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球
(泰興市濱江衛(wèi)生院,江蘇 泰興 225442)
部分可吸收補片與普通聚丙烯補片在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中的應用對比
于洪球
(泰興市濱江衛(wèi)生院,江蘇 泰興 225442)
目的觀察部分可吸收補片與普通聚丙烯補片在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中的應用,比較二者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TAPP的76例患者,根據(jù)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普通聚丙烯補片治療,試驗組給予部分可吸收補片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試驗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異物感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在術后1、3、6個月補片攣縮直徑、皺縮率等指標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部分可吸收補片與普通聚丙烯補片在TAPP中均具有較好效果,其中以部分可吸收補片更為顯著,可有效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補片痙攣皺縮率等指標,安全性更高,具有臨床應用與推廣的價值。
部分可吸收補片;普通聚丙烯補片;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在臨床中常見用于治療腹股溝斜疝、直疝、滑動性疝等疾病,此外還包括老年患者常合并的前列腺增生癥、明顯尿潴留均可起到較好效果[1]。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拓展,新材料與新術式的引進,TAPP治療后復發(fā)情況得已有效控制,但部分臨床反應,術中補片植入患者存在術后一定程度的慢性疼痛與局部異物感等不良情況[2]。本研究通過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鏡TAPP的7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部分可吸收補片與普通聚丙烯補片在腹腔鏡TAPP中的應用,比較二者療效,為臨床提供參考資料,現(xiàn)將研究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鏡TAPP,7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齡40歲-71歲,平均年齡(60.1±4.3)歲,II型疝11例,III型疝53例,型疝12例,根據(jù)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8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采用部分可吸收補片治療,對照組采用普通聚丙烯補片治療,補片參數(shù)均為15 cm×15 cm,由河南省嘉倍利商貿(mào)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行靜脈麻醉,手術方式采用周雪玲等[3]的TAPP術式。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各項指標觀察并統(tǒng)計,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指標,此外采用視覺模擬評估法(VAS)對兩組患者術后疼痛進行評估并記錄,異物感通過患者主訴作為評判依據(jù)。隨后采用超聲測量并記錄兩組患者1、3、6個月補片橫徑,并計算皺縮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實驗組手術時間(40.3±10.9)min、住院時間(2.8±1.1)d、治療費用(0.68±0.09)萬元,對照組手術時間(38.9±11.2)min、住院時間(3.1±1.2)d、治療費用(0.71±0.10)萬元等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3,t=0.41,t=0.44;P>0.05);術后試驗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發(fā)生率5.26%(2/38)、異物感發(fā)生率7.89%(3/38),對照組分別為10.53%(4/38)、13.16%(5/38),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4,P<0.05),且兩組在術后1、3、6個月補片攣縮直徑、皺縮率等指標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TAPP術后患者常見出現(xiàn)慢性疼痛、異物感等情況,據(jù)臨床大量實踐分析認為[4]與聚丙烯補片植入機體后可出現(xiàn)瘢痕化皺縮有關,同時也存在施術者臨床操作因素所致的可能性。聚丙烯補片經(jīng)植入后,直徑皺縮較為明顯,半年內(nèi)可高達15%-30%。部分可吸收材料補片屬近年來新型補片,由聚丙烯與聚已交已內(nèi)脂材料混合而成,通過臨床大量實踐顯示,其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可降低術后攣縮情況的發(fā)生率[5]。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從本文結果中可以看出,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部分可吸收材料補片在治療中可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且術后試驗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異物感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術后1、3、6個月補片攣縮直徑、皺縮率等指標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部分可吸收材料補片在治療中的確有助于降低術后不良情況的發(fā)生率,與攣縮直徑等情況的發(fā)生,安全性更高。
總之,部分可吸收補片與普通聚丙烯補片在TAPP中均具有較好效果,其中以部分可吸收補片更為顯著,可有效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補片痙攣皺縮率等指標,安全性更高,具有臨床應用與推廣的價值。
表1 兩組患者應用補片不同時間情況比較
[1]付大鵬.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7(3): 21-22.
[2]邱俊然,石一峰,張明真,等.腹腔鏡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是否固定補片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8(11):71-73.
[3]周雪玲,練賢惠,劉健培.腹腔鏡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中不同補片固定方式的中遠期療效對比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7,2(13): 104-107.
[4]席多宏,李興禹.經(jīng)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3(1): 48-49.
[5]謝敏,余森.腹腔鏡腹膜前腹股溝疝聚丙烯補片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15):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