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金龍泉 李金鵬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教育的要求已經(jīng)不單單局限在武裝學生的頭腦,更是希望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育教育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能夠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擁有基本的體育技能。對于學生的教育也逐漸從以應試為目的轉(zhuǎn)變?yōu)橐赃m應社會為目的,對于我國教育行業(yè)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轉(zhuǎn)變。為了能夠更好、更全面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加強體育鍛煉,我們需要制定新型的教育評價體系,保證學生在學習過后對自身的水平有著較為可觀的認識,對不足的方面能加以有針對性的加強。
關(guān)鍵詞 大學生體育 評價體系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16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O Jian, JIN Longquan, LI Jinp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ocial request for education has not only limited in the minds of students armed,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let the students have a healthy body, able to learn cultural knowledge, have the basic sports skills. Th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aking examin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adapting to the society, and this is a major change for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more fully in sports, strengthen physical exercise, we need to develop the new education assessment system,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in learning on their own after the level has a considerable understanding, can be targeted to strengthen the deficienci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evaluation system; education
教育是一個持續(xù)時間長并且復雜的過程。如何判斷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成果成為了教育評價體系出現(xiàn)的重要因素。教育評價體系對于學生而言,能夠直觀地了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有遺漏,同時對于自身的不足也能有更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對于老師而言,教育評價體系的出現(xiàn),能夠更加清楚地總結(jié)出每一個學生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對教學活動也起到了導向作用。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應試教育一直為人們所詬病,但是又無法避免,與此同時,體育教育則變成了單純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教育。在以往的評價體系中,運動技術(shù)技能以及身體素質(zhì)一直是評價體系的核心內(nèi)容,這兩個核心內(nèi)容直接暴露出體育教育的短板,同時也與高校體育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馳。
1 以往大學生體育教育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大學生體育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在不忘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體育思想的養(yǎng)成。因此,2002年教育部頒布執(zhí)行的《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試行方案)》成為評價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這項標準的執(zhí)行,對于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地參加體育運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評價項目還是拘泥于身體形態(tài)以及身體機能的考察,缺乏對學生體育思想、情感以及態(tài)度的評價,并不能直觀全面反映學生的體育教育水平和認知高度。另外,每個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都有非常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是否每個學生都適應同一套教學方法,也沒有在評價體系中加以體現(xiàn)。
在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中,我們過于重視結(jié)果,而忽略了過程評價,相當于我們過于注重一個點的成績,而忽略了整個面的水平。這樣的評價標準不但沒有對教育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同時還打擊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嚴重背離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培養(yǎng)理念和教育思想,這也是最需要改革的方面。
2 如何構(gòu)建大學生體育教育評價體系及內(nèi)容
第一,需要服從學校的體育目標。大學體育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機會。相較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身體機能都更為成熟,思想認識也更為成熟。因此大學體育教育旨在為學生傳播更為深層次的體育知識以及運動技術(shù),在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同時,讓學生靈活掌握身體健康知識以及科學的鍛煉方法,真正明白體育運動含義,為終身的體育鍛煉從根本上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偟膩碚f,大學體育不僅要關(guān)注當下,更要放眼未來,為每個學生日后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第二,大學體育教育需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傳授的過程,同時也是發(fā)掘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取的。每個人受到遺傳因素的左右,體育素質(zhì)以及運動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個體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體育教育出了不小的難題。因此,這更需要教師在體育教育過程當中,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另外,體育教育和其他文化教育一樣,是一個持續(xù)的、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簡單地從體育動作掌握水平來判定一個學生的好壞。我們真正需要的評價體系應該既能看到結(jié)果,也能感受到學生一點一滴的變化。endprint
第三,充分發(fā)揮評價對于教育的積極作用。教育評價是卷面分數(shù)的升級版,分數(shù)只是單純地表現(xiàn)了學生對于卷面上的知識點的掌握水平,而教育評價所反饋的是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接受程度,這對于教師在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理想效果,我們應該在平日教學中減少對學生進行終結(jié)性評價,轉(zhuǎn)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加以記錄,針對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xiàn),教師需要有不同的對策和思考。體育教育對學生來說,是一項相對輕松的教學內(nèi)容,這也是體育教師獨特的優(yōu)勢。在平時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體育技能,更要傳授給學生將體育帶入到日常生活中來,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體育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四,評價指標需要科學合理,易于操作。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評價是指對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接受體育教育的情況做一個總結(jié),需要包括必修內(nèi)容以及選修內(nèi)容。與初中和高中不同的是,大學生體育課堂上同學都是來自不同的班級,因此教師在管理的時候只能以個體為單位而不能以班級為單位。因此尋找一個便于操作、科學有效的大學生體育教育評價體系,非常有必要。
3 結(jié)束語
大學生體育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大學體育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因此建立起能服務(wù)于老師和學生的教育評價體系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任務(wù),對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wù)。一個好的評價體系不單能夠?qū)W生體育技能掌握程度做出相應評價,而且還能夠?qū)W生在平日的體育鍛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和導向作用。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需要保證以人為本,以服務(wù)教師和學生作為根本原則,便于操作,管理科學,符合未來對于教育的需求與期望。
另外,一個完善的體系至少應該包含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運動技術(shù)、體育知識以及運用能力這幾方面,如果能夠?qū)W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情感變化加入到評價體系中去,那么這個評價體系就離完美更近了一步。
教育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對于教師來說,如何能夠在這條道路上帶領(lǐng)學生走向美好的未來,值得每一個老師去不斷探索、鉆研。
基金項目: 2016年遼寧省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UPRP20160338)
參考文獻
[1] 虞錫芳.試論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體育教育評價取向[J].體育與科學,2001.22(2):75-77.
[2] 陳東崗.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5):74.
[3] 張建華.從美、日兩國體育教育評價的發(fā)展看我國體育教學評價改革[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11):24-27.
[4] 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