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摘要:高中英語閱讀課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師關注的重點,如何上好英語閱讀課長期困擾著一線英語教師。 本文主要探討在綜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其強調內容、思維和語言的有機整合,強調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核心是:在閱讀和交流中關注文本內容,在交互活動中關注學習策略,在評價和想象中提升思維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綜合視野;閱讀教學
一、引言
近年來,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教師的閱讀課堂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在大部分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課堂就是通過略讀、掃讀、概括文章大意、猜詞等機械式的課堂活動對閱讀文章的簡單解讀,了解其大意,然后再進行語言點的講解。這會導致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不夠深入,無法幫助學生全面學習文本內容。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之本“缺乏充分的的解讀和思考,任何一則題材、體裁的文本只是成了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集合”,“對教材缺乏充分解讀,常態(tài)的閱讀課一不小心成了走過場”(狀志琳等,2011:3--4)。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目標,強調“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弊髡呦忍接懺诰C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其強調內容、思維和語言的有機整合,強調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核心是:在閱讀和交流中關注文本內容,在交互活動中關注學習策略,在評價和想象中提升思維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二、綜合視野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英語閱讀教學綜合視野的理論中,以“為內容而讀,為思維而教,為語言而學”和“體驗閱讀過程,感受策略運用”為核心理念,強調閱讀課堂教學是一個綜合而有側重的過程(葛炳芳,2015)。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設置一些能夠讓學生汲取文本內容,增強他們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學習更多英語語言知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的心中就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可以是學習語言的,可以是理解文本的,可以是拓展思維的,可以是培養(yǎng)閱讀策略的。然而,閱讀過程是綜合而又復雜的過程。所以,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又綜合了內容,思維,語言等要素。內容、思維和語言是每節(jié)閱讀課堂的基礎,三者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英語閱讀教學從文本展開,內容、思維、語言為三大要素,其中語言為最基礎的要素,因為它是閱讀課堂甚至是所有課型的“入口”,也是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教學的“出口”(葛炳芳,2015)。
三、課例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的閱讀文章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世界上的英語”,通過對這一話題的探討加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的了解,對當代英語特別是英語發(fā)展趨勢的了解。本文簡要的說明了英語語言的起源、發(fā)展變化、形成原因、以及它的發(fā)展趨勢。文章首段簡單介紹了英語的發(fā)展歷史;第二三兩段介紹了英語演變的歷史原因;最后一段介紹了在亞非國家的情況,以及中國英語的發(fā)展趨勢。
2. 學情分析
本堂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新生,他們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課堂表現(xiàn)較積極,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用英語表達能力有點欠缺。他們的學習方式沿用初中的記單詞,背課文,不重視整個篇章每個段落,每個句子間的連貫,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有待改進。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力也有待提高。
3. 教學過程
Step1: Predicting
根據(jù)題目預測文章的主要內容,特別是關注題目中的“road”。
設計意圖:預測可以刺激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欲望,而且為整篇文章的信息服務。
Step2: reading and thinking
(1)找出第一段中的語篇標記詞和發(fā)生的相關事件。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出一個段落的邏輯關系即按時間順序描寫,并讓他們找出相關的事件,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會梳理課文的技巧,而且找出段落中句子與句子間的邏輯關系。
(2)通過第一段的關鍵詞,獲得段落的大意。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出關鍵詞,并總結段落大意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歸納大意的能力,長期訓練更對高考中的題型概要寫作有好處。
(3)找出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中心句
設計意圖:尋找中心句可以使學生整理段落的結構,中心句大致都是第一句話或者最后一句話,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總分或者分總的寫作模式,提高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4)找出第三段中的時間描寫和英語發(fā)生的相應變化。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梳理,可以得知英語語言變化的歷程,從而提高了他們梳理文本內容的能力。
(5)找出支持第四段中心句的相應證據(jù)。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尋找相應信息,使本文顯得更加簡單,關注連詞first、later、latter等,弄明白段落的邏輯
(6)找出第五段的關鍵詞,并總結大意。
設計意圖:分析段落結構可以讓學生提高英語思維能力,也學到英語語言知識。
Step3.Retelling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復述英語發(fā)展歷程可以學會更多的關于英語發(fā)展的表達方式。
Step4:Homework
根據(jù)每段的段落大意,寫一篇80詞以內的小短文
設計意圖:寫小短文可以提升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學習篇章中的銜接詞。
四、結束語
綜合視野下的閱讀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文本,理解段落之間的連貫性和語句之間的銜接度,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知識也得到了提升。這也要求教師能夠在設計課堂活動之前能夠對文章深入的閱讀,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提高英語素養(yǎng)。作為一線英語教師,如果我們以研究的姿態(tài)研究如何教閱讀,做好閱讀教學的學問,將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指導閱讀教學的實踐,這樣一定會使教師的閱讀得以改進,也會使閱讀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
[1]Arju, S. Proposing Opinion Writing as a Practice of Critical Thinking [J]. The Reading Matrix. 2010. 10: 106-114.
[2]Brantmeier, C.; A. Callender, X. Yu; M. McDaniel. Textual enhancements and comprehension with adult readers of English in China [J].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2012. 24(2): 158-185.
[3]程樹葉.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探究[J]. 英語教師. 2016(17).
[4]戴軍熔,鄭春紅,朱雯,吳璇,著.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M].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
[5]葛炳芳,著.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M].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