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花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孩子都愿意積極去做的事?!傲粢庥^察事物,養(yǎng)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于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于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在這種愿望的驅(qū)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作基石,然后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便可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為此,針對學生作文難的心理,我們可以試著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
一、降低寫作初始階段的難度,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嬰兒出生時期,按順序遞次發(fā)展的過程。首先學會聽,再會說。入學后,學習讀和寫。但就學習漢字而言,作為書面語言的讀和寫,也不是一開始就齊頭并進的。先是學習讀,在讀有一定的基礎上,再發(fā)展寫的能力。所以一般的情況是,會讀的不一定會寫,但會寫就會讀。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寫是聽、說、讀、寫這語文科所要培養(yǎng)的四種特有能力中最難也是最高的要求。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把作文能力看做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主要指標或杠桿,是符合實際的。
小學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小學寫作教學對打好學生的寫作基礎,以及打好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因此,我們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放緩坡度,突出“放膽文”的過程,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這就要求老師明確小學各階段的寫作教學目標。
我在教學低年級時著重指導學生練習寫話。低年級課文中不乏色彩明麗的插圖。課堂上,我出示插圖,先是問學生:“你最喜歡這幅圖的什么呀?”有的說喜歡顏色,有的說喜歡圖中的景物、人物等,我再從學生喜歡的角度,一邊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如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左到右等)觀察圖畫,一邊以故事的形式敘述著圖意??粗鴮W生閃亮的目光,我知道他們被故事吸引啦!同時,我又讓學生開展“畫與話”活動,即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畫,再在畫上寫一兩句話。以“口頭日記”“繪畫日記”的形式帶領學生進入寫作的大門,逐步過渡到周末日記(開始時以兩周一次為宜,還可以配圖畫)、日記、周記等??傊?,在引導學生寫作的初始階段,我始終堅持興趣優(yōu)先、順勢而為、形式活潑、發(fā)展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正因為寫作是用來表達思想、與人交流的,是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一種交際工具,所以,學生寫作必須回歸生活。對此,葉老曾經(jīng)打了比方:“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的晝夜不息?!本褪钦f,當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的儲備達到了比較豐滿的程度,心中的寫作欲望就會逐漸萌動和強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時刻,受到教師的恰當點撥和某種靈感的誘發(fā),就會不可遏制地產(chǎn)生通過文字傾吐心緒的沖動。所以,教師應好好把握這一契機。
在教學“我學會了 (某種生活技能)”這一作文時,我讓學生補充說明自己學會了什么,當然,答案是五花八門的:有的說“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有的說“我學會了煮飯”,有的說“我學會了洗衣服”……再讓學生以學會相同的生活技能分小組,暢談自己的學習過程。這樣,學生的話匣子自然而然就打開了。接著,讓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分享學習過程,我從旁引導其加入適當?shù)男揎椪Z、修辭手法等。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動員其以寫作的形式加以表達,何憂無詞呢?
再者,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寫人間真情的文章。對于這一話題,我先讓學生回憶在生活中,除了親朋好友外,還有沒有別的人關(guān)心、幫助過自己,或是自己曾經(jīng)關(guān)心、幫助過別人。學生談的最多的是自己在校不舒服時老師的關(guān)愛。于是,我讓學生述說當時情景,重點引導其從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等加以描述。由于是學生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感受和情緒的儲備已經(jīng)達到了比較豐滿的程度,加之我適時的點撥,激發(fā)了他們的表達欲,讓他們一寫為快。
法國藝術(shù)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存在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學生處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集體生活、家庭生活之中,只要他們留心生活,堅持多觀察、多思考、多記日記、多積累,他們社會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就一定會慢慢提高。事實上,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越強烈,越能引發(fā)寫作興趣;對事物的理解感受越深刻,寫的東西就越刻骨銘心、生動逼真。
三、以教師自身為導體,點燃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親其師,才信其道。這就需要教師展示個人魅力了。
記得我們班曾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當時我并沒有目睹事件的過程,而是后來聽了學生的轉(zhuǎn)述,大致是有個男同學在本子上寫了女同學的綽號,女同學把它擦了,男同學不樂意了,欺負了女同學,導致女同學哭了。當時,我根據(jù)學生的敘述自導自演了事件的經(jīng)過,并不時詢問學生當時那個男同學是否是這樣的動作、神態(tài),該用哪個詞表達才更準確。學生在饒有趣味地看著我聲情并茂的“表演”的同時是很樂意幫忙補充的。結(jié)果,“沖動是魔鬼”“遇事應三思而后行”等話出自學生之口,《一件不愉快的事》便誕生了。教師這樣的“導演”寓寫作與育人為一體,何樂而不為呢?
四、展示寫作成果,為寫作興趣增添動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了多少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有時一兩句鼓勵的批語,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
誠然,每個人都需要鼓勵與贊美。所以,在學生寫作成果評價標準上,要軟化“班級參照”,強化“自我參照”?!白晕覅⒄铡本褪恰皞€體標準”,它是以每一個體的現(xiàn)實基礎和條件為依據(jù)所確立的適合個體發(fā)展需要的內(nèi)差性評價標準。例如:對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嚴一點,讓他們永不滿足;對作文水平低的學生可以松一點,讓他們不感到自卑。這種評價標準因人而異,因而具有個體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它能促進使學生在對自己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認識中增加自信,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潛能。因此,在修改學生寫的作品時,我會劃出學生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對學生寫得有意思的地方,從不吝嗇寫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的話。爾后,挑選一些寫得好的作品通過展示臺加以展示,引導學生品讀、分析、總結(jié)優(yōu)點,再把那寫得好的作品張貼出來,以此來觸動孩子的心靈,在他們的心靈中種植真、善、美的幼苗,讓他們漸漸學會欣賞,學會分享,學會贊美,學會感恩,從而為學生的寫作興趣增添一分動力。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寫作感興趣,并敢于表現(xiàn),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前提。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鼓勵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積極地塑造自我,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使他們熱愛寫作、樂于寫作,讓學生樂在文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