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國主義教育在現(xiàn)有教育理論體系占據(jù)核心的位置,其倡導的是愛國主義思想,這也恰恰是教育價值觀的主要體現(xiàn)之一。本文通過多個角度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踐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探索,并分別提出在課文教學、閱讀和寫作活動等方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來豐富教學實踐理論。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愛國主義;愛國教育;教學滲透
愛國主義是民族自豪感的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它更像是一面?zhèn)ゴ蟮钠鞄弥敢A夏兒女為了崇高的理想奮斗。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課程標準》這樣規(guī)定[1]: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體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并用這些思想方法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思想人格進行培養(yǎng),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的德育教育。同時,小學又是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故小學語文課堂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戰(zhàn)場。而且,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應采用多種形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踐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利用課文內(nèi)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道理,謂之文以載道。文章是作者思想的載體,文章內(nèi)容又和文章形式緊密相連,因此語文的學習可以實現(xiàn)德育和智育的雙重提高。在組織語文教學中,要把握語文學科的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將愛國主義教育理念貫穿和融入到語文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甚至是每篇課文的講解、學習過程之中[2]。
其實,課文中描述的無論是奔騰千里的江川河流,還是雄偉壯觀的人文景觀,它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可以從字里行間去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這些美好的感受里去了解華夏文明的數(shù)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也讓學生跟隨作者的腳步在文學作品中讀懂全人類的科學文化,愛上珍貴的漢語言文字,更讓學生在文化的海洋里對中華民族文化產(chǎn)生強烈的認同感,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在民族自信的基礎(chǔ)上奮發(fā)圖強。
二、在閱讀教學中增加愛國主義情感
1.強化朗讀,用書聲傳情悟道
朗讀是有聲的閱讀,可以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洞悉作者字里行間或明確或含蓄的情感輸出。讀書悟道,與作者共發(fā)音才能更容易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文字中受到教育。朗讀的過程是學生與作者同聲共息的過程,通過氣息的變化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變化,體味原文作者在文字中表達出的深情厚意。故在小學語文的愛國主義滲透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選出典型的語言片段供學生反復朗讀,以此來達到幫助學生增強語感、熟悉語言結(jié)構(gòu)和樹立愛國主義情懷的多重教學目的。
2.擴寬渠道,以課外閱讀助力
課外閱讀是用來彌補課堂時間不足的重要的語文能力提高的方式,同時課外閱讀的廣泛性也給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開展方式。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還能對學生意志性格特征和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書有良莠之分,有時候開卷未必有益,這時候,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語言基礎(chǔ)、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性格特征給學生推薦適宜的讀物,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心情愉悅地進行閱讀。同時要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
三、在寫作教學中形成愛國主義思想
作文是學生觀點輸出的主要方式,也是將愛國主義教育付諸到實踐活動中的關(guān)鍵途徑。具體做法是:
(1)體驗生活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生活的體驗能夠提供無盡的寫作素材,學生在壯麗河山、自然奇景面前感悟祖國的大好山河,進而可以催生學生對生活和祖國的熱愛,思緒萬千,溢于紙上。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雖然是學校,但是他們的生活卻與整個社會相互聯(lián)通。因此學校教育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引導他們深入了解社會,感受祖國的日益強大、生活的快樂美好。
(2)隨文練筆。隨文練筆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即時布置練筆任務(wù)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方式,特點是形式靈活和針對性強。在以往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容易受到學生接受的寫作方式,剛學過的教材是學生很好的寫作素材,而且學生還可以對文中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方法加以利用,讓學生在愛國主義寫作時有話可寫、情懷滿滿,實現(xiàn)寫作能力和愛國主義覺悟的雙重提高。
四、結(jié)束語
教育之中“教”和“育”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教”是知識及技能的傳授,“育”則是思想的培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故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應分別從課文內(nèi)容、閱讀和寫作等過程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達到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崔艷玲,王凌霄.語文教學中愛國主義思想“滲透”[J].語文建設(shè),2016(5x):13-14.
[2]陳紅旗.中小學古詩教學與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中小學古詩教學中的“五個教育”之一[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2):4-5.
作者簡介:
王如豐,男,51歲,安徽省鳳陽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6年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在農(nóng)村教育教學一線。數(shù)十年來,在教育教學及輔導學生方面經(jīng)驗豐富并多次獲獎,培養(yǎng)出了大批農(nóng)村優(yōu)秀學子,為農(nóng)村教育教學作出了卓越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