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鵬+舒紅軍
摘 要:造橋工程是我國的一項基礎工程,對于城市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造橋工程的實際施工階段,需要面臨著公路、鐵路、管線等交叉的問題,怎么有效地保證橋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是現階段市政道路建設中一個難題。因此,本文就對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橋梁交叉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對于今后道橋交叉工程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技術
一、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的位置選擇
對于道路橋梁交叉工程來說,一般是屬于公路的交叉路口位置,其車流按照分流的指示進行直行、轉彎,然后,于合流處進行交匯,這一位置能夠形成分流點、交叉點或者合流點等等,沖突點的地方比較多。不同行駛方向的車流之間難免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其對于公路的通行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比較容易引發(fā)較多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平面交叉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首先就需要對于交叉口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和處理。對于平面交叉的形式,應該結合道路的等級和具體功能,以及交通管理的方式和工程的造價等方面加以考慮進行選擇。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不影響正常交通功能的情況下,保證各個交通區(qū)域、沖突區(qū)域以及沖突點能夠處于相互分散、各自不影響的狀態(tài)。
對于一些不能夠有效規(guī)避掉的沖突區(qū),應該依照交通管理的內容,比如:管理的方式、標志、標線以及信號等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和設計。對于平面范圍的道路來說,在一般情況下設計方式都是以直線為主。除此之外,還應該遵照豎面的應力平緩的情況,盡可能依照人們的視覺最小縱曲線的半徑的相關規(guī)范準則進行實際設計。
二、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中施工技術的具體分析
1.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交叉路口施工前期,首先需要申請與地方的交通管理企業(yè)進行協(xié)商作業(yè),保障整個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施工前,對施工現場的狀態(tài)進行詳細的調查,對地下管線以及埋藏物進行充分了解,提前做好和相關部門的協(xié)商工作,辦理好相關的施工手續(xù),保障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好相關的施工技術與安全交底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還應該依照施工單位的相關要求,進行施工警示標志的放置。同時,還應該對于交通管理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在進行一系列的地形處理工作只夠,還應該及時做好前期所需要的相關數據的測量。
2.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分析
對于交叉路口,其主要的施工內容就是:施工的交通警示標識的放置、中央隔離、便道建筑、路緣石標識的拆除以及原有的交通信號標識的拆除工作等等。
一般來說,在不侵犯道路的建筑范圍,和土路肩的邊緣可以大于或等于25厘米,構建多柱式的標識。道路工程中的測量人員,應該充分結合設計圖紙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放樣工作。在放樣工作完成之后,采取人工的方式進行土坑的開挖和處理,做好先關的埋設警標識。一般隔離帶的拆除范圍是在30米以內,在實際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選擇在車流量較低的時間段進行相關的拆除工作。在進行隔離帶的拆除時,應該設置專門的人員對交通進行暫時的疏導,避免發(fā)生交通事故。在隔離帶的拆除中,需要經過25t的汽車吊裝10t的拖板車來實行,主要就是把其運送到營區(qū)的場地,這樣有利于更好的進行保管,一般運送的距離應該控制在3千米的范圍之內。在進行路基填筑中,需要對于山皮土的實際含水量加以考慮,合理使用灑水車進行水分補充,主要就是保證山皮土的正常濕潤度。對于便道的邊坡處理,可以使用人工1.2立方米的反鏟修坡的方法進行,對于邊角或者一些狹窄的位置應該采用90型汽油平板夯的人工夯實的方式來進行處理。
對于排水管道涵管兩邊的設置來說,應該盡可能設置相應的排水溝,這樣可以有效保證道路兩邊排水的通暢性。對路基進行填筑之前,應該在排水溝合適的位置進行鋼筋混凝土涵管的埋設,一般涵管的直徑是在80厘米。在實際施工中,其埋設的長度需要與路基放坡坡腳進行結合,來采取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在施工的進程中,應該設置專業(yè)的人員進行現場施工指導,在涵管的埋設工作完成之后,再進行山皮土的回填作業(yè)。在完工之后,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道路分叉口位置的改造,需要結合原道路的施工規(guī)劃進行相應的還原。主要的內容就是對于隔離帶以及標志拆除的地方,結合地方企業(yè)的相關要求進行安裝和復原工作。
三、市政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1.施工中的速度問題
在平面交叉工程中,如果兩條相交的道路的等級以及功能沒有區(qū)分,與此同時,交通流量還比較接近,對于平面交叉區(qū)域內的道路速度,一般需要控制在路橋整體工程路段的速度之下,一般是需要保證速度大于或者等于這一個路段的70%左右。如果兩條道路存在主次之分,一般這一路段的速度是需要和主路保持一致。如果次要道路沒有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那么就應該對較低線行的指標加以限制,合理調整設計的速度,進而保證速度設計的科學合理性。
2.施工中的交角、岔數問題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般平面交叉工程中的交角需要設置在90度。如果道路是斜交調價,那么其交角銳角的度數需要控制在70度以內。通常來說,受到地形的影響,其交角銳角設置在大于70度的。對于岔數來說,一般設置數目在4條以內,如果需要4條以上,就應該采取環(huán)形交叉的方式。
3.施工中的間距設計問題
對于交叉間距的設置,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對道路的等級和功能加以充分考慮,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一般來說,等級比較高的道路可以作為干線道路,保持合理的間距。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立體交叉的形式。但是,高等級的道路一般都是集散道路,在與干線相交的位置,應該設置合理的鄉(xiāng)村道路或者是地方公路。
四、結語
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國在道路橋梁上面的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多。而道路橋梁中的交叉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整個道路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在施工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改善道路的交通問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推動城市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輝云.淺析道路橋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2):153.
[2]阮繼杰.試論道路橋梁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24):98.
[3]李龍飛.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的交叉工程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6(14):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