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妙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學習策略分析標準二級中提到:對所學內(nèi)容能主動復習和歸納。三年級起點PEP教材中年級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復習所學舊知,培養(yǎng)主動復習的意識,從中滲透復習策略,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有效的復習方法。
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對復習課重視程度不夠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每周兩個課時,時間緊張;二是教學內(nèi)容容量大;等等。這些原因?qū)е潞芏嘟處熎S趹?yīng)對教學,在優(yōu)先完成新授課的前提下,忽視了復習課,導致復習課低效或無效。
上海資深英語教研員朱浦老師提出復習課的基本任務(wù)包括三個方面:A.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知識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化,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B.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掌握學科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技能與技巧;C.幫助學生把握語言運用規(guī)律,進一步提升交際能力。根據(jù)復習課的任務(wù),我們通過以下的策略進行期末復習課的設(shè)計,以提高復習課的效果。
一、提煉復習主題,形成總體復習框架
復習課一定要有主題意識,主題就像軸心一樣,讓復習課顯得有章有序、渾然一體。制訂復習核心主題之前,應(yīng)該把每個單元板塊的主題進行摸底分析,根據(jù)單元主題內(nèi)容提煉出復習主題,對單元主題進行歸整,有效地整合知識點,在有限的兩節(jié)復習課中做足文章。PEP第三冊教材單元主題如下。
在充分把握全冊的單元板塊主題之后,教師制訂了兩節(jié)復習課主題。第一課時的復習主題為:Amys school life,主要針對前三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整合復習;第二課的復習主題為:life at home,側(cè)重對后三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整合復習。兩節(jié)復習課核心主人公為Amy。第一課時,學生跟著Amy回顧了學校生活中涉及的教室、書包、朋友的話題,激活并鞏固運用了舊知;第二課時,在Amy的帶領(lǐng)下,認識了Amy的家庭成員,參觀了Amy的房子,享用了晚餐。有主題的復習課,使各單元復習內(nèi)容整合有了依據(jù),使復習線索突出,讓復習更有條理性,而且創(chuàng)造了復習的大語境,讓復習課飽滿而有序。
二、聚焦“三段式”,提升板塊復習效果
架構(gòu)好復習大框架之后,針對每一個單元板塊的復習,我們采用“回顧-訓練-運用”的“三段式”復習模式,扎實做好板塊復習,提升板塊復習的效果,從而提高全課的復習效果。
1. 回顧——提煉梳理。
(1)多樣形式,激活再現(xiàn)舊知?;仡櫩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式:視頻動畫,讓學生直接觀看課文動畫,充分感受;課文截圖呈現(xiàn),利用感官刺激,調(diào)動學生記憶;呈現(xiàn)部分文本,引發(fā)學生挑戰(zhàn),積極回憶舊知。多種回顧方式一定要做到合理搭配,避免同一種形式不斷使用,陷入單一和枯燥。
(2)巧設(shè)問題,提煉核心語言。伴隨著回顧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幫助學生聚焦核心語言,為知識體系的建構(gòu)奠定基礎(chǔ)。例如Unit 2 My schoolbag的板塊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學生觀看視頻動畫之后,提出問題:How is Amys schoolbag?引導學生提煉描述書包的關(guān)鍵語句,使學生進一步關(guān)注并鞏固核心語言。
(3)借助工具,建構(gòu)知識體系。中年級學生在學習英語初期還缺乏獨立建構(gòu)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復習過程中引入工具,給學生充分的支架幫助,讓學生能夠在支架的幫助下梳理并建構(gòu)知識體系。
導圖式:利用思維導圖中的樹型圖、發(fā)散圖、魚骨圖、流程圖等形式,架構(gòu)知識點。如Unit 5 Dinners ready話題的板塊復習環(huán)節(jié),教師以魚骨圖為框架,在復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取核心詞句,最后形成一張完整的復習導圖(圖1),有效地幫助學生架構(gòu)了知識體系。
表格式:表格式工具梳理出的知識體系清晰,讓人一目了然,有效地幫助學生具體化知識內(nèi)容,在歸納和補充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如Unit 3 My schoolbag板塊復習,回顧的時候采用表格式把提煉的核心語言進行整理(圖2),從而讓學生形成從顏色、外形、包內(nèi)物品三個角度描述書包語段的整體感知。
2. 訓練——鞏固加強。
訓練是板塊復習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進一步的訓練,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把聽說讀寫融入訓練當中,全面提升學生語言技能,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1)游戲式。趣味性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重要的關(guān)注點。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訓練融入游戲活動中,讓游戲帶動復習的進行。轉(zhuǎn)盤、猜測、闖關(guān)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教師也可以自行開發(fā)有趣的游戲,輔助課堂。如Unit 4 My home的板塊復習中,為了鞏固Is she in the...句型,教師創(chuàng)造情境:Amy wants go play hide and seek with you.Can you guess:where is she now?學生興致盎然,他們不斷使用句型Is she in the...進行猜測,直到猜對了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句型自然不斷地得到了加深訓練。
(2)競賽式。把競賽帶入復習課堂,容易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訓練效果。如Unit 5 Dinners ready板塊復習中,為了訓練句型Id like...教師設(shè)計了Zoom和Zip,告訴大家他們兩個是大胃王,到底誰胃口更大呢?全班分為兩個小組,一組扮演Zoom,一組扮演Zip,每組給20秒,輪流用Id like...進行點餐,且不能重復,比一比誰吃得多。這樣的活動有趣,學生在競賽中思維特別活躍,不僅要傾聽別人的答案,還要思考自己的語言,訓練效果非常好。
(3)練習式。訓練中的練習設(shè)計突出針對性,力求少而精,有效的練習能夠精準地判斷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通過糾錯和訂正,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例如Unit 3 My friends板塊復習,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描述人物外貌句子的掌握,設(shè)計看圖選句子的小練習:A.She has short hair. B. She has long hair.學生看圖、閱讀句子,抓住核心詞short和long,通過理解判斷得出答案。這樣的練習針對性強,既加強了對核心詞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 運用——拓展提升。
提煉板塊復習的核心語言后,利用運用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文本再構(gòu),進行有質(zhì)量的語言輸出。這個階段的語言輸出不是語言的遷移,也不是課文文本的簡單重復,而是基于核心知識之上的文本再構(gòu),成為語言運用層面上的語言輸出。例如Unit 3 My friend板塊復習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給本班學生編謎語的任務(wù),讓學生通過回顧、訓練本板塊的內(nèi)容后,能夠在教師的語言支架幫助下(圖3),重構(gòu)文本,順利地進行真實的語言輸出。
三、回歸主題,提高綜合“語用”能力
在整體復習后,呼應(yīng)復習主題,圍繞主題、指向主題,進行有質(zhì)量的綜合語言運用。例如:第一課時以Amys school life為復習主題,梳理復習了Unit 1 My classroom, Unit 2 My schoolbag, Unit 3 My friends后,教師引導學生回到主題,緊扣主題,談?wù)撟约旱膶W校生活(圖4),體現(xiàn)了語言服務(wù)生活的理念。
復習課要求教師能夠充分了解教材內(nèi)容的知識架構(gòu),統(tǒng)籌安排;確定主題,整合教材;在充足的語境中,做好板塊內(nèi)的每一個復習循環(huán);結(jié)合實際,講究策略,提高復習效果。復習課雖小,但卻蘊含大學問,只有不斷深入思考和實踐,才能讓我們的英語復習課更高效、更精彩。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qū)第二實驗小學)endprint