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瑩
每個媽媽年輕時都是滿臉的膠原蛋白,后來有了我們這些鬧騰的熊孩子,她們操心、變老?!白兝稀眱蓚€字聽起來不覺得有什么,可是它們會沒有一點點防備地變成幾根白發(fā),幾條皺紋在不經(jīng)意間就出現(xiàn),
不管是在書上,還是電視上看到,謳歌母親的分布密集,連“祖國”后邊兒都要加上“母親”二字。啊!我愛你,我的祖國母親!似乎中國文化一直有一個標配———濃厚的戀母情結(jié),從古至今,母愛這個名詞都自帶神圣、偉大的光環(huán),在人們看來母愛就是天底下最無私最偉大的愛。
但是,我們需要冷靜地思考,她們愛孩子的方式一定科學嗎?
很多人贊揚著那些為了孩子犧牲娛樂、犧牲事業(yè),甚至犧牲身體健康的母親,作為一位母親,她們的付出值得“敬佩”。犧牲掉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圍著孩子轉(zhuǎn),可能她們心里一直都有一句話:我痛,我快樂著啊!從母性本能的角度出發(fā)來說,母親會時刻關(guān)注著自己的孩子,畢竟懷胎數(shù)月,都是在小心翼翼地護著肚子里的“太子”和“公主”。母親和有些大大咧咧的父親比起來,會覺得孩子非她不可,于是開始默默地無私地奉獻,從小到大,母親所要扮演的角色太多。
平日里最常見的是醫(yī)院里帶著孩子就醫(yī)的母親,生怕醫(yī)生湊漏檢查到哪里出了差錯,醫(yī)生問孩子哪里不舒服,母親急切地張口道來,站在旁邊干著急甚至總希望難受的是自己,緊張地揪著自己衣角不放,花多少錢算什么,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母親的愛用寥寥數(shù)語表達出來,也會顯得沉重。說重一點的話,誰敢質(zhì)疑母愛,誰就是大逆不道了??捎腥顺鰜碣|(zhì)疑了。
2010年沈陽出版社出版了臺灣作家、作詞人許常德的一本圖書《母愛真可怕》,初聽書名,我忍不住地驚訝,“可怕”怎么和母親有關(guān)系呢,書里內(nèi)容說不定更勁爆。
許常德在書中寫道:“一個拿愛當武器的媽媽,根本就是披著媽媽皮囊的殺手?!蹦笎鄄灰欢ㄊ且环N美德,大多時候因為被期許和稱頌,這也是中國人的一個慣性思維“大多數(shù)人認為好的和對的,那就是正確的”。
很多母親對待孩子有著過度的關(guān)注和擔心。孩子中午在幼兒園沒吃飯,不能餓著他,得去送點吃的。天冷了,想到孩子早上起早去幼兒園覺得心疼,那就遲到一會兒吧———這種母愛是不會讓孩子得到鍛煉和成長的?!霸趺醋屗齻兘涞舸罅康亩诜e的母愛才是重點。沒有適當休息,母愛就會增加很多灰塵?!边@是作者在書中提出,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想一想,當一個員工二十四小時全身心守著公司,沒有假期,沒有讓自己放松的方式,沒有感情的滋潤,沒有自我的開發(fā),這生活一旦失衡,他難道不會山崩地裂嗎?母愛也是如此,一個母親把對孩子的愛當作最重要的事,全身心地投入,母親就會漸漸把自己的生命價值更加賦予孩子身上,讓愛中的期待成為一種負擔。
其實,許常德的這本書并不是用來說壞話的,我覺得它可以換一個名字,如《怎么成為一個不成功的母親》,又如《怎樣愛孩子才會讓他不需要愛》,書中舉出了種種戴著“枷鎖”的母愛,可能這么說是有些諷刺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例子是真,作者愿少一點錯誤的愛是真。
其實,需要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很多時候以為是愛孩子就去責備孩子,真的完全是為了他好嗎?對孩子抱有著極高的期望,真的完全是為他好嗎?死死護住孩子在自己身邊,真的完全是為他好嗎?
撫養(yǎng)孩子,愛孩子,不是什么超出人性的博愛,孩子的降臨是一個驚喜,于千萬人中,千萬種可能中,一家人手牽手走著短短幾十年,這種相逢之緣,實在是可貴。愛人的方式有多種,只愿有生之年,用正確的方式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時間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