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以質量過硬而聞名于世的“日本制造”因為一家鋼鐵生產企業(yè)的造假丑聞而遭受到沉重的打擊。
日本第三大鋼鐵制造商神戶制鋼早前承認,在自家生產的鋁銅和鐵粉制品上偽造了與質量標準有關的數據,通過以次充好的方式來滿足顧客提出的需求。神戶制鋼表示,從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該企業(yè)旗下有四家工廠出現篡改產品出廠合格證書的情況,涉及到金屬強度等核心產品指標。
成立于1905年的神戶制鋼總部位于東京,其主營領域為鋼鐵、焊接、鋁、銅、機械等。其產品廣泛被應用于汽車和造船、航空等領域。
盡管造假僅僅涉及到這段時期內該企業(yè)總產品產量的4%左右,這樁丑聞還是在日本以及國際社會掀起了輿論風暴。該公司股價在東京證券市場上連續(xù)暴跌,社長川崎博也連連在公眾場合道歉,承認“公司的聲譽已經跌到谷底”。
值得注意的是,川崎博還透露說造假并非近期現象?!翱赡軓?0年前就開始”,但卻是在今年8月,才由工廠的現場管理人員向社長報告而曝光?!度战浶侣劇穭t分析稱,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有關該公司更多的丑聞或將浮出水面。
鑒于神戶制鋼是一家主要為下游企業(yè)生產原材料的上游廠商,此次造假丑聞波及到的范圍令人咋舌。截止到10月15日,神戶制鋼單方面宣布的次品流入下游企業(yè)已經從200家增加到500家,涉及到包括豐田、本田以及三菱這樣的日本名企以及波音、通用和福特這樣的海外企業(yè)。
令日本人驕傲的汽車制造業(yè)在這波丑聞中受傷最深,全球顧客耳熟能詳的大部分日系汽車品牌悉數中招。從豐田、本田、日產到斯巴魯、馬自達和鈴木,均已確認使用了問題部件,受影響部件主要為發(fā)動機蓋和車門等部位。豐田和日產這兩家公司表示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有召回可能。
彭博社報道稱,市場對神戶制鋼丑聞反應劇烈。在日經平均指數上漲的背景下,日產汽車、三菱重工、IHI等神戶制鋼的客戶企業(yè)也受到波及,出現股價下跌。
《日經新聞》和路透社均報道稱,這些汽車制造企業(yè)將向神戶制鋼索要說法,并可能要求其承擔召回汽車的費用;日本摩根大通證券推測,將問題零件替換的潛在成本約為150億日元。
日興證券指出:“如果在汽車懸架等結構材料構方面出現召回,將對(神戶制鋼)業(yè)績影響巨大”;“ 背叛客戶的信賴,失去了10~20年后的訂單”。
除了汽車制造業(yè),日本高鐵“新干線”列車也被曝出使用了神戶制鋼所提供的造假產品。日本東海旅客鐵道和西日本旅客鐵道兩家鐵路運營公司承認,其旗下的“新干線”高鐵列車使用了“不符合工業(yè)標準的鋁件”。東海旅客鐵道的社長柘植康英稱,相關部件是連接車輪和火車車廂的金屬組件的一部分,該公司的列車上安裝了大約300個這樣的部件。
東海和西日本這兩家公司主要經營東京-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干線以及大阪周邊地區(qū)的鐵路客運。盡管承認受到影響,但它們并未有將相關列車進行停運的打算。柘植康英說,這些列車將在每年一次的大檢修中集中更換問題零部件。
在最新公布的這500家受影響下游企業(yè)中,有超過30家為日本以外的公司?!度战浶侣劇穲蟮婪Q,神戶制鋼長期以來在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市場具有相當份額,因此此次福特和通用也都緊急展開相關調查。神戶制鋼去年才宣布將在肯塔基州新建一處工廠,以滿足美國客戶的需求。
民用領域之外,就連日本自衛(wèi)隊竟也成為本次事件的“受害者”。日本經濟產業(yè)省表示,使用神戶制鋼材料制作的產品已經用于防衛(wèi)省下單的軍事武器裝備的制造上,包括飛機發(fā)動機的制造,并表示發(fā)現神戶制鋼所篡改產品檢查報告問題之后,立即對相關企業(yè)展開了產品質量調查,目前已經接到了一些公司的報告。
作為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yè)強國之一,日本工業(yè)產品長時間在各行各業(yè)享有盛譽。“日本造”和“德國造”常常被拿來作為現代工業(yè)成就的代表,以高質量和高科技的良好口碑行銷全球。
巧合的是,與德國汽車產業(yè)近年來頻發(fā)的丑聞似乎“步調一致”,多家日本名企也在過去的幾年內接連曝出丑聞,讓“日本制造”的聲譽大打折扣。實際上,這些企業(yè)丑聞爆發(fā)的節(jié)奏和風格以及爆發(fā)后的處理風格甚至有些類似,以至于本次神戶制鋼造假事件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以往的日企公關危機中找到些許影子。
