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我是有媽的孩子。有媽的孩子就有人惦記。
前一陣子,正趕上一部書稿的最后修改,忙起來啥都顧不上了。這一天,我們正在吃晚飯,忽然妻子的手機響起來。妻子動作稍稍慢了一點,手機沒聲了。
誰的電話?兩個人正說著,家里的座機又響起來。這回我的動作加速了,很快抄起了話筒。您猜誰的電話?我剛一聲“您好!”,話筒里傳來爽朗而親切的笑聲?!皨?,是您!”“是我,這些天沒見你來……”糟糕,真的是好些天沒見到父母了,剛剛還說該去看看了,老人就打過電話來,莫非真是心有感應(yīng)?
電話里我就說這個意思:“正說好些天沒去了,正想著去看您呢,您就電話來了,真是有心靈感應(yīng)??!我就是這兩天有點忙,您放心,沒事……”電話里媽媽更爽朗地笑:“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你爸爸不放心了……”
還等什么?第二天趕緊來到父母家,進門一聲“爸爸”一聲“媽”。爸爸說:“你媽見你好些天沒來,不放心了,非讓我給你們撥電話。我這邊手機還沒通,你媽那邊就自己趕緊撥通了座機……”
這樣的電話不止一次了,每次老兩口都是這樣。媽媽嘴里總是說:“你爸爸惦記你了?!卑职肿炖锟偸钦f:“你媽惦記你了?!逼鋵?,我知道父母都惦記自己的孩子。
有人惦記,這就是有媽的孩子的幸福。
也許,有朋友說,這有什么,你是不是太多情啦?
說出來,你也許就感覺不一樣了:我已經(jīng)是60歲的人了,我的孫輩都大了,家里家外喊我“爺爺”喊我“姥爺”的越來越多了。然而,不管我多大,不管我多老,卻依然可以是孩子,依然可以繼續(xù)當孩子,依然可以享受著當孩子的那份幸福。因為我有爸爸我有媽,因為我進門依然可以看到爸爸的身影,媽媽的笑容,依然可以喊一聲“爸爸”,叫一聲“媽媽”。那感覺,年輕人也許真的很難體會呢?
所以,平常的日子里,我隔三差五就來到父母的家,坐在父母身邊。有時候,孩子們問我去奶奶家里做什么。我說什么也不做,就是和你爺爺奶奶待會兒,坐會兒,聊聊天,說說話。
記得那是幾年前的一天。晚飯的時候,電視里正播放著那首《?;丶铱纯础?,還配了畫面,畫面里,老爸爸張羅好了飯菜,老媽媽倚床眺望,等著盼著兒女們回家來。我那天晚上還要去單位值班,卻不由自主的匆匆來到了父母家。待了一會兒,坐了一會兒,看父母吃晚飯,又匆匆起身說要去單位值班。父母問有事嗎,我是沒事,就是來看看。父母沒有再說什么,我知道他們明白了兒子的心。
?;丶铱纯矗鳛閮号艹;丶铱纯锤改?,難道不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獨特人生享受嗎?我是個比較自私的人。不知道別人,反正在我,?;丶铱纯?,有時候好像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我自己,為了我自己多享受一份父愛母愛。不,不是好像,是真切的感受到。因為,在很多的地方,我都得拿自己當老人,都覺得自己是個老人,唯獨在父母面前,我才感覺自己依然是個孩子,是個有父母惦記的孩子。
父母在哪,哪就是家,哪就有家的溫暖。我一個年在花甲的人,?;丶铱纯矗褪菫榱俗哌M家門,還可以當一回孩子,還可以喊一聲“爸爸”叫一聲“媽媽”。
這是怎樣的福分啊,不?;丶液煤孟硎埽€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