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紅
【摘 要】作文集語言、思維、情感于一身,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客觀標志。作文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寫文章并行成良好寫作素養(yǎng)的活動,是學校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領(lǐng)域。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師難教、學生怕寫。
【關(guān)鍵詞】閱讀興趣;思路;寫作教學
寫作能力是一種書面表達能力,它反映著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層次和生活積累沉淀。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是字、詞、句、篇的整合訓練。是語文水平的監(jiān)測方法,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一個主要方面,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通過網(wǎng)絡學習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我覺得離不開以下幾點:
一、引導閱讀,激發(fā)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二、開發(fā)思路、確定主題
“萬事開頭難”,開頭了就較容易,那就要有思路,思路就是在動筆之前在腦海里構(gòu)想作文的脈絡,包括寫什么,怎么寫,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腹稿”。思路是寫好作文的首要因素。如“我敬佩的一個人”,必須寫人、而且是一個人,寫他(她)什么呢?這就是要確定一個主題。作文在動筆時都有一個確定主題的問題,如何確定主題呢?確定主題與前面所講的打開思路有著程序上的連貫性。順著這個思路聯(lián)想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在構(gòu)思時把這些材料里隱含的意思挖掘出來就是逐漸明確主題的過程。剛才說的寫一個人,你熟悉他(她)的什么性格?是任性、溫柔、暴躁……什么事讓你感動?突出人物的某種品質(zhì)。如: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勤勞、善良、純樸等品質(zhì)。
三、選取題材、展開想象
一篇文章有了思路和主題還不夠。題材就是寫進文章里的基礎材料。思路是文章的骨骼,主題是文章的靈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材料是體現(xiàn)文章內(nèi)容,在文章中表達主題的事物和觀念,是經(jīng)過寫作主體長期積累并進行加工的素材。而對一個作文題目,你手中材料越多,越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文章顯得內(nèi)容充實,而且材料越多,選擇的余地就越大。作文的寫作要求放開,沒有束縛、自由、靈活。要想寫出一篇好的作文,還必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善于幻想,能從與常人思維角度的不同處看問題,能把別人忽略的一個個細節(jié)演繹得有聲有色。
四、經(jīng)常讓學生練習仿寫
對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雖然是寫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也知道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所想的寫下來,可是一動起筆就不知道該怎么寫,寫出來的作文總是不具體。這需要為他們提供一些范文,學習范文的寫作思路、特點、方法,根據(jù)范文的語句以及表達方式進行具體的模仿,習作起來就有了興趣,寫出的作文也就比較具體。
首先,仿寫文中的一段話或句群的表達方式。如教《有趣的作業(yè)》一課,有這樣一段話“展示作業(yè)的時間到了。嗬!同學們的課桌上可熱鬧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葉,還有青青的小草?!痹谡f話寫話時就指導他們用上“……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學生寫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東西可豐富啦!有又嫩又綠的黃瓜;有鮮紅的西紅柿;還有白嫩的豆腐”。學生學會了仿寫段,也就為寫篇打下了基礎。
其次,指導仿寫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篇的訓練。語文教材中安排的課文都是佳作,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篇章結(jié)構(gòu)都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從語文教學實踐看,學生從讀學寫,由仿照寫到創(chuàng)寫效果明顯。學生讀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學到作者的觀察方法、思維方法、還可以學到表達方法,經(jīng)過由仿照寫到創(chuàng)寫,走一條寫好作文的捷徑。如學習了《假如》這篇課文,讓學生模仿這一課的寫法寫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學生寫出的作文用詞恰當,表達清晰,寫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愿望,充滿了一片純潔的愛心。這樣就可以把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了作文教學當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培養(yǎng)寫作能力,也是發(fā)展語言的有效手段,寫作能力強,就會更好地使用語言這門工具,在基礎教育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提高學生們的整體文化素質(zhì),提高民族文化的底蘊,更將會讓孩子們受益一生。在作文教學中,不光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同時把作文的訓練看成是相互交流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作文態(tài)度,提高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永梅.淺談作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2(3).
[2]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3]方成.在游戲中架起寫作橋梁[J].創(chuàng)新教育,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