比如一年前被捅出來的三菱汽車“油耗造假門”,也像本次神戶制鋼案一樣,早在多年前就顯露蹤跡,但一直被內部掩蓋,持續(xù)多年才最終大爆發(fā):去年4月,三菱汽車社長相川哲郎承認該公司產品在油耗測試中作弊,使得其對外宣稱的油耗指標好于實際情況,而且這種作弊行為甚至“早在1991年就已經開始”。
而神戶制鋼公司也是早在2006年就被報道出有篡改數據的行為?!冻招侣劇樊敃r報道稱,該公司旗下的兩家煉鋼廠排放的廢氣不達標,而且通過數據篡改的方式來欺騙環(huán)保監(jiān)管部門。在其中一家煉鋼廠,這種手法甚至沿用了長達30年;在2008年,神戶制鋼一家子公司生產的鋼材又被曝光在沒有經過檢驗的情況下就向用戶銷售,相關產品性能數據被證實造假。
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曾在神戶制鋼工作。去年3月,安倍在參加一檔網絡節(jié)目時向大眾分享出多年前在該公司的工作經歷,透露說自己雖然曾經不小心造出了一批不合格的產品,但并沒有被辭退——沒想到,這一原本意在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打氣的“勵志故事”現在卻意外成為了證明神戶制鋼質量管控不嚴格“早有端倪”的證據。時值日本大選進入競選白熱化的階段,安倍并沒有就這一“花邊”發(fā)表更多的意見。
除此之外,本次造假丑聞中,神戶制鋼的社長川崎博在鏡頭面前連連道歉的場景也令人聯想到幾年前豐田汽車的“剎車門”:在因為剎車故障導致一連串的車毀人亡事故后,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滿世界地召開謝罪新聞發(fā)布會,以“日式鞠躬”的方式來表達歉意。
“盡管最近幾年日產汽車、旭化成、東洋橡膠工業(yè)等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yè)接連曝出丑聞,但始終沒有被引以為戒。”《日經新聞》批評說,神戶制鋼的事件正在進一步動搖“日本制造”的信譽。endprint
“先例證明,一般涉事公司最初會說,這是一個一次性的事件,然而事件往往會擴展到越來越多的業(yè)務”,咨詢公司布瑟法羅的分析師亞歷山大·梅德在談論到神戶制鋼丑聞時表示,“一家公司的危機往往是系統(tǒng)性的”。
早在川崎博、也就是上述那位不停道歉的社長最初入主神戶制鋼的2013年,這家公司就已經陷入到非常嚴重的經營困境中。川崎回憶說,當時公司已經連續(xù)兩年出現赤字,而且還錯過了當時的業(yè)界合并大潮,越來越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也給神戶制鋼帶來嚴峻挑戰(zhàn):在海外市場,中國、韓國乃至印度的鋼鐵公司都對其構成不小的威脅。川崎表示自己常常思考“接下去要怎么殺出重圍”,有時甚至苦惱得在夜里突然醒來。
關西大學經濟學教授森岡浩二認為,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最容易為了求得一線生存機會而不顧一切地削減成本,甚至鋌而走險地故意降低某些方面的成本,對產品質量進行妥協(xié)。他表示,在鋼鐵制造行業(yè),中國和印度都是不容小視的后起之秀,它們不僅僅在原料和人力成本上比日本企業(yè)更有優(yōu)勢,而且在技術上也飛快地成熟起來,可以搶占以往被日本企業(yè)獨占的市場。
日本著名的企業(yè)法律師鄉(xiāng)原信郎則堅信,是日本企業(yè)長期以來森嚴的等級制度出了毛病。這些歷史悠久的日式企業(yè)文化或許幫助了日本企業(yè)早年的崛起,但也造成了不少的弊端。比如,新入職的年輕員工通常會無條件地聽從上級指揮,哪怕發(fā)現上級有作弊隱瞞或是違規(guī)操作的地方,一般也只是默不作聲。
鄉(xiāng)原信郎指出,日本缺乏保護“舉報人”的相關法律和條例,一旦有員工“越級舉報”被發(fā)現,通常不會得到嘉獎,反而會因為“破壞等級制度、不尊重上級領導”而丟掉工作。
為此,文教大學教授長田呼吁日本企業(yè)應當建立起鼓勵下級員工向上級經理提出質疑并果斷說“不”的文化?!皥F隊合作就是為了能夠讓大家互相之間發(fā)現對方可能出錯的地方,而不是互相包庇”。
另外,《日經新聞》則以“為什么神鋼總出事?”為題發(fā)表評論,批評這家公司過于激進的多元化經營策略導致“各部門之間離散”,且“缺乏必要的合作”。評論稱,神戶制鋼最早在材料行業(yè)里展開業(yè)務多元化,但“管理層和總公司未對業(yè)務部門進行徹底管理。人才和信息缺乏交流,容易陷入各自為戰(zhàn)”。
比如在這次發(fā)生違規(guī)事件的鋁銅業(yè)務,就有很多工人入職后在同一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這種安排對業(yè)務質量管控并不利?!岸嘣瘜е缕髽I(yè)陷入了封閉體制?!痹撛u論如此寫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