零的與自然與鯊魚搏斗,也要與自己的內(nèi)心搏斗,孤立無援的他只能憑借自己的意志艱難的走下去。最后桑地亞哥精疲力盡的回到了家,好不容易捕獲的魚也幾乎只剩下了骨架。但是這種慘烈的局面并沒有打擊到桑地亞哥,他仍舊是一名硬漢。人們不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理解,桑地亞哥與自己內(nèi)心的搏斗,實際上也就是與內(nèi)心孤獨的搏斗。海明威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是人戰(zhàn)勝不了孤獨,但卻也不會被孤獨打敗,人就是要在這種與孤獨的搏斗中不斷成長。
[1]高文梅.海明威小說《老人與海》語言特色[J].語文建設(shè),2016(03).
[2]張薇.試析《老人與?!返娜乇瘎∫馓N[J].隴東學(xué)院學(xué)報,2016(04).
[3]張抗抗.再探《老人與?!分腥宋锏南笳饕饬x[J].教育觀察,2016(10).
[4]袁國超.《老人與海》:西方文化精神的體現(xiàn)和反思[J].語文知識,2017(01).
[5]趙小芳.微觀分析《老人與?!返闹黝}[J].北方文學(xué),2017(05).
(作者單位:浙江省天臺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